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段時間好多人都在拍攝雪景了,特別是北方人。很多人拍雪景會遇到一個問題——拍出來的雪景是灰蒙蒙的,就像下面這樣:
雪景明明是潔白、亮麗的,但拍出來卻是灰蒙蒙的。今天就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會這樣以及怎么解決。
“白加黑減”原則
所謂“白加黑減”就是拍攝整體偏亮(白)的畫面時要增加曝光,拍攝整體偏暗(黑)的畫面時要減少曝光。
這和我們常規(guī)認識是反的,拍亮的場景加曝光不就過曝了嗎,拍暗的場景減曝光不就曝光不足了嗎,下面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會這樣。
大家知道我們的眼睛看到物體的原理是什么嗎?我們?nèi)搜勰芸匆娢矬w是因為物體會反射光線,當光源(太陽、燈光等)照射到物體上,物體通過反射光線將光線照射進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才能看見物體。
因為不同的物體對光線的反射強度是不一樣的,有的物體對光線反射強,所以看起來很亮,有的物體對光線反射弱,所以看起來暗。
我們?nèi)搜塾幸曈X神經(jīng)系統(tǒng),能判斷出來物體反射光線的強弱,從而分辨出畫面是亮還是暗。
但是相機不行,相機沒有視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相機分辨畫面是亮還是暗,完全看我們給它的標準。
很久以前科學家們就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物中物體對光線的平均反射率為18%,因為這是物體的平均反射率,所以我們將其作為相機的標準。
如果你在拍攝時,曝光補償為“0EV”,那么相機的曝光參數(shù)“光圈、快門、感光度”就幫助你拍出一張不亮不暗的照片。不亮不暗就是曝光準確,就是中間調(diào),也就是灰色,也就是18%灰(中性灰)。注*有興趣的可以再去看關(guān)于18°灰的資料,這里說得太簡單了,但是要講好,又要說很多。
大家可以做嘗試的,你拿相機拍攝純白以及純黑的物體,你會發(fā)現(xiàn)拍出來的都是灰色:
如果只對白紙,不做曝光補償,測光拍攝為“中灰”:
如果只對黑本,不做曝光補償,測光拍攝也為“中灰”:
為什么會這樣?
剛剛說了,因為我們給了相機一個標準,讓它根據(jù)這個標準來測光拍攝。無論拍攝的畫面是亮還是暗,相機都會根據(jù)這個標準來測光拍攝。
你拍攝亮的物體(白紙)相機會判定畫面很亮甚至是過曝的,所以會降低曝光來拍攝,自然拍出來的白紙是偏灰的。而拍攝暗的物體(黑本)相機會判定畫面很暗會出現(xiàn)曝光不足,所以會提升曝光來拍攝,所以黑的物體拍出來也是偏灰的。
同樣,回到拍攝雪景上來。雪景對光線的反射率很高,大概是是在98%左右,所以雪景看起來很亮,很刺眼。
但是相機可不管,根據(jù)我們給它的標準,它只會判定畫面很亮,所以要降低曝光拍攝,拍出來的雪景也就是灰蒙蒙的。
要解決也很簡單,拍攝的時候加1-2檔曝光補償就行,這樣拍出來的雪景就是雪白、亮麗的了。
未使用曝光補償0EV:
曝光補償+1EV:
雪景風光照怎樣拍出好看冷調(diào)效果?
雪景風光照怎樣拍出好看冷調(diào)效果,雪景照片如何拍出冷調(diào)效果,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實現(xiàn),一種是后期實現(xiàn)。
一,前期改變白平衡實現(xiàn)冷調(diào)效果。
在前期拍攝時,調(diào)整相機白平衡,降低K值,就可以拍出冷調(diào)的雪景片子。
二,后期 PS調(diào)色修圖冷調(diào)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