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攝影原圖制作成“國畫、油畫”效果不是難事。在非電子時代,攝影師們靠的是拍攝技術的調整,包括光的運用、焦距大小的變化、景深虛實的運用,最重要的是在“暗房”放大時期“負片”技術的創(chuàng)作,相對那個時代比較困難。
但是,在數(shù)碼時代的今天,各種變換的電腦、手機層出不窮的psAPP的推出,什么圖形都可以轉換,繪畫可以做成攝影效果而攝影更可以做出不同形式的繪畫效果,可以說,美不勝收!
高科技是實現(xiàn)中來的,發(fā)展越來越好,天下有天才,不好意思,我沒這本事,也說不完整,時間,緣,
參加攝影大賽的作品不允許修圖,是只能調色或者調節(jié)亮度嗎?
參加攝影大賽的作品不允許修圖,只能調色或亮度調節(jié)?
是這樣嗎?
不是這樣的。
我記得幾年前有過一個攝影比賽,主題是拍攝冰雪運動的,我們的投稿大多是滑冰、玩雪拍攝的一些精彩瞬間。但是有一個哥們兒的投稿很絕了,他用相機連拍下一位滑雪教練的專業(yè)飛包動作,然后把多張照片中的動作分解拼在一起——這張照片拿了個二等獎。
大概就是下圖中的這個樣子 ↓(圖片采集于網(wǎng)絡)
你說他投稿的照片修圖了沒有?他修圖的痕跡非常嚴重!但是他的照片獲獎了!
如果,你覺得這只是個例,那你就錯了。自從他那張照片得獎之后,他的“多張照片疊加”模式就在攝影圈子里傳開了。從他之后,幾次攝影比賽,都有人憑著相同的創(chuàng)意,不同拍攝內容的片子拿獎。
這些獎項里有省級的,也有市級的,總之,是被攝影家協(xié)會承認的。
我自己有一張二次曝光的片子,也曾拿過一次小小的獎項。
不過呢,我投稿的那張二次曝光的片子,是我用相機一次性拍攝出來的。因為我的相機有多重曝光功能。但是,二次曝光這個玩法不是只限于相機有這個功能你才能玩,數(shù)碼后期你玩得溜的,也能輕松的搞出來二次曝光。
現(xiàn)在,我們回到問題——
參加攝影大賽的作品不允許修圖,只能調色或亮度調節(jié)?是這樣嗎?首先,調節(jié)色彩和亮度也屬于修圖,很多攝影比賽“不允許”的,是過度修圖。比如新聞攝影,紀實攝影,創(chuàng)作者是不能用修圖的方式對畫面元素加加減減的。比如地上沒人,你非要加一個,天上兩塊云彩,你非要減一塊,這是不行的。
其次,攝影比賽有很多種,不是所有的攝影比賽都是新聞紀實類。也有藝術類的攝影比賽,是允許作者用修圖的方式完善自己的攝影創(chuàng)意的。就比如二次曝光的攝影作品,你說它是不是修圖呢?
一些規(guī)模比較大的攝影比賽,是分區(qū)塊投稿的。新聞、民俗是紀實欄目,風景、人像、靜物等等屬于藝術欄目,當然還有專門的攝影創(chuàng)意欄目。不同的類目下,對于參賽作品的后期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用“一刀切”的方式,說所有攝影比賽都是不允許修圖,是不準確的,有失偏頗。
另外,江湖上有一種很奇葩的說法,說攝影比賽的獲獎選手,是認識評委才會拿獎的——嗯哼,拜托您用腦子想一想,一個攝影比賽N個評委,省、市、區(qū)級的攝影比賽那么多,我們這些參賽選手,可能都認識么……你爸是李剛,我爸不是的。
關于攝影比賽的要求,這個取決于比賽官方規(guī)定,比如超現(xiàn)實題材基本上靠后期合成。
但是對于像美國國家地理攝影比賽來說,只允許你在曝光和色彩方面進行一定的后期調整,但是不違背自然即可,紅線是不允許更改像素,修掉污點都會被取消資格,必須提供raw原始文件。
對于大部分網(wǎng)上比賽來說,要求就不是很嚴格,你根據(jù)比賽官方的要求進行適當?shù)暮笃诰涂梢粤?,但是有些題材,比如全景合成,銀河全拱接片這種必須用到的后期一般是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