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門圣地排名是什么?
中國十大著名佛教圣地有:拉薩大昭寺、拉薩布達拉宮、陜西法門寺、四川峨眉山、北京靈光寺、河南嵩山少林寺、河南洛陽白馬寺、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
1、拉薩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薩老城區(qū)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這里有關(guān)。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筑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2、拉薩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觀光客不計其數(shù)。大殿內(nèi)的壁畫亦算是布達拉宮內(nèi)一道別致風景,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shù)長廊內(nèi),既記載有西藏佛教發(fā)展歷史,又有文成公主進藏過程。
3、陜西法門寺
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huán)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于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
4、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峨眉山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gòu)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筑、造像、器物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
5、北京靈光寺
靈光寺,是一座1200多年歷史的佛家古剎,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而聞名于世,成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據(jù)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考證,靈光寺所供奉之佛牙確為佛陀涅盤后存留世間的兩顆佛牙之一,故極為珍貴。1957年中國佛教界依照佛教傳統(tǒng),倡議在靈光寺修建新塔,作為佛牙的永久供奉場所。
6、河南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chuàng)和不斷發(fā)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7、河南洛陽白馬寺
佛教在中國扎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guān)。這里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chǎn)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里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jīng)和中文戒律,產(chǎn)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
8、山西五臺山
唐代五臺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個標志,是外國佛教徒對五臺山的無限景仰和競相朝禮。唐朝經(jīng)濟繁榮,國勢強盛,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五臺山還受到印度、日本、朝鮮和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景仰。朝禮五臺山和到五臺山求取佛經(jīng)、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9、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是全國最著名最觀音,佛教圣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
10、安徽九華山
自唐開元年間新羅僧盤喬覺卓錫九華之后,九華山被佛教信眾崇棗為地藏菩薩佛教日漸興盛,信眾云集,寺廟林立,香火不絕。九華山自山麓至天臺峰,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跡眾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萬歷皇帝頒賜的圣旨、藏經(jīng)及其它玉印、器物等文物1300余件。
世界郵展巡回60城市是那60個城市?
序號 省份 城市 日期
01 河 南 安 陽 2008.11.03
02 江 蘇 南 京 2008.11.07
03 河 南 開 封 2008.11.11
04 廣 東 佛 山 2008.11.15
05 河 南 南 陽 2008.11.19
06 河 南 駐馬店 2008.11.23
07 黑龍江 哈爾濱 2008.11.26
08 河 南 許 昌 2008.11.30
09 河 南 焦 作 2008.12.04
10 河 南 濟 源 2008.12.05
11 河 南 鶴 壁 2008.12.07
12 青 海 西 寧 2008.12.10
13 河 南 濮 陽 2008.12.10
14 河 南 新 鄉(xiāng) 2008.12.11
15 甘 肅 蘭 州 2008.12.14
16 河 南 鄭 州 2008.12.18
17 陜 西 西 安 2008.12.18
18 山 西 太 原 2008.12.22
19 河 南 商 丘 2008.12.22
20 內(nèi) 蒙 鄂爾多斯 2008.12.26
21 河 南 周 口 2008.12.26
22 河 南 平頂山 2008.12.29
23 貴 州 貴 陽 2009.01.01
24 廣 東 廣 州 2009.01.05
25 江 蘇 蘇 州 2009.01.05
26 重 慶 重 慶 2009.01.05
27 北 京 北 京 2009.01.06
28 江 蘇 高 郵 2009.01.06
29 海 南 三 亞 2009.01.08
30 安 徽 蕪 湖 2009.01.09
31 山 東 濟 南 2009.01.09
32 海 南 瓊 海 2009.01.10
33 安 徽 合 肥 2009.01.12
34 河 北 石家莊 2009.01.12
35 天 津 天 津 2009.01.15
36 內(nèi) 蒙 呼和浩特 2009.01.18
37 寧 夏 銀 川 2009.01.20
38 河 南 漯 河 2009.02..5
39 河 南 信 陽 2009.02.07
40 河 南 三門峽 2009.02.09
41 浙 江 湖 州 2009.02.10
42 福 建 漳 州 2009.02.10
43 浙 江 寧 波 2009.02.12
44 福 建 福 州 2009.02.12
45 浙 江 杭 州 2009.02.14
46 江 西 南 昌 2009.02.15
47 湖 南 長 沙 2009.02.18
48 遼 寧 營 口 2009.02.21
49 遼 寧 遼 陽 2009.02.22
50 吉 林 吉林市 2009.02.25
51 寧 夏 中 衛(wèi) 2009.03.01
52 湖 北 武 漢 2009.03.05
53 上 海 上 海 2009.03.05
54 湖 北 宜 昌 2009.03.07
55 四 川 樂 山 2009.3.10
56 新 疆 吐魯番 2009.03.10
57 四 川 成 都 2009.03.13
58 新 疆 烏魯木齊 2009.03.15
59 四 川 綿 陽 2009.03.16
60 河 南 洛 陽 200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