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胡楊生在沙漠那么好?
胡楊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樹之一,在我國古籍中又稱胡桐或梧桐,維吾爾族稱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由于它具有驚人的抗干旱、御風沙、耐鹽堿的能力,能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們贊譽為沙漠英雄樹。
胡楊是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樹高一般15米以上,最高30多米,胸徑可達2米,足可數(shù)人合抱。在新疆民豐縣的無邊無際的沙漠中,有一獨株胡楊樹,高32米,覆蓋面積800多平方米,號稱新疆的胡楊之王。
胡楊樹死后會屹立不倒形成沙漠的已達景觀
二、為什么胡楊能在沙漠中生存?
胡楊的生命力極強。它有很強的抗旱力,能在我國西北的荒漠中茁壯生長,根可以扎到10米以下的地層中吸取地下水。它盤根錯節(jié),可以防沙固土。胡楊還有一種本領,就是在有水時,會拼命貯存水以備旱時之用。另外,胡楊還有一“絕技” ,就是不怕鹽堿的危害,它能通過樹干或樹葉,把多余的鹽堿排出來,以免受害。胡楊還能適應荒漠中的大溫差。白天太陽直射時,沙漠里氣溫達41℃以上,而夜里又降到-39℃以下,胡楊在這種高溫和低溫相交替的環(huán)境中照樣能生長。正因為如此, 胡楊的壽命也長,長的達千年以上。所以,在沙漠里栽種胡楊是最合適的。
三、塔里木盆地胡楊的詳細情況
塔里木盆地胡楊林(擁抱自然)
□辛辛
胡楊,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喬木樹種,而且,它自始至終見證了中國西北干旱區(qū)走向荒漠化的過程。而今,雖然它已退縮至沙漠河岸地帶,但仍然是被稱為“死亡之?!钡纳衬纳?。
胡楊曾經(jīng)廣泛分布于中國西部的溫帶暖溫帶地區(qū),新疆庫車千佛洞、甘肅敦煌鐵匠溝、山西平隆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胡楊化石,證明它是第三紀殘遺植物,距今已有6500萬年以上的歷史。如今,除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內(nèi)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兩岸還可見到少量的胡楊外,全國胡楊林面積的90%以上都蜷縮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一個被稱為“極旱荒漠”的區(qū)域。
胡楊雖然生長在極旱荒漠區(qū),但骨子里卻充滿對水的渴望。盡管為適應干旱環(huán)境,它做了許多改變,例如葉革質(zhì)化、枝上長毛,甚至幼樹葉如柳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因而有“異葉楊”之名。然而,作為一棵大樹,還是需要相應水分維持生存。因此,在生態(tài)型上,它還是中生植物,即介于水生和旱生的中間類型。那么,它需要的水從哪里來呢?原來,它是一類跟著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隨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變遷又相當頻繁,于是,胡楊在沙漠中處處留下了曾駐足的痕跡??恐档谋U?,只要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它只能強展歡顏、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辭別塵世。所以,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鮮或干的胡楊,就能判斷這里曾經(jīng)有水流過。正因為如此,有人將胡楊稱為“不負責任的母親”,它隨處留下子孫,卻不顧它們的死活。其實,這也是一種對環(huán)境制約的無奈
塔里木盆地的胡楊,特別是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楊,是地球上胡楊最多的一片分布區(qū),曾經(jīng)十分輝煌。西漢時期,樓蘭的胡楊覆蓋率至少在40%以上,人們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胡桐(即胡楊)遍野,而成深林”。但從20世紀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間,塔里木盆地胡楊林面積由52萬公頃銳減至35萬公頃,減少近1/3;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楊林更是銳減70%。在幸存下來的樹林中,衰退林占了相當部分。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主要還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jīng)濟活動。胡楊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里木河中下游成為新疆沙塵暴兩大策源區(qū)之一。有幸的是,人們已從挫折中吸取了教訓,開始了挽救塔里木河、挽救胡楊林的行動。向塔里木河下游緊急輸水已初見成效,兩岸的胡楊林開始了復蘇的進程。面積近39萬公頃的塔里木胡楊林保護區(qū)已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輪臺胡楊公園也升格為國家森林公園;以胡楊林地主體的塔里木河中游濕地受到國際組織的關注,并列為重點保護的對象。第一次受到人類如此高規(guī)格禮遇的胡楊林,一定不會辜負人類的期待,將重展歷史的輝煌!
維吾爾族人民給了胡楊一個最好的名字——托克拉克,即“最美麗的樹”。它的美麗,源自它們面對干旱的頑強和悲壯,而保護和發(fā)展胡楊的美麗,則是我們?nèi)祟惒豢赏菩兜呢熑魏土x務。
胡楊是新疆荒漠和沙地上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樹種,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以塔里木河、葉爾羌河和和田河兩岸以及塔里木盆地南緣許多河流的下游最為集中,形成千里“綠色走廊”。據(jù)調(diào)查,塔里木盆地現(xiàn)保存有胡楊林20 多萬公頃,木材蓄積量大約460 多萬立方米,是當今世界胡楊林的集中分布區(qū)。
詳細請參考以下:
胡楊是楊柳科胡楊亞屬植物,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樹種之一。在庫車千佛洞和敦煌鐵匠溝的第三紀古新世地層中部發(fā)現(xiàn)了胡楊的化石,算起來至少也有6500萬年的歷史了?!逗鬂h書·西域傳》和《水經(jīng)注》都記載著塔里木盆地有胡桐(梧桐),也就是胡楊。維吾爾語稱胡楊為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由于它具有驚人的抗干旱、御風沙、耐鹽堿的能力,能頑強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們贊譽為“沙漠英雄樹”。人們夸贊胡楊巨大的生命力是“三個一千年”,即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爛。
胡楊是新疆荒漠和沙地上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樹種,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以塔里木河、葉爾羌河和和田河兩岸以及塔里木盆地南緣許多河流的下游最為集中,形成千里“綠色走廊”。據(jù)調(diào)查,塔里木盆地現(xiàn)保存有胡楊林20 多萬公頃,木材蓄積量大約460 多萬立方米,是當今世界胡楊林的集中分布區(qū)。胡楊是一種天然喬木,樹干通直,樹葉奇特,生長在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條上的葉卻圓潤如楊,葉子邊緣還有很多缺口,又有點像楓葉,故它又有“變?nèi)~楊” “異葉楊”之稱。胡楊能生長在高度鹽漬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楊的細胞透水性較一般植物強,它從主根、側根、軀干、樹皮到葉片都能吸收很多的鹽分,并能通過莖葉的泌腺排泄鹽分,當體內(nèi)鹽分積累過多時,它便能從樹干的節(jié)疤和裂口處將多余的鹽分自動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塊狀結晶,稱“胡楊淚”,俗稱“胡楊堿”。當?shù)鼐用裼脕戆l(fā)面蒸饅頭,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小蘇打,其堿的純度高達57%~71%。除供食用外,胡楊堿還可制肥皂,也可用作羅布麻脫膠、制革脫脂的原料。一棵成年大樹每年能排出數(shù)十千克的鹽堿,胡楊堪稱“拔鹽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 胡楊全身是寶:它的木質(zhì)堅硬,耐水抗腐,歷千年而不朽,是上等建筑和家具用材,樓蘭、尼雅等沙漠故城的胡楊建材至今保存完好;樹葉富含蛋白質(zhì)和鹽類,乃是牲畜越冬的上好飼料;胡楊木的纖維長,又是造紙的好原料,枯枝則是上等的好燃料。
1983年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楊分布最集中的尉犁、輪臺兩縣境內(nèi)成立了塔里木盆地胡楊保護區(qū)。該保護區(qū)面積3800平方千米,主要保護古老孓遺樹種--胡楊,區(qū)內(nèi)珍貴動物馬鹿、白鶴、野駱駝等也在保護之列。該區(qū)對保存物種,防風固沙,拯救塔里木生態(tài)環(huán)境均有重大意義,這里也是塔里木河漂流或生態(tài)旅游最迷人的河段。
近年,輪臺的沙漠胡楊林公園已被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