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圈人像鏡頭
佳能半畫幅機擁有的用戶也蠻多的,對于半幅機,針對半幅機專用的鏡頭非常有限,而用全畫幅的鏡頭又昂貴且發(fā)揮不出鏡頭的全部實力。
一般入手的半畫幅新機都配有一枚套機鏡頭,比如18-55mm或者是18-135mm,成像質(zhì)量一般,俗稱“狗頭”。今天介紹一枚可以用在半幅機身上,非常實用的紅圈掛機鏡頭,那就是EF24-105LII,恒定光圈變焦鏡頭,最大光圈F4。
為什么要推薦這枚鏡頭呢?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
性價比高,成像質(zhì)量可以秒殺所有狗頭
1、24-105這枚鏡頭是佳能當(dāng)作全畫幅機身的套機鏡頭之一,市場保有量非常大,所以建議買二手是非常劃算的,一般價格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的價位,要看成色。買二手鏡頭不用像買二手機身那樣問題多,因為鏡頭出的問題算是很少的。
2、通過解讀該鏡頭的MTF曲線,在半幅機上成像非常好
這是官方給出這枚鏡頭的MTF曲線。許多人可能不太了解MTF曲線是什么意思,這里做簡單的科普一下:
橫坐標(biāo):橫坐標(biāo)表示的是成像中心點到邊緣的距離
佳能的全幅機橫坐標(biāo)最大的位置是21.6mm,半幅機13.5mm,這個數(shù)字也就是感光元件對角線的一半。
縱坐標(biāo):縱坐標(biāo)的數(shù)字是一個百分比的數(shù)字,它代表是的是相機對比度和分辨率的數(shù)值,越接近1代表越高,成像素質(zhì)就越好
黑粗線:最大光圈下的對比度
藍粗線:F8光圈的對比度
黑細線:最大光圈下分辨率
藍細線:F8光圈下的分辨率
實線:子午方向,對角線往左上方向
虛線:弧矢方向,對角線往右上方向
從上面MTF曲線中,在24端成像,對比度和分辨率在畫面中心的數(shù)值是比較高的,往邊緣成下降趨勢,到達邊緣時急速下降。而105端邊緣成像稍好與廣角端。如果是在半畫幅機身上使用的話,曲線我們只需看到橫坐標(biāo)13.5的地方就可以,后面的不用管,因為已超出半幅機身的像場,所以如果不考慮感光元件大小對畫質(zhì)的影響,該枚鏡頭用在半幅機上成像要比在全幅機上好。
用在半幅機上的等效焦距,廣角端正好是最流行的“人文焦段”,其他焦段表現(xiàn)也不錯
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機身上有一個等效焦段的換算,佳能鏡頭需要乘1.6的系數(shù)。24-105mm用在半幅機上的等效焦段是38.4-168mm,廣角端與35mm定價視角效果差不多,而該焦段經(jīng)常被稱做“人文之眼”。而這枚鏡頭整個焦段涵蓋了70、85、135等等中長焦的黃金焦段,并且又有著F4的恒定光圈,所以在人像攝影中,表現(xiàn)力也相當(dāng)不錯,不管是焦外效果或者是焦內(nèi)銳度都比狗頭好太多了。
廣角端樣子
廣角端樣張
雖然用在半幅機上丟失了24的廣角端,變成了38mm,但是這個焦段拍風(fēng)景,也可以接受,視角效果也很耐看。
105端人像
由于該鏡頭有三級防抖功能,在長焦端把防抖功能開啟,拍攝人像也毫無壓力。
85mm焦距人像樣子
在最大光圈F4下,用85mm中長焦拍攝人像,可以得到良好的背景虛化效果,而且銳度也不錯。同時這個焦段也是人像攝影中經(jīng)常用到的焦段。這枚鏡頭的好處是可以開到最大光圈就可以得到很銳利的成像效果。
焦外柔化測試
最大光圈下半幅機用105端拍攝,焦外的光點成圓形狀,整體感覺很油潤。
總的來說,這枚鏡頭用在半幅機身上,還是可以考慮的,特別是二手,性價比非常高,但是,這枚鏡頭還是有自己的缺點,比如廣角端的桶形畸變和長焦端的枕形畸變,控制得不是很好,但是用在半幅機上桶形畸變不是很明顯。另外,這枚鏡頭在大光比下,紫便還是是很嚴重的。
廣角端
路基是高光部位,草從的陰影是暗部,在它們的邊界處產(chǎn)生了嚴重的紫邊。這是這枚鏡頭最大的缺點,光比很大的情況下容易產(chǎn)生。而中長焦端則有所改善。
中長焦端
不過,紫邊可以在LR軟件中,用鏡頭校正選項可以消除一部分。
總體來說,2000刀左右購入佳能的這枚紅圈鏡頭,當(dāng)作半幅機的掛機鏡頭還是非常實用的,基本可以做到一鏡走天下了,人文、分光、人像攝影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
2. 相機紅圈鏡頭
佳能18-200鏡頭還是不錯的,這款鏡頭的焦段已經(jīng)齊全,同時佳能18-200有一個廣角端18mm,長焦端是200mm,這樣在拍攝人像還是風(fēng)景都已經(jīng)足夠了。同時,佳能18-200鏡頭的成像效果還是可以的。對于家用,同時不喜歡來回更換鏡頭的影友們來說,佳能18-200鏡頭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3. 紅圈人像鏡頭怎么拍
當(dāng)然可以拍人像。
相機鏡頭的焦距,其實代表的是可視角度的大小。
16-35mm變焦鏡頭,實際上大致可視角度為108度到63度左右。
規(guī)格
鏡頭結(jié)構(gòu):11組16片
焦距:16-35mm
光圈葉片數(shù):9片(圓形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約0.28米
濾鏡口徑:82mm
重量:約790克
注意,最近拍攝距離0.28米,如果需要拍攝特寫,只是比較麻煩,只能走近被攝物體,然后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特寫。
在最近拍攝距離的時候,可以拍到最高物體大致為0.31米,這也幾乎是一個人頭的長度了。
計算方法:
取最小拍攝角度63°,拍攝物體和焦點之間,大致等于一個等邊三角形,0.28就相當(dāng)于等邊三角形的高,通過勾股定律可知:
0.14²+0.28²=0.098米²
根號√0.098≈0.313米
只是,用這種高級的紅圈廣角鏡頭,拍攝人像,有點太浪費了,這只是理論上給于分析,是具有可操作性而已。
至于拍攝全身照片,那是更加沒有問題了。
4. 紅圈 鏡頭
佳能微單相機需要原廠或副廠轉(zhuǎn)接環(huán),才能匹配單反紅圈鏡頭。佳能微單用的是EF-M卡口鏡頭,而全畫幅單反用的是EF鏡頭,APS-C畫幅用的是EF-S鏡頭,這三種鏡頭的大小、卡扣、觸點完全不同,不能通用。如果需要,就必須配備相應(yīng)的原廠或副廠轉(zhuǎn)接環(huán)才能使用。
5. 佳能紅圈人像鏡頭
這樣的配置拍人像的效果相當(dāng)不錯的!70D是中端機,性能不俗;24-70F2.8是大三元級別的鏡頭,屬于高端變焦鏡頭,畫質(zhì)非常好。這樣的搭配在色彩、銳度、虛化等方面都是非常好的……唯一的缺憾就是變焦鏡頭的光圈不可能太大,在虛化效果方面比不上定焦鏡頭
6. 紅圈人像鏡頭怎么調(diào)
24-105是當(dāng)之無愧的萬金油入門紅圈,可以拍人像、風(fēng)光等等,使用方法如下:
一、將鏡頭裝上相機,并把鏡頭上的防抖開關(guān)打開,將MF/AF切換開關(guān)切到AF。
二、用24毫米焦段拍風(fēng)光,用85毫米以上焦段拍人像。
7. 紅圈人像鏡頭是什么
佳能24-70紅圈鏡頭更實用。
之所以說佳能24-70紅圈鏡頭更實用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鏡頭類型:
目前佳能的EF鏡頭分三大類:
① EF為全畫幅鏡頭;
② EF-S為APS畫幅鏡頭;
③ EF-M為微單APS畫幅鏡頭。
佳能24-70是EF鏡頭,可以通用全幅和半幅相機,而18-135鏡頭是EF-S鏡頭只能用于半幅機身,裝在全畫幅上有暗角。
2)鏡頭成像素質(zhì):
24-70鏡頭一般是廠家主打畫質(zhì)的鏡頭,合適的變焦倍數(shù)和做工用料保證了成像素質(zhì),而18-135鏡頭一般只作為中低端機型的掛機頭,大變焦其實犧牲了成像素質(zhì),且該鏡頭不屬于佳能的紅圈鏡頭做工和用料并不算很好,成像相對于變焦更大的18-200鏡頭沒有優(yōu)勢。
3)焦段和光圈:
佳能24-70鏡頭焦段涵蓋了廣角到中焦(全幅),是使用的最廣的焦段,而18-135鏡頭雖然焦段更廣但是作為一鏡走天下的鏡頭焦段還是有所不夠。
需要注意的是24-70有兩大優(yōu)勢,首先它又微距模式,在微距模式下放大比達到了0.7倍,其次雖然24-70有F2.8L和F4L兩款,但是這兩款都是恒定光圈鏡頭畫質(zhì)有保障,且在70毫米端拍人像大光圈優(yōu)勢明顯。
8. 什么叫紅圈鏡頭
紅圈鏡頭是指佳能的L鏡頭。L,是英文luxury(奢侈, 華貴)的縮寫。如果佳能鏡頭名稱中帶有“L”,則表示此鏡頭采用了佳能先進的技術(shù)和昂貴的材料,具有極佳成像素質(zhì)。
9. 金圈紅圈鏡頭
鏡頭成像還行,紫邊比較嚴重,最大光圈比較軟。鏡頭由于結(jié)構(gòu)原因,比較容易起霉,用久了容易跑焦。不過性價比比較高,紅圈1200左右,金圈1600元左右。
10. 大紅圈鏡頭
尼康d5200單反相機對焦點是紅色的原因是無法自動對焦導(dǎo)致的,具體原因如下:
1、尼康D5200系列不支持尼康老式AF鏡頭的自動對焦,只有AFS鏡頭才可以自動對焦。
2、每種鏡頭都有其特定的“最近對焦距離”,如果離拍攝主體太近(例如試圖拍微距)就不能合焦了,對焦框會顯示紅色。
3、鏡頭上設(shè)有AF/MF開關(guān),如果在MF位,就只能手動對焦了,不用手動對焦時如果失焦,對焦框或?qū)裹c就會顯示紅色。把開關(guān)撥到AF檔位就行了。
4、尼康單反在取景窗的左下角有一個綠色的合焦提示圓點,自動對焦成功后出現(xiàn)了這個圓點,畫面就清晰了。
合焦提示圓點對于手動對焦也有很大參考價值。要養(yǎng)成看合焦提示的習(xí)慣。
5、對焦框或?qū)裹c變綠色是某些普通數(shù)碼相機(卡片機)的合焦提示方式。
尼康單反對焦框或?qū)裹c永遠也變不成綠色。合焦情況要看合焦提示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