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能達鏡頭評分
135STF,85-14G,35-14G,80-200G,17-35G。70-210/F4也不錯就是現(xiàn)在被炒得價格太離譜了 另外 這兩個頭也不錯 AF APO 70-200mm F2.8 G(D) SSM
AF100mm F2.8 (D)
以下給你參考一下,越往下等級越低 不過這些都是不錯的鏡頭 不好的鏡頭沒列出。
美能達兩款優(yōu)秀定焦(AF 50/2.8Macro,AF 100/2.8Macro)
專業(yè)級鏡頭
Minolta AF 28~70/2.8
常用專業(yè)級中遠變焦鏡頭
Minolta AF 80~200/2.8 Apo
業(yè)余級鏡頭 流行業(yè)余標準變焦鏡頭
Minolta MD 28~70/3.5-4.8
Minolta AF 28~80/3.5-5.6
流行業(yè)余遠攝長焦變焦鏡頭
Minolta AF 100~300/4.5-5.6 APO
Minolta AF 70~210/3.5-4.5
Minolta AF 70~210/4.5-5.6
Minolta AF 80~200/4.5-5.6
2. 美能達鏡頭評分標準
Minolta AF APO 80-200mm f/2.8 G
鏡頭結(jié)構(gòu) : 13組16片光圈葉片 : 9枚最近對焦距離: 1.8 m濾鏡口徑 : 72 mm直徑x長度 : 88x167 mm重 量 : 1265 g
3. 美能達鏡頭排名
xd是膠卷單反相機。算準專業(yè)相機
膠卷類型: 任何35mm膠片
照片格式: 24mmx36mm
鏡頭卡口: Minolta MC MD卡口
快門: 電子控制縱走式金屬快門
快門速度: 自動模式:1s~1000s
手動模式:B門,0門
取景器: 眼平五棱鏡取景器, 94%取景范圍,放大倍率0.87x
取景器信息: 快門速度,光圈示數(shù),自動曝光模式類型顯示
對焦屏: 微棱裂象
反光鏡:自動返回式防震降噪反光鏡
測光模式:SPC測光元器件,使用TTL偏重中央平均測光
測光范圍:EV1~EV18
膠卷感光度:ASA/ISO 12 ~3200
曝光模式:自動模式(光圈優(yōu)先,快門速度優(yōu)先),手動手動曝光,
曝光補償:+-2EV的曝光補償裝置,可無級調(diào)節(jié)
曝光鎖定:無
自拍:機械4-10s
過片模式:手動過片
閃光燈同步:1/100s
閃光燈熱靴:配合Minolta 200X系列閃光燈,相機自動設(shè)定閃光燈同步速度,取景器內(nèi)則會有充電
電池:兩節(jié)LR 44或者SR44電池
電池檢測:無
尺寸(光機身):36mm(W) x 87mm(H) x51 mm(D)
重量(光機身):560g
4. 美能達鏡頭推薦
美能達50/1.4新舊兩個版本變化比較大,舊版本是金屬結(jié)構(gòu),7片6組設(shè)計,7片光圈葉片,49mm口徑,內(nèi)置提拉式圓形遮光罩;新版的不同之處是鏡身材質(zhì)采用工程塑料,7片圓形光圈葉片,55mm口徑,外置卡口式圓形遮光罩。二者質(zhì)量卻都為235g,直到SAL版本依舊如此。從體積上看,舊版比新版略大一點點。成像反面,50/1.4Old并不比50/1.7占多少優(yōu)勢,除了光圈更大速度更快以外,色彩特點雖鮮艷但不突出,相反還有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另外光圈全開后散景嚴重,為追求較高的解析力需要縮小到F2.8以后方可。50/1.4New則完全不同,該鏡頭由于采用全新的鍍膜工藝,色彩較之更明亮。成像銳利,層次豐富,分辨率高。在改進為圓形光圈設(shè)計以后,大幅度改進了原先的散景嚴重現(xiàn)象,在F1.4時銳度略低,邊緣分辨率和中心區(qū)域比有肉眼可查分別,但是僅僅縮小到F2時就有明顯改善,F(xiàn)2.8-5.6時表現(xiàn)較好,而F5.6-8時則相當(dāng)出色。該鏡頭的特點是油潤中略帶一點黃,非常像Voighlander 35/1.2 Nokton風(fēng)格。所以選擇美能達新版的和現(xiàn)在的索尼的50F1.4基本上差不多的, 如果你不用閃光燈的話. 但是要注意別買到舊版的了.
如此一來比較,新版的50/14要比舊版的50/14寬容度和色彩風(fēng)格要強一些。
5. 美能達鏡頭評分怎么看
AD:Anomalous Dispertion異常色散,其用途是消除色散,和尼康ED類似。
APO:Apochromatic采用復(fù)消色差設(shè)計和采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鏡片,用于減少像差,從而提高長焦鏡頭像質(zhì),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ASP:Aspherical非球面鏡片。
CIR:Circular 圓形光圈平滑的背景虛化效果,使背景散焦得很自然。
D:Distance 帶距離測量信息的鏡頭,可以實現(xiàn)閃光控制。
Distagon:后焦距(鏡頭最后一片鏡片到焦平面的距離)長于實際焦距的廣角鏡名稱。
DT:Digital technology數(shù)碼技術(shù),是專為APS-C畫幅數(shù)碼單反相機設(shè)計的數(shù)碼專用鏡頭,目前的幾支DT鏡頭均由騰龍代工。
G:與尼康沒有光圈環(huán)的G系列鏡頭不同,美能達的G系列鏡頭是美能達的高檔專業(yè)鏡頭,是一系列頂級做工、用料的總稱,通常具備以下一些特征:恒定大光圈、AD鏡片、圓形光圈、非球面鏡片、浮動對焦系統(tǒng)、高質(zhì)量的鏡身等等。
Macro:微距鏡頭標識。擁有該標識的鏡頭能夠進行近距拍攝,一般具有1:2或者1:1的放大倍率。
SAL:Sony Alpha Lens索尼α鏡頭之意。
SAM:Smooth AF Motor平滑自動對焦馬達
SF:Soft Focus 柔焦鏡頭。
TC:增距鏡。
STF:Smooth Transformer Focus 影像平滑過渡,代表鏡頭是美能達135STF。通過一片安裝在光圈附近位置上的稱作Apodization Filter(譜跡濾鏡)的光學(xué)元件,使得鏡頭中心部分的通光量較多,而越趨向周邊時通光量較少。為此,在焦外成像部分形成輪廓漸淡,是比較理想的柔軟虛像。目前世界上僅美能達135STF一款,索尼這只換湯不換藥的產(chǎn)品不算。
SSM:Super-Sonic Motor 超聲波馬達,可以實現(xiàn)無聲快速響應(yīng)的自動對焦。
UC:Ultra Coating 鍍膜拜工藝,柯尼卡鏡頭的鍍膜技術(shù)。
Planar:采用Planar(普蘭那)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的卡爾蔡司鏡頭。
Sonnar:采用Sonnar(松納)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的卡爾蔡司鏡頭。
T*:卡爾蔡司的多層鍍膜技術(sh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鍍膜技術(shù)。
VS:Vari Soft 可變?nèi)峤? 美能達的柔焦鏡頭。
VFC:Vari-Field Control可變場曲鏡頭,可以改變像場彎曲的鏡頭。
Vario:變焦鏡頭,屬于卡爾蔡司鏡頭的標識。
ZA:卡爾蔡司專為索尼設(shè)計的鏡頭,采用索尼α卡口,屬于自動對焦鏡頭。
6. 美能達鏡頭評分查詢
美能達AF17-35mm F3.5G這個超廣角鏡頭,作為G頭,它的做工非常精良,是美能達所有鏡頭中出類拔萃的。
它使用了多枚特殊鏡片:前組第2片為復(fù)合型非球面鏡片,后組第14片為玻璃非球面鏡片,在后組還有2片AD特殊低色散鏡片,難怪它身價不凡。
成像也是毫不含糊,全開光圈時解像力即極為優(yōu)秀,只有邊緣區(qū)域稍微松散,色彩濃厚油潤,非常討好。
變形控制則極為優(yōu)秀,在5個17~35mm變焦鏡頭(佳能、尼康、騰龍、適馬)當(dāng)中堪稱變形控制最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