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山》
春山夜月
于良史〔唐代〕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yuǎn)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譯文
春日山中景色美不勝收,直至夜幕降臨后仍留戀不已,忘記歸去。
掬一捧泉水,泉水照見月影,好像那一輪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撥弄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
游興頓起,不會在乎路途的遠(yuǎn)近;想要離去,總難舍下花草的深情。
翹首南望鐘聲悠揚之處,翠微深處,樓臺掩映。
注釋
春山:一作“春來”。
掬(jū):雙手捧起。《禮記·曲禮上》云:“受珠玉者以掬?!?/p>
鳴鐘:一作“鐘鳴”。
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處,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云:“游客值春暉,金鞍上翠微?!?/p>
2. 春山暖日和風(fēng) 闌干樓閣簾櫳
白樸的最驚艷的一首詩是《天凈沙·秋》。
《天凈沙·秋》是元代曲作家白樸創(chuàng)作的一首寫景散曲,作者通過擷取十二種景物,描繪出一幅景色從蕭瑟、寂寥到明朗、清麗的秋景圖。這是一首描寫當(dāng)時社會的抒情曲,寫出了詩人由冷寂惆悵之感到開朗希望的情懷。
這篇散曲用筆精深,風(fēng)格獨具,婉約清麗,意境新穎,頗有詞的意境。
3. 春山恨未刪減全文
“春山恨”出自元代徐琰的【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全詩為:
贈歌者吹簫
金鳳小斜簪髻云,似櫻桃一點朱唇。秋水清,春山恨。引青鸞玉簫聲韻,莫不是另得東君一種春,既不呵紫竹上重生玉筍。
御食飽清茶漱口,錦衣穿翠袖梳頭。有幾個省部交,朝廷友。樽席上玉盞金甌,封卻公男伯子侯,也強如不識字煙波釣叟。
【賞析】
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假借歌者之口,諷刺王公,觸景生情,抒發(fā)內(nèi)心不滿朝政之情。雖是淡淡寫來,但諷情貶意卻是非常尖銳深刻的,表現(xiàn)了一代文人的膽量。
4. 春山龍醫(yī)蕭軒夏萍
《鄉(xiāng)村小醫(yī)生》
作者:星空野狼
書籍摘錄
玉龍村,江陵市下面一個偏遠(yuǎn)山村。
此刻的蕭軒坐在椅子上,腦海中回想著爺爺去世時說的話。
蕭軒在江陵市醫(yī)科大學(xué)習(xí)中醫(yī),今年暑假本想留在江陵市找個零工做做,就接到了自己爺爺快不行了的電話。
5. 春山風(fēng)它拂過山野是什么歌
春山行》:春山風(fēng),它拂過山野。它吹醒我,鯤鵬蓬勃。春山雨,它跟隨入夜。潤物羞澀,細(xì)無聲心遼闊。行萬里河山,一葉一花開遍一世界。問道山之巔,天地玄黃自有它乾坤。行萬里河山,一枝一木浮生一世界。問道山之巔,天地玄黃自有它乾坤。春山風(fēng) ,它拂過山野。它吹醒我 ,鯤鵬蓬勃。春山雨 ,它跟隨入夜。潤物羞澀 ,細(xì)無聲心遼闊。行萬里河山。一葉一花開遍一世界。問道山之巔,天地玄黃自有它乾坤。行萬里河山,一枝一木浮生一世界。問道山之巔,天地玄黃自有它乾坤。行萬里河山,問道山之巔,行萬里河山,一葉一花開遍一世界。問道山之巔,天地玄黃自有它乾坤。行萬里河山,一枝一木浮生一世界。問道山之巔,天地玄黃自有它乾坤。
6. 春山如黛
這句詩用擬人的手法把春天的山色比做一個美麗溫婉的姑娘,詩詞大意是:春天的山碧綠一片,青青的顏色似少女眉毛的黛色,微風(fēng)吹拂的山景好像在淺笑盈盈的姑娘,一派的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