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耐德有哪些好鏡頭
閑暇無事對兩個同一焦段鏡頭進行對比,不用數(shù)據(jù)看實際,單從實際拍照的銳度和色彩來看,施耐德絕不是想象的差很多,如果從經濟上考慮,施耐德性價比絕對的好,且在光圈8-11時明亮清澈再特定環(huán)境下甚至超出萊卡。
2. 施耐德最有代表性的鏡頭
是采用施耐德的鏡頭。
三星WB850F以21倍光學變焦性能成為最頂級的旅行拍攝用相機,并展示了無線技術在旅游途中帶來的卓絕體驗。
即使是攝影初學者,三星WB850F也可將他們旅行途中最具紀念價值的瞬間變?yōu)橛跋裼斡?,并通過機身搭載的簡易社交共享功能,將所有照片直接上傳到新浪微博、人人網、POCO網等社交或圖像分享網站,使遠方的親朋好友能隨時分享他們途中所收獲的每一點喜悅。
三星 WB850F數(shù)碼相機采用一塊1/2.3英寸1250萬有效像素背照式CMOS傳感器,搭載一支施耐德21倍光學變焦、等效焦距24-432mm F3.2-5.8變焦鏡頭,以及一枚3.0英寸46萬像素TFT LCD顯示屏。
此外,該機支持FULL HD 1080p視頻拍攝,采用H.264編碼,支持鏡頭位移補償式光學防抖、10fps高速連拍、3D照片拍攝,同時還擁有內置HDR模式、智能濾鏡3.0、以及智能臉部追蹤模式等。
3. 施耐德相機鏡頭
HFT是蔡司、祿萊、福倫達共同合作開發(fā)的一種鍍膜。即高保真鍍膜的意思(High Fidelity Transfer)。
早期的祿萊相機鏡頭由蔡司、福倫達、施耐德提供,所以各家制造的鏡頭當然會有各家的標記,同時因為是祿萊定制的、使用了HFT鍍膜工藝,所以鏡頭標上HFT。
同理,還有福倫達標記的HFT和祿萊自己Rollei標記的HFT,這三家是同時存在的(施耐德未生產過HFT,故施耐德鏡頭都不帶HFT標記)
4. 施耐德經典老鏡頭
有,甚至應該說差不多只有副廠,反而是沒有原廠。
你可能不太了解哈蘇,哈蘇是個做機身的作坊,并不設計制造鏡頭,當然現(xiàn)在的哈蘇差不多算是連機身也不做了。所以,哈蘇相機一直在使用其他廠商為其設計生產的鏡頭,比如柯達、施耐德、蔡司和現(xiàn)在的富士。只不過到了富士的時代,與哈蘇的合作更緊密了(富士也為哈蘇生產機身),因此鏡頭和機身進行了外觀設計的統(tǒng)一化,讓人感覺上xcd系列鏡頭就像是原廠鏡頭,其實一些型號批次的xcd系列鏡頭甚至還打的是富士瓏的商標。
至于其他廠商為啥不參與哈蘇鏡頭,一方面是由于哈蘇是中畫幅相機,中畫幅本身市場占有率就很低,如果本身不設計生產這個規(guī)格的鏡頭,就得單獨去做,成本比較高,銷路又難以保障。另一方面,現(xiàn)在哈蘇的機器都是鏡間快門的,所以即使本身生產其他品牌適用的中畫幅鏡頭,但是由于是適配焦平快門的機身,所以也沒法簡單的通過改口就成為哈蘇相機能用的鏡頭,需要增加快門裝置才行,有一定的技術門檻。
5. 施耐德鏡頭推薦
柯達Z1485 IS外觀設計更加注重銀黑搭配的均衡,鏡頭外圈、機身包圍的銀色條紋和背部按鈕都采用了銀色設計,看起來更加舒適,操作時也不容易誤按其他按鍵。
柯達Z1485 IS的機身體積十分小巧,64.3times;89.5times;39.0mm的機身尺寸只有普通用戶的手掌心那么大,不過厚度上也比一般的卡片數(shù)碼相機要大。
柯達Z1485 IS采用工程塑料材質制作的機身,164g機身重量中規(guī)中矩,加上電池后會較有份量。
表明采用磨砂噴塑處理,手柄位置還有防滑橡膠,起到增大磨擦的作用。
柯達Z1485 IS采用一枚5倍光學變焦鏡頭,涵蓋35-175mm焦段,缺少廣角的設計難免令人有點遺憾。
最大光圈F2.8-5.1,采用全玻璃含非球面鏡片的鏡頭設計。
顯然這枚鏡頭的標識顯示了其為柯達自家的產品,但是從各方面的參數(shù)都顯示與以往采用施耐德鏡頭的設計是一樣的。
在拍攝模式上,柯達Z1485 IS具有真正意義的手動功能,可以通過調節(jié)光圈快門值拍攝出隨心所欲效果的照片。
另外,還包括了全景模式、高ISO模式、智能拍攝模式等。
電源使用上,柯達Z1485 IS支持種類較多,能夠適應CR-V3、KLIC-8000和AA電池的使用。
CR-V3、KLIC-8000電池在續(xù)航方面則不成問題,但是采用AA電池需要注意了,因為機器的默認接受規(guī)格為1.5V的AA鋰電池,如果使用我們常用的1.2V鎳氫充電電池則會很容易亮起缺電警告。
6. 施耐德電氣和施耐德鏡頭
這個是施耐德產的工業(yè)鏡頭(工業(yè)鏡頭的用途有,監(jiān)控,投影機,掃描設備,光刻機等),后綴APO,說明材質和設計使用了復消色差技術,屬于比較高級的工業(yè)鏡頭。
7. 施耐德有哪些好鏡頭和壞鏡頭
說到無鍍膜鏡頭,也就是俗稱的“白頭”,那多是半個世紀50多年前的鏡頭了,大部分均為德國幾大名牌廠家的產品,如卡爾·蔡司,福倫達,施耐德,阿克發(fā)以及美國柯達公司出品的鏡頭。那個時代的攝影家們能使用的相機只能是這些德國、美國的產品。每當看到那些半個世紀前的新聞、人像、風光等照片,說起鏡頭的表現(xiàn)力度,那細微之處、質感、過渡層次,讓人感到真切、自然、不夸張、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