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蛙15f2鏡頭光圈是幾片的?
你說的或許是聚焦距離的設定。老蛙鏡頭是全手動鏡頭,只能手動對焦。需按距離標尺設定聚焦距離。12mm鏡頭景深極大,距離設定的差不多就行。還可以觀察取景器下緣的合焦提示。
2. 老蛙15f2和12f2.8
一、池塘建設
1、種蛙池:種蛙池面積一般為4-10平方米為宜,池高0.8米,池內(nèi)水深0.1-0.15米,池內(nèi)水陸面積比為3:1,并設有棲息的石穴,池底鋪有較大的鵝卵石,濕度保持80%。
2、孵化池:孵化池面積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質(zhì)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氣即可,也可以用長橢圓形的大臉盆代替。
3、蝌蚪池:蝌蚪池面積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陸比2:1,需遮光飼養(yǎng),每池飼養(yǎng)一群同樣規(guī)格的蝌蚪為好。
4、幼蛙池:幼蛙池面積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陸比2:1,池內(nèi)鋪設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質(zhì)好,pH值6-7.5。
二、種蛙放養(yǎng)
種蛙要挑選身體強壯、沒有傷殘、無疾病的,一般可在9-10月份放養(yǎng),密度為10-12只/平方米,雌雄比例1:1,種蛙在種蛙池中冬眠后來年清明節(jié)前后開始抱對產(chǎn)卵。
三、繁殖、孵化
繁殖、孵化技術是虎紋蛙,黑斑蛙養(yǎng)殖的關鍵技術,首先將建好的產(chǎn)卵池、孵化池進行消毒,而后注人清水,最后通過調(diào)節(jié)水位和光照來調(diào)節(jié)好水溫。一切準備好后即可將青蛙從溫棚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的高錳酸鉀藥浴5分鐘,然后移人產(chǎn)卵池。正常情況青蛙進入產(chǎn)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對產(chǎn)卵,若青蛙成熟較好、氣溫較高,常常是在青蛙進入產(chǎn)卵池后2小時-16小時就全部產(chǎn)卵。
四、飼養(yǎng)技術
蝌蚪培育的關鍵技術是蝌蚪分級飼養(yǎng)。飼料優(yōu)質(zhì)多樣化。投飼料隨蝌蚪日齡的增長而增加,日飼料2次剛變態(tài)的幼蛙,視覺和嗅覺尚不完全適應陸棲生活,此時應投放1號料,最后完全過渡到飼料喂養(yǎng)。
五、注意事項
1、養(yǎng)殖池的水溫在20-28℃為適,水質(zhì)要清潔,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陸地,供幼蛙棲息。
2、青蛙有強吃弱的弊害,應分級飼養(yǎng),把同樣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飼養(yǎng),更應投足餌料,讓它們都能吃飽,才不會互相殘食。
3、青蛙喜歡在水中捕食,所以應把餌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投喂的飼料粒徑大小以能一口吞食為宜;飼料表面光滑,吸水軟化快,不含過多的鹽、油脂和異味,飼料營養(yǎng)全面,蛋白質(zhì)含量在38%以上。
4、及時清除殘食、糞便,更換池水消毒,保持水質(zhì)清新,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3. 老蛙鏡頭15mmf2怎么樣
如果要拍銀河全景,當然12mm更好,但是如果均衡來說15mm更實用。
拍攝星軌、星空,尤其是流星雨來說,有
兩個相悖的規(guī)律:
鏡頭越廣,拍攝到的星星越多,有可能拍攝到的流星就更多。
但是,鏡頭越廣,拍攝到的流星就顯得更短。
等效24mm拍攝的星軌,北極附近的軌道流星長度顯得更長,另外,因為是Canon G1X數(shù)碼相機,所以星星不太亮:
單反,使用17mm鏡頭,星星多很多,但是那顆流星就顯得短小了:
在10mm左右的魚眼鏡頭上,流星找不到了:
所以,我推薦你用15mm就好,12mm適合曠野,百公里內(nèi)無光害、前景廣闊那種環(huán)境。
4. 老蛙15f2鏡頭光圈是幾片的呀
1. 既然要使用移軸鏡頭,那首先肯定是要安裝鏡頭,將移軸鏡頭牢固安裝到機身以后,此時就要確認偏移和傾角功能為默認設置。另外,在保管鏡頭時,要將傾角和偏移的位置復原。
2. 鏡頭安裝好了以后,在拍照時盡量使用三腳架。因為在使用這種鏡頭時還要調(diào)整方向和角度,有一個三腳架效果和操作度是截然不同的。
3. 為了在拍攝的時候更加嚴密的把握被攝體的形狀,可以從實時設置菜單中選擇“網(wǎng)格線顯示”。設置網(wǎng)格線,方便用戶精確的控制取景范圍。尤其是在使用移軸鏡頭時,這樣的設置會使你的拍攝更加好控制。
4. 通過偏移調(diào)整被攝體的形狀,通過手動對焦大致合焦后再進行偏移操縱,調(diào)整被攝體的形狀。在拍攝的過程中,盡量保持鏡頭和被攝體的水平位置關系,同時要對被攝體的形狀進行補償。
5. 通過調(diào)整傾角來控制合焦面
調(diào)好被攝體的形狀后再進行傾角操作。在景深較小的情況下為了讓被攝體進行整體合焦,可以假想一個合焦面。設這個假想合焦面的關鍵就在于要能讓需要的景深盡可能比較小。這樣,即使光圈值較小也能比較輕松地合焦于主被攝體整體。傾角還可有效防止光圈縮得過小時引起的衍射現(xiàn)象所帶來的分辨力降低。展示了拍攝時所考慮的景深和假想焦平面。
6. 確認景深,按下景深預視按鈕的同時調(diào)整光圈值,并通過液晶顯示器確認景深。這個時候不能光看圖像中的某一處,而要逐一檢查圖像的各個部分,仔細確認合焦狀況
5. 老蛙15f2規(guī)格
最短對焦距離為15厘米,這是一款國產(chǎn)全手動對焦的品牌鏡頭,號稱"零失真″鏡頭,意思是色彩還原度與精度很高,是攝影師常選為做廣角備用鏡頭用。
6. 老蛙15f2鏡頭光圈是幾片的啊
老蛙60mm f2.8定焦微距鏡頭可以拍人像。因為這款鏡頭是純手動頭,且鏡頭后部沒有電子觸點,所以光圈不能進行測光聯(lián)動,使用時控制好曝光量。樣片鏈接發(fā)你的私信里了,看看實拍效果,心里就有譜了。
7. 老蛙大光圈鏡頭
索尼微單以輕便而具備高素質(zhì)的畫面表現(xiàn)而受到歡迎,論超廣角還是要考慮其畫質(zhì)和便攜性,新近設計的會比老舊鏡頭的表現(xiàn)會更符合現(xiàn)代新設計的機身需求,所以在這里建議考慮以下這些超廣角鏡頭(均為全畫幅鏡頭,報價為市場參考價):
1)SONY FE 12-24mm F4 G 全畫幅超廣角G鏡頭 (SEL1224G) 1.15萬元
自家的鏡頭最是和自家機身配合,方便構圖,自動對焦。
2)適馬14mm f/1.8 DG HSM Art(索尼E卡口) 8899元
定焦超廣角,校正和色散控制到位,大光圈更讓星野、極光的題材順手拈來,當然還可以用在創(chuàng)意人像的拍攝。
3)老蛙10-18mm f/4.5-5.6 FE Zoom 4980元
國產(chǎn)的超廣角變焦鏡頭,可能是最廣的原生態(tài)微單變焦鏡頭,可以用片裝的濾鏡,適合沒有高速大光圈要求的風光和建筑攝影,其矯正變形的功力非常驚人,體積小巧,手動對焦。
4)老蛙12mm f/2.8 Zero-D 5598元
繼續(xù)這個國產(chǎn)品牌,標榜是風光星空鏡,建筑、人像超廣角零畸變的鏡頭,手動對焦,這個更是眾多風光大卡的神秘武器。
5)Samyang AF 14mm f/2.8 FE(索尼口) 2599元
來自韓國的品牌,價格親民,自動對焦鏡頭,輕便好攜帶的特性,全畫幅感應器相容,將寬廣、銳利的影像傳遞給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