1. aps-c鏡頭用在全畫幅機身
當然不是的,APS畫幅的50頭,也是相當于全畫幅上的75mm的,用在全畫幅上就相當于APS畫幅的35mm視角。換個角度說,APS畫幅要使用35mm的鏡頭才相當于50頭用在全幅上的視角。也就是說,無論是什么鏡頭,并不會為了APS機身而標注等效焦距,即使是APS專用的鏡頭也一樣。所以無論是全幅鏡頭還是APS鏡頭,用在APS機身上的時候焦距都是全幅的1.5倍(尼康機)或1.6倍(佳能機)。APS上的50頭和全幅上的50頭,視角都是一樣的。需要注意的是,很多APS的鏡頭卡口不能安裝在全幅機身上,只有50mm或35mm這種大光圈定焦頭才可以兩種機身通用。
2. aps-c鏡頭用在全幅機身上
aps-c畫幅也叫半畫幅相機鏡頭,aps-c畫幅的的相機可以使用全畫幅相機的鏡頭,但使用在數(shù)據(jù)計算上有點麻煩,但如果會計算的話也很方便。但是全畫幅相機不能使用aps-c畫幅的相機鏡頭,因為它們之間的一些技術方面上很不匹配,所以說它們之間也有不同的地方。
3. 全幅鏡頭aps機身有哪些
就像我上傳的圖片那樣APS-C鏡頭在全畫幅機身使用四周會有大暗邊。
APS-C畫框以外都是黑色的。理由是APS-C畫幅鏡頭是針對APS-C機身傳感器尺寸來專門制造的。全畫幅傳感器比APS-C傳感器大2.6倍。APS-C畫幅機身的缺點是廣角。APS-C鏡頭主要是為了讓APS-C機身更好的實現(xiàn)廣角端研發(fā)的。所以APS-C鏡頭焦距一般都是很小的數(shù)字開頭的。一般都是15~18mm開頭。轉換系數(shù)以后廣角端和全畫幅差不多。比如15mm開頭的APS-C鏡頭轉換系數(shù)后平均是24mm廣角端。當然全畫幅也有小數(shù)字開頭的了。4. aps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上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
1、傳感器尺寸區(qū)別
aps-c畫幅跟全畫幅,首先是傳感器尺寸,全畫幅更大,所以畫質更好,高感更好,光線不好情況下,效果更好。
2、操控區(qū)別
玩單反,玩的就是手動,搞得就是后期。所以全畫幅往往在價錢更高同時,手動操控越好,越快,越準確。
3、視場大小區(qū)別
非全幅的感光元件尺寸還不及全畫幅一半大 這個差別其實就已經(jīng)很大了 用同一只鏡頭 非全畫幅要乘以1.6或1.5的換算系數(shù) 這就導致了很多135相機上的理論在非全畫幅數(shù)碼相機上不適用 ,視場明顯減小。
4、解析度的區(qū)別
非全幅和全畫幅如果像素相同,因為非全畫幅感光元件面積小,導致密度過高, 所以使用小光圈時有衍射 成像質量會直線下降 而且過高的密度使得鏡頭成為瓶頸 所以并不能提供更為精細的畫質 ,所以非全畫幅表現(xiàn)的圖像模糊、反差低、高感光度成像噪點多。
5、暗角的區(qū)別
非全幅在大光圈下不易出現(xiàn)暗角,但全畫幅可能出現(xiàn)暗角。主要原因在于鏡頭,視場越大,透鏡的聚光作用,導致周邊光線弱出現(xiàn)暗角。而非全幅感光面積小,集中利用的中央的亮光區(qū),暗角相對于全畫幅難出現(xiàn)。
還有P型畫幅適合新手。P型是滿幅的上下兩邊擋去個一條,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被稱為全景模式。新手操作會比較輕松。
5. aps機身用全畫幅鏡頭
18-200鏡頭可以用在全畫幅機身。這樣的配置也能拍照,但是由于是APS-C畫幅鏡頭,安裝到全畫幅機身上,會導致全畫幅相機降低像素。拍照會有嚴重的暗角和黑邊,照片不能正常使用。
如果必須要用,應在菜單上關閉自動轉換APS格式;同時盡量不用18端,因為有黑邊;調整鏡頭焦距,轉到?jīng)]有黑邊了,焦距大約是27mm,200mm端沒有變化。
6. aps鏡頭和全畫幅鏡頭區(qū)別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
一、圖像傳感器(CMOS)尺寸大小不同。ApS-C的尺寸小于全畫幅,約為全畫幅的一半。
二、視角不同。相同焦距的鏡頭在APS-C畫幅相機的視角遠小于全畫幅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