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轉換器怎么用
對于單反用戶而言,購買一臺微單作為備機,不僅能實現(xiàn)鏡頭轉接以滿足不同的拍攝需求,還能體驗不同的焦距效果。無論是全幅微單還是APSC微單,通過鏡頭交換使用,可以靈活應對各種拍攝場景,讓攝影創(chuàng)作更加多樣化。
對于老鏡頭愛好者和資深玩家來說,微單成為他們探索老鏡頭、電影鏡頭、監(jiān)控鏡頭等新奇體驗的理想選擇。這些鏡頭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技術底蘊激升模,通過微單相機,這些經(jīng)典鏡頭得以煥發(fā)新的生命力,為攝影藝術注入新的活力。
對于微單用戶而言,補充焦段(光圈)的需求是常見的。例如,Nex用戶常常購買美能達或雅明緩西卡的老鏡頭來玩味。這些老鏡頭價格親民,通常在300-500元之間,性價比極高。盡管它們可能并非最新技術,但畫質表現(xiàn)卻毫不遜色,足以滿足大多數(shù)拍攝需求。
綜上所述,無論是單反用戶、老鏡頭愛好者還是微單用戶,都可以通過笑檔微單相機和各類鏡頭來豐富自己的攝影世界,實現(xiàn)更加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
旁軸七劍和典型經(jīng)典旁軸相機的可比性...求解答.比如minilux.美能達TC-1.理光GR1v.康泰時T3T2.徠卡CM.
不是一個檔次的產(chǎn)品,完全沒有可比性。
旁軸七劍只是一個在中國國內(nèi)流傳的概念,在國際上并沒有人會認可這個所謂的七劍。七劍源自國內(nèi)著名攝影家趙嘉先生的一片文章,趙先生的原意是對他使用過的便攜小旁軸做了一個總結,縱觀趙先生總結的七劍,都是在日系廠家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銷售的入門級產(chǎn)品中篩選出來的,顯然趙先生自己在當時也并沒有把minilux、CM、GR1V、T2、T3這些相機納入考量,沒有放在一起比較的原因我認為很簡單,就是這些相機已經(jīng)不是所謂七劍可以抗衡的,放在一起比較顯然沒有意義,在趙先生寫那篇文章的年代,minilux、T3這些相機堅挺在5000~10000以上的價格,在這個價格上可以買到當時佳能、尼康的一些準旗艦單反了,加上評選出祥戚來的七劍是日系旁軸巔峰年代的產(chǎn)品,對比T3這些相機在時間上要早了十多二十年,兩者的比較在時間、技術、性能上沒有意謹巖陵義(七劍都是差不多同一時代的產(chǎn)品,性能、指標、技術也處于類似的一個水平線,而minilux、T3這些則是旁軸炫技的輝煌,技術上顯然領先太多太多)。估計在趙先生的內(nèi)心里是把這些相機跟主流高級單反放在一個比較范疇,因而并沒有出現(xiàn)在千元級的七劍比較之中。
然后吧,趙先生也沒有想到,中國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竟然會把他文章中的七劍升華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高度,究其原因還是商家在背后推動,千元級的QL17套上了七劍,在哪個年代瞬間溢價50%以上,而minilux、T3這些相機那時候還沒停產(chǎn),怎么吹捧棗友溢價也不太高,于是中華大地上知道旁軸七劍的人,遠遠高于知道m(xù)inilux、T3這些相機的人。
我簡單舉幾個例子吧,江湖謠傳minilux以及它的升級版CM,鏡頭用了天然螢石鏡片,天然螢石現(xiàn)在基本開采完畢,在徠卡的鏡頭體系中,帶有天然螢石鏡片的鏡頭都是徠卡看家炫技的產(chǎn)品,在這個緯度上,假設江湖謠傳是正確的,那么minilux顯然不僅僅是一臺便攜旁軸。ConTAX T3,這臺相機號稱35焦段便攜機皇,也就是說在35焦段的便攜相機里沒有對手,ConTAX T3那枚鏡頭就算是斬首之后改口成徠卡M口鏡頭,依然可以跟徠卡自家的35鏡頭PK不落下風,這枚索納結構的鏡頭凝聚了當時蔡司光學在便攜相機上的最強技術,更何況T3那全鈦金屬機身、藍寶石按鈕,妥妥的就是頂級便攜旁軸的特征。至于理光的GR1系列,GR1還是大路貨,而到了GR1S\GR1V這個型號,則變成了攝影師的后備機,深山大道從用GR1系列開始就沒停過手,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版GRD\GR的那枚鏡頭,就是延續(xù)膠卷GR系列的鏡頭,這么多年只是進行數(shù)碼優(yōu)化,本質上的光學結構沒有做過任何大動,你就可以知道這枚鏡頭基本達到了28焦段的極致。最有意思的是,理光把GR1V的鏡頭獨立出來沒做任何的改動,生產(chǎn)了1000枚徠卡口獨立鏡頭,目前市場2手價格在6~8K之間,而GR1V 21焦段那枚鏡頭,到現(xiàn)在沒低于10000塊錢的。美能達TC-1更傳奇,TC-1這個型號的含義是“The Camera One”,你可以理解為獨一無二的鏡頭,或者理解為唯一的相機都可以,這是美能達在旁軸領域最后的炫技產(chǎn)品,這枚鏡頭代表了美能達光學最高的成就,同樣這枚鏡頭美能達也生產(chǎn)了1000枚徠卡口紀念版,市場2手價目前在7~8K之間。還有柯尼卡的巧思AF,同樣是便攜旁軸,鏡頭光學設計跟徠卡七枚玉高度類似,哪怕是山寨徠卡七枚玉,那也是世界一流的光學設計了,同樣這枚鏡頭也出過1000枚單獨的限量徠卡版,市場2手價在8000~10000元之間,而且比上面理光、美能達的鏡頭更少見,某鳥論壇好幾年才偶爾看到一兩個人在出,可見這枚鏡頭的實力和口碑。
說到這里,樓主你還認為七劍可以跟那些頂級便攜旁軸相提并論么?舉個例子總結來說,就如同國內(nèi)的汽車市場,在入門級兩廂小車里面選擇七臺車冠名七劍,顯然長安雨燕、斯柯達晶銳都有實力入選,但是高爾夫GTI、minicooper、寶馬1系這些車已經(jīng)超越了所謂的七劍,雖然同樣是兩廂小車,估計沒有人會認為他們是入門級的吧?
你也是人才,拿手動旁軸來和自動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