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k33對焦
配18-135 中心點對焦速度可以達到NC同級機型的主流水平 追焦方面,賓得仍然距NC有差距
2. 賓得k33對焦改進
對焦速度和精度并不差,速度也有鏡頭本身決定。凈投資對焦馬達也會影響速度。
在追焦方面,確實和佳能尼康有差距。但是對焦沒有太大差別。
3. 賓得k33對焦點
檢查,af/mf開關,然后檢查鏡頭安裝有沒有到位,還要看你的鏡頭是用機身馬達還是鏡頭自帶馬達,最后找個別的鏡頭換上去試試看看是不是馬達壞了。
2012年5月22日,賓得宣布推出中端單反相機:K-30。K-30是一款中端數碼單反相機,市場定位于K-5和K-r之間。其采用1628萬有效像素全新開發(fā)的尺寸為23.7mm x 15.7mm的CMOS感光元件,結合PRIME M成像引擎,感光度范圍達到ISO 100至ISO 12800,甚至可以擴展至ISO 25600。機身背面搭載了約92.1萬像素3.0英寸彩色LCD顯示屏。配置了約100%的視野和大約0.92倍放大倍率的玻璃五棱鏡取景器。
4. 賓得k3iii對焦速度
k3對焦比k52s有較大改進,基本上達到尼康佳能的主流水平了、
當然k52s的對焦也不錯了,日常使用沒問題了
k3像素是2400w,像素更高,出來的片子更大、更方便裁剪和后期,但是相對的,對于鏡頭的素質要求就更高,而且高像素帶來的劣勢是高感畫質下降
其實現在來看k52s性價比很高了,是入手的好時機,平常使用的話,用個3、4年完全沒問題
如果對對焦和后期剪裁有更高要求的,可以果斷時間等k3進一步降價在考慮入手。
5. 賓得k3峰值對焦
相機的菜單里面,選擇AF-S即為單次對焦,也是默認方式;選擇AF-C即為連續(xù)對焦。在連續(xù)對焦模式下,對焦方式也有影響:點對焦、偏中心對焦、智能模式等,只要半按快門并取景,對焦就會連續(xù)進行,可以聽到對焦馬達的聲音。
6. 賓得k30對焦
應該說,K5和K30的成像是一個級別的。
K30從外觀上看,比K5少了一個肩屏,所以很多人覺得是代替KR的入門機,機器賓得官方給K30的定為是中端機,看似和K5的定為是一樣的,但其實個人感覺K30是上一代K20D的升級機,而K5的真正替代者會成為賓得新的旗艦,形成KZ?+K30+K1?的低-中-高組合,然后K01 Q或者新的單電、微單來補充低端入門市場。好了扯遠了,但從畫質來說,K30是不輸K5的,甚至比k5好,而且新的對焦系統的加入,使得對焦速度可能是賓得目前機器當中最快的,視頻功能也應該有所升級。而K5比K30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有一個肩屏,操作更加方便點。K30現在價格和K5差不多(水貨+18-55都在5000多,6000以內),K5外觀看上去更專業(yè),而K30更加前衛(wèi),對焦更快,成像會略有提升。買新的KR就勸lz不要考慮了,由于KR停產,KR的價格給國內js炒得很高,毫無競價比可言,成像還不及單電K01,特別是白色的價格。綜上所述,如果預算有限,考慮二手KR以及K01(也有白色),如果不差錢可以入K5,如果等得起,喜歡炫一點的外形,買K30(還有降價的可能)
7. 賓得k3對焦系統
注意到到賓得KP相比K3II最大的變化為,采用和全畫幅K1相似的機內防抖技術,這意味著未來賓得的單反技術路線將明確統一到機內防抖,理論上這會降低未來購買鏡頭的成本。所以若鐘愛賓得,不妨等KP發(fā)布后價格比較穩(wěn)定了再入手!K-70很好非要說不足的話,就是延續(xù)了K-5II的對焦和測光系統,然而也夠用是真的我之所以說K-3II與KP沒有可比性,主要是明顯兩個機器的定位就不同K-3II當時是旗艦,而且也是K-1上市前的驗證機――無內閃+GPS內置+超解像雖然限于處理器等原因,高感的水平較K-3沒什么提高,但是這款機器的推出,其實就是告訴用戶,未來的全幅大概是個什么樣子而KP則是全幅出來之后的C幅縮減版體現在連拍速度及緩存但又是之前C幅旗艦的改進版,體現在高感的新算法,白平衡的算法等等有了KP,也可以想象一下下一代C幅旗艦的性能會怎樣對焦雖然還是那27點,但使用大光圈鏡頭的精度與速度有明顯提升,這個是我今天用K-3拍了一天后的感覺真不如用KP……新的C幅旗艦在KP和K-3II以及全幅K-1的基礎上能有怎樣的新變化,值得期待
8. 賓得k3ii對焦
按下相機的s檔,就會自動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