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以記錄生活現(xiàn)實為主要訴求的攝影方式,素材來源于生活,如實反映我們所看到的真實場景。因此,紀實攝影有記錄和保留的歷史價值,具有社會見證者獨一無二的資格。
紀實攝影是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攝影家們,秉承人道主義精神和善良準則,以無比的毅力和獻身精神,深入到人類生存的實際環(huán)境中去,真正了解并尊重被攝對象,不虛構、不夸張、不粉飾,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呈現(xiàn)真實的場景。
紀實攝影是用圖片記錄生活中的正能量,也是通過影像留住精彩瞬間。因此,人文攝影拍什么是攝影人主觀的思想,通過拍攝對象的影像表現(xiàn)和視覺沖擊力來反映攝影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他能抓取人類狀況的真實本質(zhì),展現(xiàn)生活狀態(tài),無論好與壞。
(2)紀實攝影是對被研究社會狀況的視覺描寫。流露攝影人的關心,表明需要做哪些改變。
(3)紀實攝影是解釋人與環(huán)境,人與社會活動之間相互關系的解說性照片。
(4)紀實攝影與攝影對象一定要在建立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可以先進行語言交流,建立起必要的信任,征得對方同意后進行拍攝或發(fā)表。也可以在遠距離長焦調(diào)取不打擾被攝者。
比如下圖圖一和圖二就是一個真實場景的再現(xiàn),也是改前與改后場景的對比變化。
圖三、圖四就是一幅具有強烈的時代歷史文獻價值的圖片。
如果我是“掃街”式的拍照,基本不溝通;如果是專題攝影,要先和他們熟悉起來,比如聊一些他們關注的問題,聽聽他們的呼聲,讓他們說說心里話,熟悉以后再拍攝,對方就不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你這里,便于抓到生動的瞬間。
攝影如果離開后期制作,會有許多人“飯碗不?!眴??
回答了!
攝影如果離開后期制作,會有許多人飯碗不保嗎?對于這個提問,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才能給出答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攝影包括兩個大的方面
1,是前期的拍攝紀錄,一但拍攝記錄下來,這將是無法更改的,稱為原圖。
下面這張是原圖
2,就是對拍攝完后的原圖照片進行后期的處理工作,也稱為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可以任意改變照片的形狀,增減,色彩等功能。后期一定不能過度,否則就將使原圖變形。
下面這張是經(jīng)過后期制作的(原圖)
從以上兩張照片,可以看出后期制作非常重要,它能夠直接提升原圖的欣賞價值。
在分清了原圖與后期的關系后,再說一說如果離開后期制作,有些人飯碗能保嗎?我認為,對于靠專業(yè)攝影為生的攝影師,沒有后期制作將會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zhàn),不排除飯碗不保的境地。
對于一般的攝影愛好者,攝影工作者沒有后期制作?只能是技術上欠缺的一塊,還不至于達到飯碗不飽的地步,比如象我不用后期制作,照樣能夠生活,只是拍出的照片不經(jīng)過后期制作就難以達到完美的效果。
回答完畢,謝謝!
是。但片子好看是硬道理。
紀實攝影用什么鏡頭拍碼頭人文?
紀實拍攝必須在盡可能不打擾人物的情況下進行,多使用28—35mm間的廣角定焦鏡頭。因為定焦鏡頭一般都做得比較精巧,而長焦的變焦鏡頭體積較大,容易引起拍攝對象的注意,而小巧的定焦鏡頭更符合這種特殊場景的拍攝要求。
雖然鏡頭細小,但在抓拍前不能擺弄相機,否則容易會引起當事人的注意而無法進行抓拍。
因決定性瞬間理論而聞名的攝影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使用35mm鏡頭拍下了很多經(jīng)典的畫面。
但35mm定焦決非每個人文攝影大師的首選。下面這張照片,是戰(zhàn)地記者詹姆斯·納切威(James Nachtwey)使用16-35mm廣角鏡頭所拍攝的。
詹姆斯·納切威當今世界最廣為人知也是最受贊譽的戰(zhàn)地攝影師之一,他的鏡頭指向二十年來人類的每一次野蠻沖突,足跡踏遍二十世紀末的世界戰(zhàn)場。從盧旺達、科索沃到美國的911事件,納切威記錄著歷史,講述著血的教訓與人類自省的歷程。
一般我們將焦距35mm以下的鏡頭歸為廣角鏡頭,它的優(yōu)點是擁有大的景深,這個特性使攝影師可以不必嚴格地進行對焦就能迅速地進行拍照。
在光線不足的時候,攝影師可以使用相對慢的快門速度拍照,如28mm鏡頭可以在1/30秒拍出清晰的畫面。
謝謝邀請!
拍攝人文紀實攝影,關鍵在你個人的立場,有了立場就有了視覺語言的選擇,就有了鏡頭的選擇,以下是我拍攝街頭紀實攝影使用鏡頭的一點感悟。
1、28-105焦段最適合
從專題組照的角度分析,28焦段適合大場景,你可以俯拍一個大場景進行環(huán)境的交代;然后35、50焦段拍攝具體的人物故事以及特定的瞬間,100焦段適合拍攝人物的特寫和局部的動作了。這是我最喜愛的鏡頭焦段了,我使用的是賓得K1全畫幅相機和賓得DFA28-105鏡頭,適合于人文和風光。
2、相機請選擇全畫幅
全畫幅的數(shù)碼相機像素高,有利于您后期的再創(chuàng)作,特別是對高光和陰影的補償上特別的出色,建議您采用RAW+JPEG記錄拍攝文件以進行大量的后期處理。
3、碼頭人文拍攝啥?
建議您搜索中國金融攝影家協(xié)會徐波老師的一組中越邊界的碼頭黑白人文,里面可以看到成熟的圖像語言和構成,我建議您從生活到工作到娛樂都有反映,反映一個碼頭的全部。
總之,攝影藝術應該是個性的,走自己的道路,就像齊白石老人所說,學我者生,像我者亡,學攝影學習的是方法而不是畫面的色彩和形式,而是他的精神意境和反映的社會問題深度!
附圖是徐波老師的《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