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距鏡頭種類
近攝鏡與微距鏡的區(qū)別是成像質(zhì)量不同,近攝鏡相當于一片放大鏡,拍攝微距屬玩具級別,而微距鏡頭是為拍攝微距而設(shè)計,屬專業(yè)級別。
2. 微距鏡頭定義
顧名思義,視角超過標準鏡頭或人眼視角的鏡頭,焦距數(shù)值短于標準鏡頭,被稱之為廣角鏡頭。
比如全畫幅50mm鏡頭的畫面視角為46度,
而35mm鏡頭的畫面視角為63度,明顯大于50mm鏡頭的視角。還有28mm鏡頭的畫面視角為75度,其畫面視角更大。上述范圍焦距的鏡頭,即為廣角鏡頭。
超廣角即指24mm至17mm焦距范圍的鏡頭,其全畫幅之畫面視角為84度至104度。
而微距則指一種區(qū)別普通鏡頭,可以近距離對焦的鏡頭。普通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大都在其焦距數(shù)值的10倍左右。比如100mm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1m,也就是1000mm。但100m的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則為450mm。
3. 微距鏡頭種類及優(yōu)缺點
在微距鏡頭和普通鏡頭的區(qū)別中,其實從微距鏡頭的概述中就可以了解一些。首先微距鏡頭可以將拍攝物體按照比例放大進行拍攝,并且拍攝圖片的像素依然清楚,但是普通鏡頭將拍攝物體進行放大以后得到的都是模糊不清的圖片,并不能像微距鏡頭那樣清楚的放大拍攝物體。一般情況來說,微距鏡頭可以在對焦距離上做到1:4的比例,但是普通鏡頭做好能到做1:1的比例情況。
除了鏡頭的對焦情況以外,微距鏡頭還可以當作普通鏡頭使用,并且還可以進行無限遠的合焦。另外有些專業(yè)的微距鏡頭無限遠也無法進行合焦,但是一定會具有更大的放大倍數(shù)。微距鏡頭和普通鏡頭在拍攝中除了拍攝物體的像素有所區(qū)別以外,拍攝圖像的外圍環(huán)境像素也會有極大的差別。
4. 微距鏡頭攝影
使用微距鏡頭需要根據(jù)選擇相應(yīng)的微距鏡頭,不同焦距的微距鏡頭,應(yīng)用特點有所不同;要根據(jù)拍攝倍率進行適當?shù)钠毓庋a償;需要注意微距功能下的拍攝質(zhì)量;微距拍攝時景深很小,聚焦要十分仔細,并要盡可能將照相機架在三腳架或翻拍架上拍攝。
5. 微距鏡頭特點
長焦鏡頭:
1.定義:
長焦距鏡頭是指比標準鏡頭的焦距長的攝影鏡頭。
長焦距鏡頭分為普通遠攝鏡頭和超遠攝鏡頭兩類。普通遠攝鏡頭的焦距長度接近標準鏡頭,而超遠攝鏡頭的焦距卻遠遠大于標準鏡頭。
以135照相機為例,其鏡頭焦距從85毫米— 300毫米的攝影鏡頭為普通遠攝鏡頭,300毫米以上的為超遠攝鏡頭。
2.用途:
長焦鏡頭的焦距長,視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離上能拍出比標準鏡頭更大的影象。適合于拍攝遠處的對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圍比標準鏡頭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虛化背景突出對焦主體,而且被攝主體與照相機一般相距比較遠,在人像的透視方面出現(xiàn)的變形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動,因此人們常把長焦鏡頭稱為人像鏡頭。但長焦鏡頭的鏡筒較長,重量重,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貴,而且其景深比較小,在實際使用中較難對準焦點,因此常用于專業(yè)攝影。
微距鏡頭:
1.定義:
微距鏡頭是一種用作微距攝影的特殊鏡頭,主要用于拍攝十分細微的物體,如花卉及昆蟲等。為了對距離極近的被攝物也能正確對焦,微距鏡頭通常被設(shè)計為能夠拉伸得更長,以使光學(xué)中心盡可能遠離感光元件,同時在鏡片組的設(shè)計上,也必須注重于近距離下的變形與色差等的控制。大多數(shù)微距鏡頭的焦長都大于標準鏡頭,可以被歸類為望遠鏡頭,但是在光學(xué)設(shè)計上可能是不如一般的望遠鏡頭的,因此并非完全適用于一般的攝影。
2.用途:
微距鏡頭本來的設(shè)計目的是為了用于平面物體(文件、照片、繪畫等)的翻拍復(fù)制,對于鏡頭的要求自然也是具有很高的影像再現(xiàn)能力,以及完美的復(fù)制水平。微距鏡頭最大的特點是近拍時鏡頭的成像面是一個平整的像場,而不是如一般的常用鏡頭那樣呈現(xiàn)出象鍋底一般的像場彎曲的現(xiàn)象。如此這般的設(shè)計是為了在翻拍象文件、繪畫一類的物品時,能夠取得照片的中心與邊緣影像一致的品質(zhì)。使用微距鏡頭拍攝細小的自然景物,會給人一種奇妙的視覺感受,那是因為人們一般無法看到的微觀景象,加上微距鏡頭自身可以得到的高清晰度的影像,被攝景物的質(zhì)感再現(xiàn)也會使人得到一種影像的震撼。
微距鏡頭是一種用途很廣的特種攝影鏡頭,復(fù)制文獻、科學(xué)探索、藝術(shù)創(chuàng)作,都會用到這種鏡頭。微距鏡頭的品種越來越多,這就為我們進行微距攝影活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常見的135相機使用的微距鏡頭有50mm、55mm、60mm、85mm、90mm、100mm、105mm、125mm、180mm、20
6. 微距鏡頭的參數(shù)
下面將系統(tǒng)地介紹尼康品牌鏡頭的標識含義:
AF:自動對焦鏡頭,英文全稱 Auto Focus 。此類鏡頭配合具有 AF 功能的機身,可以實現(xiàn)自動對焦;對于 AF 和 MF (全手動對焦)卡口兼容的機身而言, AF 鏡頭用在 MF 機身上,通常要喪失自動對焦能力。當然,這樣的標識也出現(xiàn)在美能達、奧林巴斯和賓得等鏡頭之上用于表達同樣意思。
AF-S:SWM 馬達自動對焦。擁有此標識的尼康鏡頭,說明其采用了采用 SWM 馬達。
ASP:非球面鏡片,英文全稱 Aspherical 。尼康的這個“ ASP ”和佳能的“ AL ”所表達的是同樣意思,即該鏡頭在設(shè)計中采用不是球面的鏡片,從而減少了鏡片的數(shù)量,在降低重量和減小體積的同時,能提供更好的光學(xué)性能。非球面鏡片一般用來解決廣角和變焦鏡頭中的眩光和邊緣變形等問題,在長焦鏡頭中也能提高光學(xué)素質(zhì)。同樣的,美能達、騰龍和適馬也用“ ASP ”來表示其鏡頭使用了非球面鏡片。
CRC:近距矯正系統(tǒng),英文全稱 Close Range Correction 。和佳能的浮動系統(tǒng)具有同樣功能。
D:距離信息,英文全稱 Distance 。擁有此標識的尼康鏡頭,可以將拍攝距離參數(shù)傳遞到機身實現(xiàn) 3D 矩陣測光和閃光控制。
DX:DX 系列鏡頭。這類鏡頭是尼康生產(chǎn)的專門為 DSLR 使用的 APS 畫幅的鏡頭,不可以使用在全畫幅機型上。另外,“ IX ”字樣的標識也是尼康用于其 APS 畫幅機型的鏡頭。
ED:超低色散,英文全稱 Extra-Low Dispersion 。擁有此標識的尼康鏡頭采用了復(fù)消色散設(shè)計和采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鏡片,用于減少彩色像差,從而提高長焦鏡頭像質(zhì),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賓得的鏡頭也使用“ ED ”字樣作為使用超低色散技術(shù)的標志。
IF:內(nèi)調(diào)焦功能,英文全稱 Internal Fousing 。常規(guī)的鏡頭是靠移動整個鏡頭系統(tǒng)或者移動前鏡組來實現(xiàn)對焦。在長焦和長焦微距鏡頭中,標記有“ IF ”字樣的鏡頭的是靠移動鏡頭內(nèi)部的鏡片組來實現(xiàn)對焦的,大大地改善了微距能力。采用內(nèi)調(diào)焦功能的好處是:保持在任何焦點處鏡頭的實際尺寸不改變。同“ IF ”一樣作用的還有“ RF ”(后部調(diào)焦)功能。使用“ IF ”或“ RF ”來表示內(nèi)調(diào)焦功能的還有適馬、騰龍和圖麗。
M/A:手自一體調(diào)焦方式,英文全稱 Manual/Auto focusing 。擁有該標識的尼康鏡頭,具備手動 / 自動調(diào)焦切換功能。
NIC:Nikon 集成鍍膜,英文全稱 Nikon Integrated Coating 。它表示這款鏡頭的鏡片使用了尼康特有的鍍膜技術(shù)。
SIC:尼康超級集成鍍膜,英文全稱 Super Nikon Integrated Coating 。是 NIC 鍍膜技術(shù)的改良型。
SWM:超聲波馬達,英文全稱 Silent Wave Motor 。它是尼康特有的超聲波馬達變焦技術(shù),可以實現(xiàn)無聲而又快速響應(yīng)的自動對焦。
VR:震動降低功能,英文全稱 Vibration Reduction 。這是尼康特有的鏡頭防抖動技術(shù),和佳能的“ IS ”一樣,擁有“ VR ”標識的尼康鏡頭能夠在一定范圍內(nèi)抵消手抖動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7. 微距鏡頭叫什么
1、長焦鏡頭放大比率最高也就是0.46比1,但是微距能做到1比1;
2、微距鏡頭因為對焦精度要求比較高,對焦行程很長,所以對焦慢,打鳥是比較痛苦的;
3、長焦鏡頭遠射不僅對焦行程短,往往還有對焦行程控制按鈕,加速對焦速度,這個是微距鏡頭不能比擬的。
8. 微距鏡頭用途
微距功能的作用:使相機縮短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更近的景物。
具體操作如下:
1、因物距與景深成正比,而微距的物距很短,故景深就很小。所以在調(diào)焦時要力求準確,并盡量使用小光圈,以增加景深長度(有意虛化除外)。
2、由于使用小光圈,而且像距較長,故曝光時間就會相對較長, 所以最好使用三角架或翻拍架來固定好數(shù)碼相機,為了防止相機的震動,可使用相機上的自拍功能。
3、在一般情況下不要使用閃光燈,因為物距太小,閃光燈的光線會不太均勻,如果被拍物體表面光滑還會產(chǎn)生反光而不好控制。
4、微距鏡頭給近距離拍攝較小物體提供了方便,但使用微距鏡頭進行微距拍攝時,景深很小,聚焦要十分仔細,離物體越近,對焦中允許的失誤就越少,因此要盡可能將照相機架在三腳架或翻拍架上拍攝,而且也不要忘記使用同步線來釋放快門。
擴展資料:
微距攝影是攝影活動中比較大的一類,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從事攝影活動的人士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微距攝影。 微距攝影并不神秘,但是一些攝影愛好者對這類攝影方式有種不可捉摸的感覺,主要是從事了普通攝影之后,以為微距攝影是一種另類的方式,實際上微距攝影是普通攝影的延伸,它的工作機理與普通攝影是一樣的,都要遵守光學(xué)的基本規(guī)律。
9. 微距鏡頭種類及區(qū)別
鏡頭的種類包括: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準鏡頭,遠攝鏡頭。標準、廣角、超廣角、遠攝、超遠攝的劃分也并無特殊規(guī)定。
一、標準鏡頭(Standard lens)
焦距接近畫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這種情況,視角為53°)。這一直作為標準鏡頭的定義,但實際上并不遵循這個定義。
二、廣角鏡頭(Wide angle lens)
比標準鏡頭視角大的短焦鏡頭。一般對角線視角60°以上稱廣角,80°~110°稱超廣角。
廣角鏡頭可拍攝寬廣的視野,因此在拍攝距離受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可起特殊的作用。由于透視夸張,可變現(xiàn)獨特的強調(diào)效果
三、超廣角鏡頭(Super wide angle lens)
一般對角線視角超過80°到110°左右的鏡頭稱超廣角鏡頭。在35mm相機的交換鏡頭中有如下的焦距(視角)的超廣角鏡頭。
四、遠攝鏡頭(Telephoto lens)
又稱望遠鏡頭或遠距型鏡頭。在凸透鏡組后間隔一定距離放置凹透鏡組,類似于伽利略型望遠鏡。這種設(shè)計的鏡頭稱遠攝鏡頭。能將遠方物體放大拍攝,遠攝比在1以下。與長焦鏡頭相比,鏡頭筒可縮短10%~20%,視角約為30°以下的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