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5mm鏡頭和50mm鏡頭有什么區(qū)別
光圈系數(shù)一般用于表示相機光孔大小,其值等于鏡頭焦距除以光孔直徑,如鏡頭焦距為50mm,孔徑為25mm,那么光圈系數(shù)就是F2,孔徑為12.5mm,光圈系數(shù)就是F4,可見系數(shù)值小,進光量就大,反之,系數(shù)值大,進光量就小,另外光圈系數(shù)還會影響景深,為節(jié)省成本,一般手機是沒有光圈的,但拍照時顯示光圈系數(shù),那只是一種模擬,改變曝光實際是通過改變快門和ISO兩個參數(shù)來做到的。
2. 25mm與50mm鏡頭的區(qū)別
區(qū)別在于25mm是廣角鏡頭,50mm是標準鏡頭,
50MM是人眼睛的視角,稱為標準鏡頭。25MM屬于小廣角,拍攝的物體會有放大的效果,有近大遠小的效果。25MM實際上是鏡頭的焦距這個數(shù)字越小,鏡頭里的視野就越寬,但是鏡頭看到的景物就距離你越遠。反之,這個數(shù)字越大,鏡頭里的視野就越窄,但是鏡頭里看到的景物就離你越近。
3. 鏡頭25mm和50mm的區(qū)別
常用中畫幅照相機鏡頭焦距換算方法
就相機的鏡頭焦距而言,對于不同片幅的相機,以其畫幅對角線長度為標準確定的照相機標準鏡頭的焦距也就不同。就最為常用的35mm相機而言,其對角線長43.3mm,為其標準鏡頭理論焦距值。而645相機的畫幅對角線長69.7mm(35mm相機的1.61倍),6x6相機的畫幅對角線長79mm(35mm相機的1.82倍),6x7相機的畫幅對角線長87.3mm(35mm相機的2.02倍),6x9相機的畫幅對角線長99.8mm(35mm相機的2.3倍)。為獲得相同視場角和景深而選擇的標準鏡頭、廣角鏡頭和攝遠鏡頭對應不同畫幅照相機的鏡頭焦距也就不同。按照不同片幅對角線的倍率就可以換算各自對應的鏡頭焦距。
根據(jù)以上所述,如35mm相機的50mm鏡頭對應645中畫幅相機就是80mm(50x1.61),6x7相機的55-100mm變焦鏡頭則相當于35mm相機的28-50mm(55/2.02-100/2.02)。按照這種換算方法就可以算出不同畫幅相機的鏡頭焦距所對應的35mm相機的鏡頭焦距,以便選擇使用哪種鏡頭可以獲得想要的畫面效果
4. 30mm鏡頭和50mm鏡頭
公路輪組的框高主要分為低框、中框和高框,30mm以下為被定義為低框,30mm-50mm為中框,50mm以上為高框輪組。不同框高輪組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重量、驅(qū)動性能、巡航性能和破風性能上。
輪框的高低決定了輻條驅(qū)動位置是靠近花鼓,還是遠離花鼓。同等驅(qū)動力下,低框輪組的輻條驅(qū)動點更靠外,也就意味著以花鼓軸心為軸心,有效驅(qū)動力臂更長,更容易驅(qū)動輪框;同時由于低框輪組一般比高框輪組更輕,加速反應會比高框輪組有明顯的優(yōu)勢。
高框輪組可以采用更短的輻條,行進過程切割空氣的輻條變短,可以起到降低一定風阻的作用;同時高框輪組對氣流的有更好的導流作用,尤其胖圈輪組,可以讓空氣在通過輪框表面的距離時,繞過更長的路徑,使氣流通過的速度更快,壓強更小,起到降低風阻的作用。另外高框輪組的輪圈相對更重一些,慣性更大,比較難改變其運動狀態(tài),因而加速和減速都會要更費勁,故表現(xiàn)為加速反應會偏鈍,而更容易保持高速巡航。
5. 相機鏡頭50mm和30mm有什么區(qū)別
拍人像的話,50定焦和30定焦基本沒有好壞之分,二者適用不同的場景。50定焦是標準人像鏡頭,最接近人眼視角,拍攝室內(nèi)人像或純背景人像時非常實用。而30定焦屬于小廣角,適合人文抓拍或戶外旅拍人像,可以充分交代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以上回答是基于全畫幅相機,殘幅相機需要乘以焦距轉(zhuǎn)換系數(shù),殘幅相機30定焦基本相當于全福的50定焦了。
6. 35mm鏡頭和25mm鏡頭
家用混水閥芯大小如何區(qū)別:
常用的閥芯規(guī)格有:25mm、35mm、40mm等,如果是家用的話,使用40mm的就能滿足日常使用了。閥芯所謂的25和35的區(qū)分就是指閥芯外徑大小的區(qū)分。
可以將兩個閥芯的大小仔細做對比,外徑大一點的就是35規(guī)格的閥芯,小一點的就是規(guī)格25的閥芯??梢杂^察出水量的大小,35規(guī)格的閥芯外徑要比25規(guī)格的閥芯大一點,如果其中一個混水閥的出水量比較少,那么這就是35規(guī)格的閥芯。常見的閥芯有:球型的、蝶形的等等,每一種不同型號的使用效果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家用的話,選擇球型閥芯的比較多一些。
7. 50mm鏡頭和35mm鏡頭區(qū)別
提問的,不是30mm定焦,50mm和35mm定焦的區(qū)別為:
一、焦段不同。35mm焦段的定焦比50mm定焦的焦段更寬廣,一張照片里視角更寬,更適合拍廣角題材的作品。而50mm定焦則基本和人/單眼的視場相同,即“眼見即所拍”。
二、鏡頭組結(jié)構(gòu)不同。不同焦段的定焦鏡頭的內(nèi)部鏡頭組結(jié)構(gòu)必然不一樣。前鏡組、后鏡組、非球面、ed都不一樣……
三、光圈也不一樣。35mm因廣角題材原因而最大光圈比50mm定焦來的更小。
四、售價不同。用料奢華程度、最大光圈設計、前鏡直徑、超聲波馬達自動/機械手動對焦都有高中低檔次劃分,故售價肯定有所差異化。
8. 50mm和75mm鏡頭
應該指的是廣角焦段
拍攝風景最佳焦段是廣角焦段24mm、望遠焦段200mm(均以35mm規(guī)格為標準,下同)。當標準變焦鏡頭廣角焦段從28mm進化到24mm后視角變大,可收納的景物范圍大大拓寬。一般來說拍攝風景對鏡頭最大光圈要求不太高。如果主要是拍風景的話,選擇變焦鏡頭時廣角焦段是24mm基本就夠用了。至于望遠焦段,起碼得是200mm,如果望遠焦段是300mm或400mm就更理想了,自由度會大大提高。傳統(tǒng)變焦鏡頭的望遠焦段多是300mm,用在數(shù)碼單反上就是450mm,焦距擴大了1.5倍,用起來會令人感到更加痛快,這一點正是數(shù)碼單反的價值所在?,F(xiàn)在出品的數(shù)碼專用超廣角鏡頭的廣角焦段一般到12mm,相當于35mm規(guī)格的18mm,比起35mm規(guī)格的28mm焦段將近擴大了1.5倍,從而使所拍攝的風景場面左右范圍大大加寬。
拍攝人物最佳焦段是85mm。以35mm規(guī)格標準來說,拍攝人物基本以85mm焦距為標準來選擇鏡頭。85mm焦段所拍的人像基本接近中畫幅照相機所拍的畫面效果,不僅遠近感合適,而且人物臉部顯得非常自然,照相機與被攝人物之間的距離基本也能保持在平時說話的距離。85mm焦段還能很好地虛化背景突出人物。為獲得良好的虛化效果,宜選擇最大光圈大的鏡頭。85mm焦段在數(shù)碼單反上約是135mm,雖然所拍畫面遠近感顯得稍微弱了一點,但基本無大礙,所以拍攝人物鏡頭的焦距起碼要在85mm左右。
拍花卉對傳統(tǒng)單反來說有一款100mm微距鏡頭就足夠了。100mm微距鏡頭可等倍攝影,能把花朵拍得很大,但是,當?shù)缺稊z影或接近等倍攝影時,由于焦距長景深淺,容易產(chǎn)生抖動,所以拍攝時要考慮防抖措施。從這一點來看,50mm微距鏡頭用在數(shù)碼單反上更容易使用。
焦段就是變焦范圍,即鏡頭本身的焦距范圍。焦距代表了鏡頭可視范圍大小的能力,焦距數(shù)字越大表示可見范圍越小,即長焦鏡頭,也叫望遠鏡頭,往往在150MM以上。反之,小于35MM成為廣角鏡頭。
單反相機的鏡頭焦距都是按照35MM普通膠片大小的成象范圍而言。如果安裝在數(shù)碼單反上,由于普通的數(shù)碼單反CCD成象面積比較小,一般要有個1.5左右的系數(shù),即18MM的鏡頭在數(shù)碼單反上相當于18×1.5=27MM的鏡頭的可視范圍。長焦則顯得更長,如原來為200MM,現(xiàn)在就變成200×1.5=300MM,但這些僅僅是“相當于”,鏡頭本身焦距不會改變,只是可視范圍的變化。
如一臺相機鏡頭焦距相當于35mm相機的18--200mm,則表示該鏡頭在這臺機器上的成象范圍和普通膠片機器上的18-200變焦鏡頭可視范圍一樣。
數(shù)據(jù)本身對于攝影用處不大,僅僅提供一個比較,分辨廣角和長焦的程度。每個焦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可視角度。
廣角>50.中焦50MM.長焦50-200MM.超長焦200MM<.
9. 40mm鏡頭和50mm鏡頭的區(qū)別
一般是50mm好。
耳機40mm和50mm區(qū)別:50mm單元能比40mm帶來更大的聲場與低頻下潛。一般隨著驅(qū)動單元尺寸變大,輸出也有可能變大,動態(tài)場面有可能提高,有可能耳機本身素質(zhì)有提高,不過不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
耳機驅(qū)動單元的大小不是耳機音質(zhì)的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的解析度,下潛,高頻延伸,還有低頻質(zhì)感等等多數(shù)只是和單元本身的素質(zhì)和廠家調(diào)音有關,和大小一般沒有太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