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光攝影最難的是哪個方面?
根據提問,個人認為風光攝影最難的幾個方面 。
1、初級階段,達到某種特殊效果。如:前景、中景及后景的有機組合、虛實相互結合、延時拍攝、后期處理等等。
2、中級階段,通過濾鏡及影調控制等手段,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意境。
3、高級階段,通過色彩管理及有效的構圖等,來抒發(fā)自己的情緒。
4、最終階段,通過各種元素的組合,來表達自己的觀念。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風光攝影是以大自然為拍攝對象的,可以是山川、可以是湖泊、可以是草原等。但不管是山川、湖泊還是草原,這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是“地方”,還有“天圓”呢?天空可以說是風光攝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畫幅中所占比例或大或小,但在風光攝影中不可能不出現(xiàn)天空。天空在風光攝影中的出現(xiàn),帶來問題就是光比,即使是順光拍攝,大地跟天空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大光比。
所以,風光攝影最難的是如何平衡天空跟其它被攝對象的光比問題!
在悟空問答里,像如何拍日出、如何拍日落等問題,就是風光攝影里更極端的光比問題,解決好了光比,風光攝影基本成功了一半。
(上圖手機拍攝,參數(shù)就不列了)
風光攝影時,如果是順光拍攝,地面景物和天空的光比相對較小,只要天空不過曝,后期稍微調整就差不多了。
(D850+80-400 f11 1/125 0.3EV)
但順光拍攝不如逆光或側逆光的效果好:質感好、層次更加豐富、立體感強。但這也同時增加了光比,像上圖的天空跟建筑物間的光比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前景里的樹木,稍不注意,天空和前景就沒了層次。
(D850+14-24 f9 1/200 -1.3EV)
如果是正逆光,特別是日出日落時,就像上邊說的,光比達到了極限,需要好好平衡強光與弱光間的平衡。
在風光攝影中,只有處理好了光比問題,才能強光不過曝,不會失去層次;暗部不會死黑一片。處理好了光比問題,才能風光攝影中,“展其質、現(xiàn)其偉”。
處理光比問題,有很多方法,如HDR拍攝,單次曝光后期調整,兩次曝光后期合成等。本人一般采用后兩種方法,快速有效。
二、如何使用85定焦拍攝風光?
用過,但不是滿意,拍風景景深不好,小景還馬馬虎虎。
謝謝邀請。
用85的鏡頭拍風光有點兒別扭。一般的風光都是比較開闊的場景。同時又不是非常遠的場景。因為太遠了場景人的眼睛是看不清的。所以。拍風光絕大部分場合都需要廣角鏡頭。一般在24mm全幅比較理想。如果用到17或者16圖像周圍變形偏大。85的鏡頭主要是他的視角太窄。容納不了更多的場景,如果一定要用這個鏡頭拍,可以用豎幅構圖。按照一定的傳動角度。順序拍一系列不同的角度照片。然后用電腦合成。角度設定要合理。也就是給每一張照片和下一張照片之間留出重疊部分。通過多張照片合成一張長條照片。操作難度偏大,效果不一定好。但這是一種方法。圖片合成有自動軟件合成,也可以人工手動合成。下面這張圖片就是用很多張圖片合成的。
三、如何獲得風光攝影中的“大景深”?
一、文章總論述
大家都知道拍攝風光攝影作品,需要大景深,而小光圈就能產生大景深,當然,這個問題在攝影創(chuàng)作風光的技術中是必然的。然而,在攝影的創(chuàng)作中,就如何獲得風光攝影中的大景深,你只知道使用小光圈就能增強大景深這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獲得風光攝影中的大景深,這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不是簡單的一個方面就能解決的,下面我們在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二、如何獲得得風光勝中的大景深?
1、獲得風光攝影大景深的重要的核心的內容,也就是,所有攝影愛好者都懂得的道理:“光圈小,景深大;光圈大,景深小”。這個是在攝影用光時最基本的攝影基礎,但往往也是最重要的。
2、拍攝什么樣的內容,需要什么樣的攝影鏡頭,在風光攝影當中要獲得大景深,必須采用超廣角鏡頭,一般可以使用16一35mm的超廣角鏡頭。也是比較理想的攝影鏡頭。
3、拍攝風光攝影,像打仗的一樣,一定要先觀察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偵察,根據地理優(yōu)勢的情況,是否能夠在創(chuàng)造出風光攝影中,獲得風光攝影作品的大景深。
4、拍攝方向要與光線的方向相配合,拍攝風光為了增強縱深感,空間感和大景深。一般采用側光和側逆光,拍攝方向與光線的方向一般會成90度至180度左右。
5、拍攝角度是非常重要的,要獲得大景深,最好是站在高山之巔向下俯視,視野開闊,大氣壯觀,拍攝距離無限遙遠,給人們以:“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6、在攝影的創(chuàng)作中,攝影技術的光圈值,為了獲得風光攝影的大景深,光圈值一般會設置到光圈f16一f22以上,這個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據光圈光圈小,景深越大的原理來進行拍攝。
7、拍攝風光,也是天時,地利和人和,天氣一定要晴空萬里,實際上這就是攝影前期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先決條件。
風光攝影中,大部分情況下,都會追求大景深,以獲得前后都清晰的效果。但如何獲得“大景深”呢?
景深與三個方面有關:焦距、光圈和物距。
焦距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因此,拍風光想獲得“大景深”,就要用廣焦鏡頭!
16-35、14-24等廣變,14、28、35等定廣,都是適用于拍攝風光的鏡頭。
14-24廣焦鏡頭拍攝,上下兩片相接。廣焦鏡頭景深大,前后清晰。
14-24廣焦鏡頭拍攝,上下兩片相接。廣焦鏡頭景深大,前后清晰。
光圈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在拍攝風光時,通過采用小光圈獲得“大景深”,所以在拍攝風光時,都會用比F11更小的光圈。
這是昨晚拍的漁港月色,使用了F20的光圈,用這么小的光圈,除了讓景深更大,還為了更長的曝光時間,讓右邊的光影更長些,哈。
使用小光圈,勢必會讓快門速度慢了下來,如果有三角架,可以不用考慮快門,如果手持相機,那得注意快門速度不能太慢,否則不清晰不是因為景深,而是虛了。
物距把物距放進來,是因為前、后景深的原因。所謂物距,就是主體到相機的距離,物距小則景深小,物距大則景深大。
如果畫面中的主體離相機太近,會嚴重縮小景深范圍。
即使是類似畫面,也要將焦點對準畫面的下三分之一處,才能保證前后都清晰。
廣角鏡頭、小光圈、適當距離,扎好馬步,前后都清晰的風光照就出爐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