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60d微距鏡頭
背景模糊即通常所說的虛化效果,而所謂的虛化,是拍攝的物體超出鏡頭景深,要想實(shí)現(xiàn)虛化效果,跟鏡頭大光圈是分不開的,通常的,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虛化范圍越大。
用佳能60D想要虛化背景需要開大光圈,就以18-135套頭為例,把光圈開到最大,用鏡頭的遠(yuǎn)攝端(就是把鏡頭前半截全部旋出)然后對著模特對焦拍照,背景就是模糊的。
背景不能離模特太近,例如模特如果靠墻或樹,那緊靠著的物體就無法被拍得很模糊。
除了控制光圈大小,60D想實(shí)現(xiàn)背景虛化,還可用微距模式,人像模式,長焦鏡頭。
2. 佳能微距60efs評測
佳能24-70紅圈鏡頭更實(shí)用。
之所以說佳能24-70紅圈鏡頭更實(shí)用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鏡頭類型:
目前佳能的EF鏡頭分三大類:
① EF為全畫幅鏡頭;
② EF-S為APS畫幅鏡頭;
③ EF-M為微單APS畫幅鏡頭。
佳能24-70是EF鏡頭,可以通用全幅和半幅相機(jī),而18-135鏡頭是EF-S鏡頭只能用于半幅機(jī)身,裝在全畫幅上有暗角。
2)鏡頭成像素質(zhì):
24-70鏡頭一般是廠家主打畫質(zhì)的鏡頭,合適的變焦倍數(shù)和做工用料保證了成像素質(zhì),而18-135鏡頭一般只作為中低端機(jī)型的掛機(jī)頭,大變焦其實(shí)犧牲了成像素質(zhì),且該鏡頭不屬于佳能的紅圈鏡頭做工和用料并不算很好,成像相對于變焦更大的18-200鏡頭沒有優(yōu)勢。
3)焦段和光圈:
佳能24-70鏡頭焦段涵蓋了廣角到中焦(全幅),是使用的最廣的焦段,而18-135鏡頭雖然焦段更廣但是作為一鏡走天下的鏡頭焦段還是有所不夠。
需要注意的是24-70有兩大優(yōu)勢,首先它又微距模式,在微距模式下放大比達(dá)到了0.7倍,其次雖然24-70有F2.8L和F4L兩款,但是這兩款都是恒定光圈鏡頭畫質(zhì)有保障,且在70毫米端拍人像大光圈優(yōu)勢明顯。
3. 佳能60mm微距
目前較新的全畫幅微距鏡頭有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EF 180mm f/3.5L USM 微距鏡頭;可拍微距的L級移軸鏡頭有TS-E 50mm f/2.8L、TS-E 90mm f/2.8L、TS-E 135mm f/4L 微距;MP-E 65mm f/2.8 1-5X 微距攝影鏡頭,半畫幅微距鏡頭有EF-S 60mm f/2.8 USM 微距鏡頭、EF-S 35mm f/2.8 IS STM 微距鏡頭。
4. 佳能 60微距
佳能R7更適合拍微距,因?yàn)楦呦袼?250萬,又是半畫幅。像素密度高,目前半畫幅像素密度最高的。配合秘境一號大景深微距鏡頭,簡直絕了。
將其定義為“青春專微”。俗話說得好,青春就是活力十足,EOS R7的參數(shù)絲毫沒有減配,它具有高畫質(zhì)、輕巧、快速、易用的特點(diǎn),無論是專業(yè)攝影還EOS R7的大部分外觀延續(xù)了EOS家族傳統(tǒng)專業(yè)外觀設(shè)計(jì),在圓潤之中不乏線條感,約132×90.4×91.7毫米的機(jī)身尺寸十分小巧,約530克重量更是輕巧,即使是加上電池、存儲卡也只有約612克的重量,這是因?yàn)樗捎昧虽X鎂合金作為機(jī)身框架,不僅具備防塵防水防滴構(gòu)造,還有很高的耐沖擊性和耐用度。
5. 佳能60微距鏡頭怎么樣的
目前較新的全畫幅微距鏡頭有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EF 180mm f/3.5L USM 微距鏡頭;可拍微距的L級移軸鏡頭有TS-E 50mm f/2.8L、TS-E 90mm f/2.8L、TS-E 135mm f/4L 微距;MP-E 65mm f/2.8 1-5X 微距攝影鏡頭,半畫幅微距鏡頭有EF-S 60mm f/2.8 USM 微距鏡頭、EF-S 35mm f/2.8 IS STM 微距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