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文專用單反鏡頭推薦
這類天文攝影,照片要想出眾,往往需要比較深的風光攝影功底。當然,天文攝影的一些必備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通常擅長此類天文攝影的攝影師,會選擇如6D,5D4,D810之類的全畫幅單反相機(索尼A7的吃星及11bit壓縮問題現(xiàn)在我還不知道有沒有解決,暫不推薦),并且會對相機進行天文改造(即去除相機的IR-CUT濾鏡再補上一塊類似L濾鏡透過曲線的濾鏡,如巴德的BCF)。這是因為這幾臺相機感光元件性能相比其他相機更為出色,無論高低感(6D在低感時讀出噪聲很高,但相比于其他佳能相機已經(jīng)不錯了),且為全畫幅,搭配廣角鏡頭更具沖擊力。
2. 天文攝影單反
天文攝影,用大底相機是必須……所以單反或者微單相機才是最佳選擇。這個領域門檻比較高,想便宜是不可能的。
在這類相機中,尼康D810A因為采用了特殊濾鏡,對H-α射線透光率更高,能清晰逼真地還原來自星云
3. 天文單反相機
一般貴點的天文望遠鏡都帶相機接口(55MM接口可以直接上佳能,尼康要轉接環(huán))。便宜的天文望遠鏡不像單反相機的專用鏡頭不帶圖像穩(wěn)定器,所以成像很模糊并且還要對拍攝者的技巧有很高的要求。你想想一般ISO調到600以上,圖片就慘不忍睹了,但是為什么單反相機的ISO最高可以上萬,索尼的單反ISO最高達到了16000了。相機的高ISO就是為了拍天體這樣亮度非常微弱的景物準備的,所以接望遠鏡拍天體需要很豐富的經(jīng)驗。我也喜歡玩這個,我買了架熊貓的天文望遠鏡1700塊帶55MM的相機口,拍了半年圖像都一塌糊涂?,F(xiàn)在才好點,有時候曝光時間設定要幾分鐘,ISO設到6000才能曝夠光!還有天文望遠鏡肯定不用帶防抖,所以一點點晃動(哪怕走動的腳步聲)就對圖像產生致命的影響。所以建議你的相機具備一下條件在考慮買望遠鏡: 1、高ISO,佳能要500D以上(你想拍火星最少能過10000)?! ?、帶B門,自由曝光(我有一次拍火星,曝光2分鐘才搞定)?! ?、最好是CCD防抖,佳能、尼康都是鏡頭防抖真的很需要技巧。因為用高倍數(shù)的鏡頭拍舞臺,相機抖動1MM,到了放大1000倍的望遠鏡遠端就相當于1MM*1000倍=100米的晃動,既然晃動了100M什么圖像都迷糊了。否則就買給無線遙控快門、快門線都不保險。我用500D是將500D于筆記本連接,用佳能的PC端拍攝軟件控制相機曝光和設置?! 〔灰孕胚M口的牌子,國產就不錯了天狼星、熊貓都是老牌的1千多塊錢和德國、俄羅斯2000~3000的有得比。真的進口的可以考慮3000以上的產品。
4. 天文攝影鏡頭
從 原理上是可以實現(xiàn)的 都是兩個凸透鏡利用成像原理,只是在用作代替相機超長鏡頭的時候需要成像與相機內感光成像上, 這個成像焦距估計不好實現(xiàn)。
5. 天文攝影相機推薦
可以連接
天文鏡有相機轉接筒,數(shù)碼有單反相中的機身鏡頭接口通過轉接環(huán)連接。相機在卸下鏡頭后,然后裝上望遠鏡。全手動就是,先固定好光圈,根據(jù)相機測光值手動設置曝光時間。光圈優(yōu)先就是先手動固定光圈值,然后相機根據(jù)測光自動確定曝光時間。
天文望遠鏡與單反數(shù)碼相機的對接要通過轉接環(huán)來連接,目鏡不需要拿下來,先把轉接環(huán)擰到目鏡上,再把相機的鏡頭擰到轉接環(huán)上即可。
6. 天文攝影入門單反
當然可以借單反了,但要注意接口類型。首先,推薦折射式的,視場無遮擋,而且口徑要大,但目前我所知市場上最大的就是MEADE 178mm的折射鏡了,應該是自動跟蹤,加赤道儀裝備大概五六十公斤,好像有6000美刀。
其次單反要給力,要全畫幅的單反,首推尼康D700, D3,D3x, D3s,什么佳能5d ,1d,1ds什么的也可以。這兩樣組合起來絕對牛CHA.既然是拍動物的個人建議還是用尼康或佳能原廠的長焦超長焦鏡頭。
7. 天文 單反 推薦
推薦xlt127+CG4,或80ED+CG4,信達小黑也不錯,要入器材坑就要做好掏銀子的準備,沒個幾千塊是入不了門的。
最好有單反,再加個轉接環(huán),拍拍環(huán)形山還是不錯的,拍深空就要馬卡了。
如果資金緊張,博冠還是不錯的,國產鏡子質量也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