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畫幅和35畫幅
全畫幅35毫米焦距相當于(等效于)半畫幅的52mm焦段(佳能的相當于55mm)。這是由于全畫幅相機的CMOS對角線的尺寸等于半畫幅相機CMOS對角線的1.5倍(佳能的是1.6倍),所以全畫幅鏡頭的視角要大于半畫幅,這就是等效焦距,35毫米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相機上等效焦距=35*1.5=52。
2. 全畫幅和35mm
35mm全畫幅鏡頭可以用在半畫幅機身上,但焦距存在等效換算,即等效焦距為原生焦距*1.5=35*1.5=52.5mm。這是由于全畫幅與半畫幅CMOS尺寸上的差異,半畫幅的視角要比全畫幅的視角窄不少,也就是說35毫米全畫幅鏡頭的視角與半畫幅52.5毫米焦距的視角是一樣的。
3. 全畫幅和35畫幅哪個好
一英寸就是25.4毫米,全畫幅是35毫米,足足少了一圈。一英寸的傳感器還是用在卡片機上,卡片機的畫質還有操控做功擴張性是和專業(yè)的微單單反相機沒辦法比的。
面積小的傳感器分辨率自然就低,而且像素密度太高,高感的表現也不行,所以才有底大一級壓死人。一英寸比全畫幅的小不了起碼三級。
4. 35全畫幅到半畫幅等效多少
半畫幅18-35相當于全畫幅的27-52(如果是佳能的則為28-56)。由于半畫幅與全畫幅圖像傳感器(CMOS)尺寸的不同,半畫幅與全畫幅存在等效焦距問題,尼康、索尼等為1.5等效系數,佳能則為1.6等效系數。
如半畫幅18-35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的成像透視效果與27-52全畫幅鏡頭用在全畫幅上的效果是一樣的。
5. 全畫幅和35畫幅的區(qū)別
s35就是Super35。
在Super35和全畫幅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攝影的過程。 這兩種傳感器都是基于35mm膠片的尺寸,但是傳統上來說,全畫幅比Super35更大些。Super35傳感器尺寸是24.6x13.8mm,全畫幅傳感器尺寸是36x24mm。
6. 全畫幅和超35的區(qū)別
全畫幅會顯示更大面積的照片,半畫幅顯示三分之二左右的照片
7. 全畫幅35相當于殘幅多少
全畫幅和殘幅主要是從鏡頭倍率,感光器的接受面積和鏡頭焦段來區(qū)分的。
一、鏡頭倍率
全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于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yè)標準并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畫質強于殘幅。
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于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guī)范,畫質低于全幅。
二、感光器的接受面積
全幅:感光器的接受面積大,訊號自然接受的多,細節(jié)方面優(yōu)于小底,在同鏡頭同地方拍同樣的景物,全副比副幅要廣闊一些,高感寬容度和視角大殘幅很多。
殘幅:畫幅較全畫幅小,但在傳感器制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yōu)勢,不考慮背景虛化的問題,殘幅畫面就是截取了全副畫面中心一片的區(qū)域,高感寬容度和視角小全幅很多。
三、鏡頭焦段
全幅:某一個鏡頭裝在某一個畫幅的相機上,它所帶來的視角大小等效于在全畫幅相機上某一焦距鏡頭的視角大小,全幅鏡頭焦距大,視角越大,對焦速度高于殘幅。
殘幅:殘幅鏡頭焦距小,視角小,對焦速度低于全幅。
8. 全畫幅16-35相當于半幅的
半幅畫幅相當于1.76寸。
全畫幅的感光元件尺寸為36*24mm,半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為22.7*15.5mm,全畫幅的感光元件尺寸大約是半畫幅相機的2.3倍。
xx英寸表示感光元件的對角線長度。由于歷史原因,這里的1英寸是16mm,而不是正常的25.4mm。aps-c對角線長約28.1mm,1.76寸。
9. 中畫幅45相當于全畫幅
大概約等于半畫幅鏡頭的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