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片分析
2.基礎色調調整
照片問題:原片整體略微欠曝,白平衡不對,不夠通透
后期軟件:Lightroom
原片色溫偏冷,略微欠曝,所以我們首先需要提高片子的色溫,力求片子的色彩接近人眼看到的色彩,再稍微提高曝光度,讓片子得到正確的曝光。此時片子的背景天空相對人物皮膚來說已接近過曝,所以要保證片子的曝光,我們要跟著降低片子的高光跟白色,再順便提高片子的陰影跟黑色色階,這樣人物就跟背景的反差越來越小,到這里,片子的基調已然確立,千萬別小看這幾步,它會直接影響一張片子的影調。
3.色調曲線
在RGB通道,提高高光壓暗陰影,再略微壓暗一點灰色區(qū)域,略微增加一點對比,讓人物更實,緊接著在紅綠藍三個通道里各自拉一條典型的S型日系通透曲線,增加照片的通透度。在RGB色彩空間中顏色處理有一個特點,顏色的數(shù)值和圖像的亮度對比捆綁在一起,不像LAB色彩空間那樣亮度和顏色可以分開處理,所以在RGB色彩空間中,我們比較容易做出高光和暗部的分離色調,自造各種微調效果。例如,調整圖片紅色的亮度對比,皮膚會自然的偏淡淡的紅。使用曲線不可過分拉取數(shù)值,不然就會調出一些很奇怪的顏色。
4.色彩調整
在HSL里紅色、橙色、黃色對皮膚 的影響最大,對皮膚的調整都圍繞著這 三種顏色來;原片中背景偏綠,所以適 當降下綠色的飽和度,對綠色的調整也是圍繞著環(huán)境色而來;而藍色、洋紅、紫色的調整則是為了糾正白襯衫的偏色 ,這個根據(jù)實際情況而來。
多說一句,HSL曲線是我認為調色里面最終極的核心內容,想調出好看的 顏色,除了要了解它的基礎用途,還必須有自己的色彩審美,因為我始終認為想拍好照片的話,首先得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意識能決定你有拍出什么樣的片子的可能,技術輔助你完成你的拍攝想法,也決定了你能調出什么樣的色彩。
5.分離色調
此時此刻片子的高光區(qū)域是有點偏洋紅的,為了中和一下,選擇在高光區(qū)域增加一點顏色,即洋紅的互補色——綠色,飽和度沒有加很多,所以片子逐漸靠近最終效果。
6.鏡頭校正
【對 比】
暗角是鏡頭的一種光學瑕疵,鏡頭中心部分通常是光學表現(xiàn)良好的部分,而邊緣則可能出現(xiàn)暗角或者諸如桶狀畸變一類的其他瑕疵,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對拍攝畫面進行鏡頭校正,輕微消除畸變。雖然說暗角并不是總那么不招人待見,這種微妙的影調變化可以塑造畫面空間感,或者是充當畫面外框的作用突出畫面主體,但是,在鏡頭校正的幫助下,我們能更好的對其加以控制。
7.相機校準
在相機校準這個環(huán)節(jié)里,相信很多人都一頭霧水,畢竟對這里三原色的單獨調整會出現(xiàn)很多莫名其妙的顏色,所以要有針對性的調整它。在這里我調整紅原色主要是為了調整皮膚的紅潤度以及通透性,所以往橙色那邊移動比較多。相機校準還有一個很有用的小竅門,就是調整藍原色的飽和度,照會變得更加通透,但是不要拉多了,凡事講究適可而止,總之根據(jù)你自己的照片來調整,沒有固定的數(shù)值。
8.心得總結
教程到這里,逆光通透人像的后期調色過程也算是完結了,大家可以看看最終調整效果以及調整前后對比,再結合我的調色思路多多練習,千萬不要套參數(shù),參數(shù)是死的,并不是萬能,而調色想法才是活的,一定要活學活用,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培養(yǎng)出自己的調色意識,相信你以后一定也可以調出日系逆光通透的人像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