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徠卡鏡頭m系列有幾種
X和M系類都是純粹的德系原裝機器,M是單反可以換鏡頭,像現(xiàn)在的M9是全畫幅的機器,X是便攜性的準專業(yè)機器半畫幅的機器!
2. 徠卡r鏡頭和m鏡頭
Leica(徠卡|萊卡)M卡口的法蘭距是:27.8mm;只要法蘭距比它長的鏡頭,理論上都可以找到合適的轉接環(huán),應用在LeicaM卡口機身上,除去轉接意義不大的AF鏡頭,包括有:
Nikon(尼康)F卡口:46.5mm;
Pentax、Richon、Phoenix(賓得、理光、鳳凰)PK卡口:45.5mm;
MINOLTA、Seagull、PearlRiver(美能達、海鷗、珠江)MC/MD卡口:43.5mm;
Olimpus(奧林巴斯)OM卡口:46mm;
Canon(佳能)FD卡口:42.1mm;
Praktica(柏卡|百佳)PB卡口:44.4mm;
YASHICA/Contax(雅西卡/康泰時)Y/C(或C/Y)卡口:45.5mm;
Mamiya(瑪米亞)卡口:45.5mm;
Leica(徠卡|萊卡)R卡口:46.9mm;
Konica(柯尼卡)AR卡口:40.5mm;
Rollei(祿來)QBM卡口:44.5mm;
Contax(康泰時|康泰克斯)M42螺口:45.5mm;
Leica(徠卡)L39螺口:28.8mm;
Zenit(澤尼特)M39螺口:45.3mm;
3. 徠卡鏡頭m系列有幾種型號
MP是徠卡膠片機里面最高端的機型,50年代出第一MP,目前仍在銷售的則是MP3,MA是前年上市的最新款膠片機型,徠卡大M(M240)則是全畫幅數(shù)碼旁軸,M240-P是M240的升級版,內存多2G,連拍快,外觀取消可樂標。
4. 徠卡M系列相機屬于哪一款
徠卡MP和SL都是全畫幅相機,MP是旁軸結構,SL是無反結構(微單)。SL的電子性能比MP好(是電子性能,不是電子質量),SL的鏡頭是自動對焦,MP全系列手動對焦,所以電子性能上SL很多(SL號稱全球最快對焦)。比成像的話MP當之無愧是徠卡在產全畫幅里的NO.1(M9P停產了),因為MP是徠卡100年經典M系列旁軸的數(shù)碼化版本,SL在徠卡看來則是順應市場的產物,所以兩者在成像上的調教是不同的,MP是經典延續(xù),SL是高端新經典。因為MP是旁軸結構,可以使用徠卡百年來絕大部分的鏡頭,包括上個世紀30年代的老鏡頭,因為旁軸鏡頭的結構特性,后鏡組比較接近焦平面,容易導致CMOS的邊角成像不好,所以MP機身內部的CMOS上有徠卡特有的透鏡技術,無數(shù)帶角度的小透鏡覆蓋在CMOS上,來解決上述問題。而SL則是全新設計的微單鏡頭,并沒有這種問題,但很顯然徠卡的微單鏡頭雖然是全新設計,但在光緒上目前仍然無法挑戰(zhàn)M系列鏡頭的地位,所以如果MP+徠卡M系鏡頭去PK徠卡SL+徠卡微單鏡頭,操作上SL完勝,畫質上更多人會傾向MP系統(tǒng)。雖然SL也可以轉接徠卡M系類鏡頭,因為SL沒有那一層透鏡系統(tǒng),SL轉接徠卡M鏡頭的成像質量,是比不上MP+M系鏡頭的,所以SL最大的競爭力,還是使用為SL設計的微單鏡頭,畢竟SL號稱目前全球最快對焦,這一點才是它的強項。
所以如果你要最好的徠卡光學體現(xiàn),毫無疑問是徠卡MP+M系鏡頭,如果只是個人攝影對自動對焦、快速對焦要求高,又想體驗徠卡獨特的成像風格則可以選SL,至于購買SL來轉接徠卡M鏡頭則性價比不高,不過如果放棄M系鏡頭,專注SL本身的鏡頭,以及徠卡R系鏡頭的話,在徠卡體系內SL的性價比則是無敵的。
5. 徠卡m相機必備鏡頭有哪些
28+50
21+35
這兩個都是非常合理的焦段搭配
至于具體鏡頭買什么,也要看財力
如果你有五六萬,買個徠卡21 1.4加上351.4也不錯
如果你有幾十萬,甚至可以考慮28/1.4限量版和50/1.2雙非
如果錢不夠的話,就考慮summicron或者summarit吧
但是每只鏡頭一萬以內的預算,說實在的我更推薦確善能代工的
蔡司zm系列和福倫達vm系列。我現(xiàn)在m8上的主力就是用了好幾年的福倫達vm
另外關于老鏡頭,第一支鏡頭我不推薦去購買21世紀以前的。雖然八枚玉七枚玉,28mm焦段上的九妹玉和pre-a,21mm的pre-a super angulon都是很不錯的鏡頭。但是解像力是比不上現(xiàn)代的asph鏡頭的。
有唯一一點,就是summicron50/2如果你打算買這只鏡頭的話
可以考慮八九十年代的第五代后期德產。帶虎爪
這鏡頭結構不怎么改,所以新舊成像都差不多。但是帶虎爪的版本對焦手感好很多
6. 徠卡m鏡頭的選擇
徠卡鏡頭的銀、黑兩色,得分兩個階段來看。
一般60年代以前,徠卡絕大部分鏡頭都是銀色的,只有極少數(shù)黑色鏡頭,所以在這個時間里黑色鏡頭比銀色的價格要高好多,例如RIGID這枚鏡頭,成色好的銀色版撐死賣8000塊錢,但黑色版至少要5萬起價,銀色M35/2八妹兩萬能賣到極新的了,而黑色的M35/2八妹沒有十幾萬根本買不到。
然而70年代開始,徠卡就開始生產大量黑色鏡頭,少數(shù)銀色鏡頭,剛好跟之前相反,所以70年代至今的徠卡鏡頭,銀色的比黑色的價格高,例如M35/2A全新的黑色版也就1W5左右,而銀色版至少要2W以上。
就老鏡頭來說,銀色黑色都一樣,包括材質都是采用的黃銅,只是銀色的做了鍍鉻、鍍鋅處理,黑色的直接烤一層黑漆,加上黑色鏡頭數(shù)量稀少,容易露銅,價格極高。兩種鏡頭的性能、材質都是一樣的。70年代以來的徠卡,黑色與銀色在光學上沒有任何差別,但材質上就有了區(qū)隔,銀色的采用純黃銅制作,質感強、手感好、重量重,一般作為限量版、高配版推出。
而黑色鏡頭大多采用合金材料,質感一般、手感一般、重量輕,是徠卡商業(yè)經營降低成本的典做法。
7. 徠卡m最值得入手的鏡頭
徠卡原廠的M口廣角有21MM、28MM,35MM也算小廣角了。副廠的M口廣角鏡頭就太多了,福倫達有15MM的,蔡司、柯尼卡、佳能、福倫達、美能達等都出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