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43單反能接美能達頭嗎
通光量是通光量,景深是景深,這倆都和光圈有關,但是彼此之間不那么相關。
首先是景深計算公式:
可見,畫幅一定時(即允許彌散圓直徑一定時),景深與且僅與鏡頭焦距、光圈大小和對焦距離有關。
換言之,不管是APS-C的鏡頭、M43的鏡頭、全畫幅的鏡頭,還是中畫幅、大畫幅的鏡頭,只要鏡頭焦距一定,光圈一定,對焦距離一定,那么在同樣的畫幅上(我們這里把所有的鏡頭都轉接到全畫幅上好了),得到的景深就是一定的。
就是說,比如一只C幅鏡頭56/1.4,對焦距離1m的情況下,在全畫幅相機上得到的景深為2.68cm。
那么換一只全畫幅56/1.4,在對焦距離1m的情況下,全畫幅相機上也可以得到2.68cm的景深。
換一只中畫幅56/1.4,在對焦距離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換一只c幅56/1.4鏡頭,在對焦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換一個給4x5的大畫幅設計的56/1.4(假如這玩意存在),在對焦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這和鏡頭原本設計適用的畫幅是無關的。
當然了,根據(jù)上述公式,我們總可以用不同的鏡頭+不同的光圈值,在同樣的畫幅、同樣的對焦距離下得到同樣的景深
(這特么就是廢話)。全畫幅上我可以用200mm的焦段,光圈f/20~22之間,在對焦距離為1m的情況下得到2.68cm的景深。所以就事論事地說,舉個全畫幅85mm f/2.5~2.8之間的例子說明“給什么畫幅設計的鏡頭,光圈就是給什么畫幅標的,不能混用
”才是沒什么意義的。
其次說說進光量。索尼/美能達的幾只STF鏡頭,100/2.8 T5.6和135/2.8 T4.5這兩只鏡頭能很好地說明進光量的問題。光圈值(焦距/光圈直徑,其實我記得一直是光圈直徑/焦距啊。。。)為f/2.8,但是實際上到達傳感器的光亮度(T值)分別等效于使用同焦距下光圈為f/5.6和f/4.5的鏡頭拍攝的光亮度。
換個說法,你在任何一個鏡頭前面加上幾片ND鏡,然后把(ND鏡+鏡頭)看成一個新的鏡頭,那么這個“新鏡頭”的進光量和原來(沒有ND鏡)的鏡頭相比是大幅下降了的。這又和畫幅有什么關系呢?
{{header.title || 'DigitalRev - Focus on photography'}}
實際使用上,我曾經把給中畫幅/大畫幅設計的鏡頭轉接到a7r2上來混用,拍接片,我認為這不是沒有意義的hhh。題主說的這個“有人”直接否定了一批微單軌/中畫幅鏡頭移軸轉接環(huán)/數(shù)碼后背的存在意義。
畢竟按照這“有人”的言論,給6x6/645底片面積設計的鏡頭用在44x33或者48x36的數(shù)碼后背上是沒有意義的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閑扯一句,等效焦距/等效光圈這些是很容易讓人混淆概念的,千萬注意要分清楚。
2. m43單反鏡頭
不可以,索尼相機是E卡口,只能安裝E卡口鏡頭。目前索尼的E卡口鏡頭群很完善,完全可以滿足拍攝需要,沒有必要使用其它鏡頭。
3. m43 微單
M4/3確實很尷尬,畫幅焦距折算系數(shù)=2,全畫幅的鏡頭裝上以后等效焦距x2,失去了廣角。理論上M4/3微單是可以轉接所有第三方鏡頭的,實際上因為系數(shù)x2以后,一些鏡頭就沒有轉接意義了。
一般拍攝最常用焦段是24-85的樣子,全畫幅鏡頭必須是14-43才能滿足要求,而這樣的全畫幅鏡頭不僅少而且貴,一個可以買4、5臺M4/3微單。
比如ZEISS的21 2.8,綜合算下來還是裝它自己配套的M4/3鏡頭最合算。
比如17mm 1.8
4. m43單反和微單鏡頭
嚴格的說43畫幅是三分之四英寸。
4/3畫幅,也稱為M43,尺寸為17.3x13cm,大約是全畫幅的一半大小,現(xiàn)在基本不用于單反相機,主要用于微單。
如果我們考慮成像質量當然是全畫幅最好,其次是APS-C,4/3最差,這主要是傳感器面積決定的。但4/3畫幅相機體積最小、最輕,便于攜帶。
5. m43 相機
m43畫幅相機值得買,如果你是街拍愛好者,或是人像攝影喜歡者,m43畫幅相機便于攜帶方便快捷拍攝。
6. m43單反有哪些
五軸防抖:雖然不如旗艦G9,但有總比沒有強,晚上拍照還是很穩(wěn)的;
2000萬像素:像素本身不是特別重要的參考因素,但是相比于gx85、em10等機型的1600萬,加上M43原生4:3的比例,2000萬像素的松下gx9在拍攝風光等題材時后期裁切空間更大一些;
單次對焦速度:松下傳統(tǒng)優(yōu)勢,單次對焦速度業(yè)界領先,缺點是追焦很差。適合初學者使用。
7. m43 手動鏡頭
輪虛化能力,4/3系統(tǒng)理論上不如全幅,也不如APS-C畫幅的單反. 不過在F2.0的光圈下,背景虛化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如果你對虛化有特別高的要求,那么可以看看N,C的相機,比如后者可以通過轉接環(huán)來使用其他卡口的好手動頭,當然,4/3系統(tǒng)也可以使用轉接環(huán). 奧林巴斯現(xiàn)在的入門機套頭是14-42,不是14-40,如果你對背景虛化情有獨鐘的話,不建議上E510,E510的強項不是在這方面.你上個450D+50/1.8II比e-510+14-40背景虛化好得多(當然,前者是大光圈定焦頭).
8. m43無反
松下是無反相機的開山鼻祖,2008年發(fā)布了世界上首臺無反相機LUMIX G1,摘掉了單反上的反光板和五棱鏡,相機的體積大幅減小,但是性能卻絲毫沒有減弱。
GH是旗艦系列,準專業(yè)級,松下的GH系列被稱為小型攝影機,GH系列:專攻視頻拍攝,專業(yè)視頻攝影機,
G系列定位拍照旗艦系列,目前已經更新迭代到第九代G9,它的一個亮點就是具備高分辨率模式,可通過拍攝加合成8個連續(xù)拍攝的照片,同時移動傳感器,在機內生成一個等效8000萬像素的圖像。
9. M43是什么相機
該大疆M43的意思是是感光原件(cmos、ccd)物理尺寸為17.3×13mm的規(guī)格。
擴展資料
究其起源是奧林巴斯在膠片時代的一個創(chuàng)舉造就了現(xiàn)在的M43畫幅形式。
在那個時代一卷膠片可以拍攝36張照片,不過大部分人因為沖印小尺寸實際上不需要那么大的底片。
于是一位傳奇設計師“米谷美久”設計了PEN這款半格膠片機。
作為半格機實際上就是把原本一張底片拍攝一張照片變?yōu)橐粡埖灼臄z兩張照片,每次用半張底片使得一卷膠片可以拍攝72張。
這樣大大增加了膠卷的利用率同時又不影響沖印小尺寸相片畫質。
這個造機理念一直延續(xù)至今,進入數(shù)碼時代膠卷底片變?yōu)榱薈MOS芯片,其實際的物理尺寸為17.3×13mm。
所有使用這個尺寸CMOS的相機可以全部歸為M43畫幅,目前主導這個體系的廠商主要有奧林巴斯、松下。
M43相機所使用的卡口被稱為M43卡口,因為這個卡口的開源性目前也有不少其他廠商加入,比如大疆、夏普、小米等。
10. m42 單反
1、已知某常見品牌天文望遠鏡的單反相機接口為較為通用的M42螺口,只要用M42與你的單反相機卡口匹配的轉接環(huán)(例如M42-AI,M42-EF)連接即可。
2、可采用單眼取景器或實時取景模式在單反的LCD上觀察成像效果。
3、由于天文望遠鏡的三腳架通常檔次不高,拍攝時最好使用快門線,避免機身的晃動影響成像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