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最新排名是什么)
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
1 黃山
2 廬山
3 華山
4 梅里雪山
5 泰山
6 武夷山
7 玉龍雪山
8 四姑娘山
9 恒山
10 稻城三神山
二、十大旅游景點排行榜 自貢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自貢恐龍博物館
位于自貢市東北部,建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它是我國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被譽為東方龍宮,來這里可以了解與恐龍有關(guān)的各種知識。博物館有兩層,一樓擺有18具恐龍骨架,碩大無比,十分震撼。
在恐龍遺址廳可以看到數(shù)以千計的化石首尾相接,排布有序,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二樓可以去看看“恐龍再現(xiàn)”展廳,這里用聲光電模擬出恐龍當(dāng)年生活的場景,非常真實。
2,鹽業(yè)歷史博物館
坐落于在自貢市自流井區(qū)解放路,原為到自流井經(jīng)營鹽業(yè)的陜西鹽商集資興建的西秦會館。 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設(shè)計精巧,融明清兩代宮廷建筑和民間建筑于一體,規(guī)模宏大、金碧輝煌。
整個建筑群由前至后,逐層加高,整個建筑中木雕、石刻、彩繪、泥塑精妙絕倫,令人目不暇接。后倚風(fēng)景秀麗的龍鳳山,前臨繁華熱鬧區(qū),殿閣巍峨,造型奇特。博物館在中軸線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墻及其它建筑組成有縱深、有層次、有京華的5個大小院落群體。?
3,自貢燊海井
最令自貢人引以為豪的鹽井。燊海井坐落在自貢市大安區(qū)阮家壩山下。井深1001.42米,既產(chǎn)鹵,又產(chǎn)氣,是世界上第一口由人工鉆鑿的千米深井。燊海井開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鑿成,歷時13年,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井鑿成后,每天噴出萬余擔(dān)的黑鹵,日產(chǎn)天然氣8500多立方米。燊海井開鑿成功后,各地鹽商紛至沓來,鑿井設(shè)灶。
4,大佛寺
坐落在四川省榮縣城郊大佛山(亦稱真如巖)山麓,山高海拔414米。半山之上,有一尊巍峨的石刻如來坐佛佛像,世稱榮縣大佛。拂身通高36.67米,頭長8.76米,肩寬12.67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僅次于樂山彌勒大佛,為中國第二石刻大佛。大佛寺的嘯臺崖壁還有唐宋摩崖造像,西方極樂世界,十八羅漢,其中“羅漢群龕”引入注目龕高3.4米,寬4.6米,深0.46米,內(nèi)刻六尊羅漢,其中三尊頭部已毀。六劈羅漢中間浮雕一株桃樹,枝上懸一仙桃。
自貢市,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區(qū),是中國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爸袊鴼v史文化名城”,有“千年鹽都”、“恐龍之鄉(xiāng)”、“南國燈城”和“美食之府”之稱。
自貢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類型,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時間較短,四季分明,陰云天氣較為常見。
三、中國10大著名 景點詳細介紹
一、北京——璀璨之旅
二、承德避暑山莊——避署之旅
三、北戴河——療養(yǎng)之旅
四、云岡石窟——石雕之旅
五、喬家大院——民宅之旅
六、平遙——古城之旅
七、內(nèi)蒙古——草原之旅
八、大連——海濱之旅
九、長白山——雪山之旅
十、哈爾濱——冰雪之旅
十一、上?!獣r尚之旅
十二、蘇州——園林之旅
十三、周莊——園林之旅
十四、西湖——天堂之旅
十五、泰山——巍峨之旅
十六、青島——仙境之旅
十七、黃山——仙境之旅
十八、廬山——奇秀之旅
十九、景德鎮(zhèn)——瓷藝之旅
二十、湄州島——龍宮之旅
二十一、嵩山——少林之旅
二十二、長江三峽——畫廊之旅
二十三、張家界——畫卷之旅
二十四、深圳——錦繡之旅
二十五、珠?!獌?yōu)雅之旅
二十六、香港——精彩之旅
二十七、澳門——娛樂之旅
二十八、桂林——清新之旅
二十九、海南——熱帶之旅
三十、重慶——山城之旅
三十一、九寨溝——童話之旅
三十二、云南——彩云之旅
三十三、西世故——圣地之旅
三十四、西安——古都之旅
三十五、敦煌莫高窟——佛藝之旅
三十六、新疆——神奇之旅
四、山西旅游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山西旅游必去的十大景點:五臺山、平遙古城、云岡石窟、喬家大院、皇城相府、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天龍山、太行山大峽谷、晉祠、北岳恒山。
山西旅游必去的十大景點如下:
1、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余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2、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fēng)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qū)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遺產(chǎn)中心描述稱: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及宗教發(fā)展的完整畫卷。
3、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4、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nèi)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10余米的全封閉青磚墻,大門為城門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tǒng)民居建筑風(fēng)格的古宅。喬家大院陳展有5000多件珍貴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晉中一帶為主的民情風(fēng)俗;陳列有農(nóng)俗、人生儀禮、歲時節(jié)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間工藝;還設(shè)立有喬家史料、喬家珍寶、影視專題等的陳列。
5、皇城相府(國家AAAAA級景區(qū)),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zhèn)?;食窍喔ㄓ址Q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jīng)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nèi)城、外城、紫蕓阡等部分組成,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筑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6、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綿山鎮(zhèn)南槐志村,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山西省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中國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發(fā)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在綿山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建筑群體中宗教建筑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筑有亭、臺、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跡建筑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筑博物院(園)。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有14個大景點,360余個小景點:人文景觀: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巖、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嶺;自然景觀:棲賢谷、古藤谷、水濤溝。
7、天龍山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于晉祠西11公里處,560年(北齊皇建元年)興建天龍寺,山以寺得名。天龍山勝跡,首推石窟藝術(shù),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分布在東西兩峰,大小石窟共25窟,現(xiàn)存大小石佛500余尊,畫像、浮雕、藻井1144尊(幅),石質(zhì)完整,光源充足,展現(xiàn)著東魏、北齊、隋、唐、五代近三個世紀(jì)的藝術(shù)杰作,反映了不同時期石窟藝術(shù)的不同風(fēng)格和卓越的藝術(shù)成就。1924年~1925年(民國13年~民國14年)間,外國侵略者對石窟進行了掠奪和破壞,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多次撥款修整,恢復(fù)了天龍山勝跡。園內(nèi)植物生長茂密,共有各種植物66科169屬213種,各種動物55科197種,森林覆蓋率達70%。
8、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fēng)光旅游區(qū)地處晉豫兩省交界,位于山西省長治市壺關(guān)縣東南部,占地總面積約225平方公里。太行山由多種巖石結(jié)構(gòu)組成,呈現(xiàn)不同的地貌,大部分海拔在1200以上,有眾多河流發(fā)源流經(jīng),地勢北高南低并儲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峽谷總面積5848公頃,主要景點包括八泉峽、紅豆峽、黑龍?zhí)?、紫團山、青龍峽等。
9、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jì)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難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晉祠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晉國宗祠;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集約載體,國內(nèi)宋元明清至民國本體建筑類型、時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屬彩塑壁畫碑碣均為國寶;是三晉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晉文化系統(tǒng)上溯西周封唐建晉至盛唐肇創(chuàng)文脈傳承的實證;是世界王氏、張氏發(fā)祥地。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qū)。
10、恒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恒山,即所謂“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其中倒馬關(guān)、紫荊關(guān)、平型關(guān)、雁門關(guān)、寧武關(guān)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古代關(guān)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zhàn)場遺跡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