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鏡頭類型介紹
單反相機鏡頭的長短,是由鏡頭的結構決定的,一般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影響:
1、鏡頭的基本結構。一般廣角鏡頭采用反望遠式的后對焦鏡頭,第一片巨大的凹透鏡給這種鏡頭贏得了“燈泡”的外號。標準鏡頭往往采用雙高斯結構及其變種,長焦多采用望遠式結構,變焦基本就是庫克式結構。
2、為了消除畸變和像差等需要,往往增加了不同的鏡片組,必然會導致鏡頭變長。
3、為了滿足大光圈的需要,除了增大鏡頭的口徑,相應的也延長了鏡頭的長度。
幾種雙高斯類型的鏡頭
鏡頭在其它方面差異不大的話,長短的規(guī)律是:
長焦距鏡頭長于短焦距鏡頭;
變焦鏡頭往往長于定焦鏡頭;
高檔鏡頭通常長于廉價鏡頭。
2. 單反相機鏡頭介紹
品牌+焦距+光圈(F值),比如你24-105,佳能就有這個鏡頭,那么就稱之為佳能24-105mm f/4。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參數(shù)說明,比如是否是專業(yè)級鏡頭,是否帶防抖等等,不過常說的就是上面的三個要素。
單反鏡頭上一定會有焦段、光圈、焦點這三個數(shù)據(jù),但它們不會直接表面焦段光圈焦點多少多少,而是直接給數(shù)字字母,很多人一看就蒙圈了。其實要了解它們很簡單,距離某單反鏡頭參數(shù)是“18-50mm、0.5m-無限(表達為橫著的8字)、F2.8-3.5”,表示它的焦段為18-50mm,焦點為0.5米,在18mm廣角端的最大光圈值是2.8,在50mm廣角端最大光圈值是3.5。
大部分品牌的單反鏡頭參數(shù)都是這樣表示,如果有其他的字樣,可以先看品牌說明書來了解。AF-S(指超聲波馬達自動對焦);DX(指尼康的APS畫幅);G(指G鏡頭,一般不帶光圈調節(jié)環(huán)的);ED(指超低色散鏡片);VR(指鏡頭防抖)等。
3. 單反鏡頭知識掃盲
最根本的區(qū)別還是系統(tǒng)的不同,EF卡口為佳能EOS單反相機所使用的卡口,RF卡口則是佳能EOS R微單相機所用卡口。而相對于更新的EOS R系統(tǒng)所使用的RF卡口最主要的特點或者說是優(yōu)勢主要有,短后對焦距離、54mm大口徑卡口和新通訊系統(tǒng)等這些關鍵技術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制造出實現(xiàn)高性能、配備高素質的光學鏡頭。并且佳能也表示過,RF卡口鏡頭是開發(fā)者基于制造能夠提升光學性能、耐久堅固、小型輕量化等優(yōu)勢的“理想鏡頭“的理念進行開發(fā)的。
也正是因為EOS R系統(tǒng)在鏡頭設計上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佳能完全是基于制造“完美鏡頭”的理念進行RF卡口鏡頭的開發(fā),讓在原來EF卡口上無法實現(xiàn)的設計目標變成可能。另外全新的RF卡口系統(tǒng)通訊速度提升迅猛,并還可為鏡頭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多功能控制環(huán),在擁有更便捷的操控性的同時還提供了額外的自定義功能。
回到產品本身,此次佳能RF15-35mm F2.8 L IS USM首先在焦段上突破了EF卡口上16-35mm的范圍,實現(xiàn)了廣角端焦距的進一步擴展,讓廣角拍攝有更多創(chuàng)作可能。其次,鏡頭采用12組16片鏡頭結構,應用了多達5枚特殊鏡片,其中通過3枚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實現(xiàn)了大光圈鏡頭的球面像差校正、廣角鏡頭失真像差校正和變焦鏡頭的小型化,同時還使用了2枚UD(超低色散)鏡片,盡管最大廣角為15mm,仍可有效抑制色差產生,從而獲得高水準的清晰度。
而作為一支經典焦段的常用變焦鏡頭,佳能RF24-70mm F2.8 L IS USM適用于從街景快照到風景、人像和短片等多種拍攝場景,在延續(xù)了佳能L級鏡頭高畫質特點同時,保持了緊湊化設計以及高使用可靠性等優(yōu)勢。RF24-70mm F2.8 L IS USM還通過加入3枚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3枚UD(超低色散)鏡片對多種像差進行大幅度校正,以實現(xiàn)在整個變焦范圍內,從畫面中心到邊緣的高解析力表現(xiàn)。
雖然佳能RF70-200mm F2.8 L IS USM還未正式發(fā)布,詳細的產品信息也并未揭曉,但是其模型也好還是工程樣品也好都展示過不少次,至少在外觀方面相比EF卡口的70-200mm F2.8 L IS USM III來說完全又是一次創(chuàng)新。佳能RF 70-200mm F2.8 L IS USM作為大三元中的長焦鏡頭,它最大的改變是體積,比EF中的70-200mm F2.8略粗一點,但是長度縮減了非常多,這樣掛在EOS R或者EOS RP上就不會再頭重腳輕了。
4. 單反的各種鏡頭和應用
自帶的鏡頭一般都是變焦鏡頭,適合拍風景人物等,如果需要更好的效果,還是需要單獨購買定焦鏡頭更好些
5. 單反鏡頭的類型
鏡頭的種類包括: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準鏡頭,遠攝鏡頭。標準、廣角、超廣角、遠攝、超遠攝的劃分也并無特殊規(guī)定。
一、標準鏡頭(Standard lens)
焦距接近畫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這種情況,視角為53°)。這一直作為標準鏡頭的定義,但實際上并不遵循這個定義。
二、廣角鏡頭(Wide angle lens)
比標準鏡頭視角大的短焦鏡頭。一般對角線視角60°以上稱廣角,80°~110°稱超廣角。
廣角鏡頭可拍攝寬廣的視野,因此在拍攝距離受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可起特殊的作用。由于透視夸張,可變現(xiàn)獨特的強調效果
三、超廣角鏡頭(Super wide angle lens)
一般對角線視角超過80°到110°左右的鏡頭稱超廣角鏡頭。在35mm相機的交換鏡頭中有如下的焦距(視角)的超廣角鏡頭。
四、遠攝鏡頭(Telephoto lens)
又稱望遠鏡頭或遠距型鏡頭。在凸透鏡組后間隔一定距離放置凹透鏡組,類似于伽利略型望遠鏡。這種設計的鏡頭稱遠攝鏡頭。能將遠方物體放大拍攝,遠攝比在1以下。與長焦鏡頭相比,鏡頭筒可縮短10%~20%,視角約為30°以下的狹角。
6. 單反相機鏡頭種類及功能
單反相機鏡頭拿下來見到的,就是相機機的反光鏡,這反光鏡四十五度角斜置擋在焦平快門上,單反相機對焦測光及構圖與曝光同一通道,在相機裝上鏡頭成一整體后,相機曝光過程是:構圖、測光、對焦(半扻快門鍵),當上述過程完成后,全扻快門,反光鏡彈起讓出通道給快門啟動曝光(實際反光鏡彈起與快門啟動同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