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出用什么測光
首先,拍月亮,不管你是單反還是微單,鏡頭焦距才是關鍵,200mm焦距也是雞肋。另外,拍月亮必須點測光,否則月面上過暴會沒有任何細節(jié),以月面點測光才能拍出月亮上的環(huán)形山。而是必須上三角架,長焦手持光線不足,必糊,ISO可以高一點!
拍日出日落焦距可長可短,長有長的構圖,短有短的拍法。同樣測光很重要,太陽將出來的時候,往往天空和地面的對比度很高,對天空測光,地面一片黑,對地面測光,天空過爆,要多試試選擇適合的測光位置,或者也可以對天空和地面分別測光拍,再后期合成,那樣有點復雜。
以下都是我拍的日出日落和月亮。
2. 拍日出延時用什么測光模式
用減光鏡!偏振鏡最大的用處是消除除金屬表面外的反光。日出時雖然天色還不太亮,但太陽本身的亮度還是很高,cmos的解析力和寬容度無法記錄到太陽的色彩,所以在空氣通透的早晚,我們拍到的日出或夕陽都是白的。即便我們對著太陽測光,結果也一樣,反而令到暗部過于的黑。所以用大指數(shù)減光鏡可以有效降低太陽亮度,拍出金黃色太陽。如果遇到輕霧天氣,不用加任何濾鏡就可以拍到紅色太陽。
3. 日落延時用什么測光
一般來講光圈優(yōu)先(大多數(shù)相機的A檔)就可以,相機自動根據(jù)光圈大小調節(jié)快門速度,這樣反倒比M檔要更精準,因為我們通過目測確定曝光參數(shù),往往不如相機的測光準確。特別是日落時分,光影變化很快,我們通過肉眼觀測確定的曝光參數(shù)大概率是有偏差的。
4. 日出用什么測光比較準
使用較小光圈,色溫9300k即可。 1、使用較小的光圈,防止快門速度不夠快而造成過曝,當然,小光圈拍攝也是風光照片的常用手段;
2、正常測光并且增加1-1.5EV的曝光補償,一般就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3、也可以對夕陽上方進行點測光,并且增加1EV左右的曝光補償;
4、為了防止鏡頭產生眩光,盡量使用遮光罩,并且取下不必要的濾鏡;
5、如果是傻瓜相機,一般有專門的“落日模式”,可以使用此模式拍攝。
6、使用平均測光,再根據(jù)需要增減EV值,可考慮進行包圍曝光;
7、品紅濾鏡可以加深天空的紫色調,當然,到了數(shù)碼時代,這都可以在后期處理時實現(xiàn);
8、遇到快速移動的云彩時,可以使用較小的光圈和較長的曝光時間來體現(xiàn)一種動感。
5. 日落用什么測光模式
01|首先要有一個拍攝計劃
無論做什么事,事前做好計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拍攝日落的時候,提前做好準備,我們也能夠比較容易拍出大片。一般來說我們需要選擇好拍攝地點,并且在日落前至少三十分鐘左右到達拍攝點,因為正常的日落時間會持續(xù)大約30-45分鐘,我們需要時間去尋找最合適的角度和位置,再進行拍攝。
02|尋找最美一刻
如果想要拍攝到好看的日落景色,那么有一個好的構圖就顯得非常地重要,雖然說日落的景色已經足夠好看,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留意到對焦點的所在,其實我們不妨在日落的畫面里增加一些東西做襯托,這樣一來,能夠讓照片更有美感。
03|利用前景
適當?shù)那熬翱梢粤顢z影者拍攝日落時更合構圖比例,令讀者更易產生共鳴,也可塑造出立體的感覺,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但由于日落跟前景產生強烈的對比,于是前景便悉數(shù)變成剪影。通常剪影可以是任個東西,不過一個富創(chuàng)意的攝影者當然要選擇一些富有特色或可令整體構圖更全神的東西放進鏡頭裡:例如是你身邊的一位好朋友、一棵樹、旁邊古舊的屋頂、或是簡單到在你前面的一棵大石,也可成為你的模特兒,重點是要謹記一些簡單的攝影法則如黃金構圖等,還記謹要保持畫面平衡。
04|焦距的選擇
究竟配合短焦距拍攝全景日落、還是以長焦配合近距拍攝日落較為適合呢?這其實這全是個人的喜好。但是我覺得,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兩者都要。用短焦拍攝全景時,我們可以盡量將整個眼前的畫面、也包括整體氣氛收錄于照片中。拍攝時最理想是可以找大物件放于鏡頭前作為前景﹝例如?;蚝鼈兛梢苑瓷涮柕某赛S色調﹞。另外,由于手持的是廣角鏡,拍攝時需要確定沒有一些非必要的東西放進畫框內。至于利用長鏡作近攝時,必需要小心選擇前景物,因為前景物會阻播畫框內相對大的范圍;如果選擇利用模特兒的話,則需留意模特兒的手部、腳部和頭部放置的位置等。
05|天氣的選擇
選擇天氣時,和我們平時理解的有些不同,天朗氣清的日子反而不適合拍攝日落。反而有些浮云更能在構圖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為照片增加感染力有著巨大的功勞!而且云層可以幫助構圖、制造不同的層次,還可以營造陽光透過云層空隙射進地面的光束效果。當下次當遇見有云層的日落時,不妨拿起相機留意變化,自然會拍得更多奇妙的日落美景。
06|曝光的調整
其實有很多非專業(yè)的方式進行日落拍攝,不過必須要將相機調至點測光模式,先將相機對準日落陽光(或是天空最光的一個部分),再將EV值減1、1/2至2進行測光,然后用曝光鎖鎖定曝光資料,然后再重新構圖、按下快門完成整個拍攝動作。
第二個方法就是利用點測光移至陽光的邊緣位置。通常太陽在這時仍然是顯現(xiàn)白色或金黃的色調。對準太陽的橙色邊緣后,再按曝光鎖鎖定、然后再重新構圖及按下快門,一幅美景被攝入鏡頭內
6. 日出用什么測光最準
1、白平衡:日出日落時色溫低,顯暖調偏黃,白平衡對于照片的情緒非常重要,如果想要冷調偏白相機上的K值就要往低調整,如果想要暖調偏黃程度更高就要把相機的K值往高調整。
此時建議使用RAW格式存儲,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后期對白平衡進行調整,來表達不同的情緒。
2、測光:太陽在日出前后的亮度是相對較弱的,但是還是非常容易過曝,下面幾個技巧供大家參考。
(1)選擇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選擇測光的區(qū)域不是在最亮和最暗的區(qū)域,是選擇畫面中灰亮部區(qū)域,一般在太陽下方或者上方的云層中。
(2)選擇利用曝光補償來降低天空過曝和地面欠曝的局面,或者直接用手動M檔調整參數(shù)。
(3)使用中灰漸變鏡,一半是透明,一半是灰度,利用灰度部分減弱天空曝光量,透明部分保證地面曝光,可以得到較為完美曝光結果的畫面。
7. 拍日出用什么測光
單反拍攝日出按以下方法設置比較好,設置步驟如下:
1、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早上,視野開闊的地方最好,最好使用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畫面更加大氣,有風范。設置AV擋,光圈設置F8-F16之間,盡量使用小光圈,因為小光圈可以營造太陽那種光芒四射的效果。
2、iso感光度設置100-400,這樣拍出來的畫面噪點少,畫質更細膩。
對焦模式為中央對焦,調成點測光。然后對著太陽周圍的區(qū)域半按快門對焦拍照就可以了,注意對焦點不要對焦在太陽上,不然畫面會變的很暗的
看起來是不是很不錯呢?你也可以拍攝出這樣的效果!
8. 拍攝日出日落用什么測光
日出日落時分,天空會被太陽映襯出美妙的顏色,形成絢爛的彩霞,此時是最佳的拍攝時機。
日落渲染的天空產生了非常美妙的彩霞,將水面也映襯得分外美妙,整個畫面色彩濃郁,極具美感。
實拍步驟:
1.將相機曝光模式調整為M檔手動曝光,將測光模式調整為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對畫面中水面比較亮的部分進行測光;
2.將光圈調整為f/14左右,讓畫面具有足夠景深的同時保證了較高的品質,依據(jù)光圈設置快門值,由于水面反射的光線會有所減弱,可以適當增加1檔曝光;設置白平衡為白色熒光燈,讓畫面形成偏紅色的色調;
3.架設三腳架以保證畫面清晰、銳利。方便后期,采用RAW格式拍攝。
2.拍攝美妙的輪廓光
在日出日落時分,拍攝美妙的輪廓光可以獲得更具視覺震撼力的照片。拍攝輪廓光可以讓本來抽象的陽光更加具象化。
抓住較為厚實的云層遮擋太陽的瞬間進行拍攝,就可以拍攝到美妙的輪廓光,金燦燦的陽光讓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
實拍步驟:
1.將相機曝光模式調整為M檔手動曝光,將測光模式調整為點測光,對畫面中云層邊緣較亮的地方進行測光,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壓暗畫面,讓光線的輪廓更加凸顯;
2.將光圈調整為f/10左右,讓畫面具有較高的品質,令光線輪廓更清晰,依據(jù)光圈設置快門值,由于水面反射的光線會有所減弱,可以適當減少1檔曝光;設置白平衡為陰天,加強畫面的偏紅暖色調,讓光線更加美妙;
3.開啟高光色調優(yōu)先功能,讓輪廓光色彩更美妙。
后期處理
1、適當?shù)牟眉?,一般的相片拍出來都?:3格式,又或者是3:2的膠片比例,這些比例或許是最常用的比例,但對于日出日落等,長條或四方比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攝影技巧丨日出日落的實拍技法,拍攝技巧及參數(shù)設置
2、用色階或者曲線工具調整圖像亮度和對比度,使圖片明快起來。
3、改變照片的白平衡,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要控制好整個畫面的色調,一般日出和日落的畫面氛圍是偏紅黃的暖色調,在色彩平衡里面,分別對高光和中間色調做處理,然后色相和飽和度里面單獨調整紅色和黃色通道,加強飽和度。到此,圖片的氛圍基本就出來了。
攝影技巧丨日出日落的實拍技法,拍攝技巧及參數(shù)設置
以上就是日出與日落拍攝的一些基本準則!至于構圖之類的,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變化,因此很難一言以蔽之,就只能靠大家自己
9. 拍攝日出日落需要用點測光嗎
點測光后進行包圍曝光,保證萬無一失。
10. 日出用什么測光最準確
1、收縮光圈,一般收到f/16-f/22之間即可,太小的光圈影響畫質,大于f/8的光圈光芒不明顯。
2、測光的時候要注意,最好用點測光對準太陽和天空交匯處測光,鎖定曝光構圖拍攝,用平均測光的話適當減低一檔左右的曝光補償,防止太陽過曝影響效果。
3、最好選擇太陽透過花草樹木建筑的時機和角度拍攝效果最好,如果照片的前景過暗,可用外接閃光燈或內閃對前景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