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中最大的魚是鰉魚,鰉魚體重一般在50~150公斤,是黑龍江省的特產(chǎn)魚類之一,資源也比較豐富。據(jù)1979年測量142尾的資料統(tǒng)計,平均每尾長2.4米,重 140公斤,年齡以22~40齡的個體為主。其中一尾長達3.9米,重501公斤,年齡54歲。1980年還捕到一尾重達542公斤的個體。鰉生活為于江河中下層的魚類。常年棲居于淡水,不作長距離洄游。松花江里的"三花五羅"指的是哪些魚?好多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很少了?
一、三花
1、鰲花它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鰲花魚肉質(zhì)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向為魚中之佳品。
2、鳊花
鳊花,學名長春鳊。長的有點象武昌魚,又不是武昌魚。這魚不大,小者七、八兩,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鳊花最肥。吃起來,又肥而不膩。因為鳊花雖然脂肪含量極其豐富,卻又不是長滿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為松花江的特產(chǎn)之一,其肉嫩味鮮,營養(yǎng)價值高,其百克肉含蛋白18.5 克,脂肪6.6克,是淡水魚佳品!
3、鯽花
學名花魚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又叫吉花、吉花勾、季魚、季郎魚、雞骨郎,鯉科、鮈亞科。體長,背鰭起點顯著隆起。腹部圓,體側(cè)和背部青褐色, 腹部白色,體側(cè)中軸有數(shù)量不等的黑斑塊,吻圓鈍,口下位呈馬蹄形, 口角有須一對,眼突出。屬于底層魚類,喜在水體的中下層,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處越冬。以底棲動物為食,以水生昆蟲,軟體動物為主, 也食各種小魚。最大個體可達2公斤。產(chǎn)卵期為6─7月份,懷卵量 4.8-13 萬粒,卵為粘性,依此粘于植物基體上,當水溫20℃時,經(jīng)4天孵出苗。它肉多刺少,肉潔白細嫩,呈蒜瓣狀,肉實而味鮮美,是淡水魚中的上等食用魚。
二、五羅
1、哲羅
哲羅鮭(學名:Hucho taimen),是一種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主要分布在亞洲北部地區(qū),西至伏爾加河流域、東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龍江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發(fā)現(xiàn)。哲羅鮭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冬季在較深的水體如大江干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游產(chǎn)卵。性兇猛,體型大,身長在1米以上,但曾經(jīng)有發(fā)現(xiàn)長達4米,重達90公斤的個體,捕食魚類及在依水生活的蛙類、蛇類、鼠類、鳥類等。哲羅鮭肉味鮮美,為珍貴魚類。
2、法羅魚
法羅魚又稱鳊魚、平胸鳊,魴魚。分布于我國松花江、黑龍江、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等河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梁子湖等湖泊中。獲得后,去鰓、鱗、內(nèi)臟,洗凈鮮用。性味甘微溫。李時珍說:“魴魚……腹內(nèi)有肪,味最腴美。”《食療本草》說:“作羹食,宜人。功與鯽同?!?/p>
3、雅羅、胡羅、銅羅
這三種魚都是小不點,所以通常被人們放在一塊提及。
雅羅魚
雅羅魚屬在中國分布有7種:瓦氏雅羅魚分布于松花江、黑龍江、遼河、內(nèi)蒙古岱海、灤河、黃河關(guān)中到蘭州;圖們雅羅魚分布于圖們江;準噶爾雅羅魚分布于準噶爾盆地;貝加爾雅羅魚和高體雅羅魚分布于額爾齊斯河流域和烏倫古河流域。
松花江里有什么魚?
:三花五羅 十八子72雜魚 三花有 邊花 敖花 季花 五羅有 鴨羅 銅羅 葫羅 等等 十八子有川丁子 白票子 嘎牙子 等等72雜魚有 鯉魚 鯽魚 鯰魚 趕條 胖頭 牛尾巴瑯 等等三花五螺 鯰魚 鯉魚 淡水魚 不過現(xiàn)在污染多 可能不會再有野生的了
松花江里有什么魚?
鰲花、鳊花、鯽花、哲羅、法羅、雅羅、同羅、胡羅等。
黑龍江松花江魚詳解:
黑龍江是一個多水的省份。地處祖國東北邊陲,以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接壤。一年有將近半年的寒冷冬季。西有嫩江,東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南有松花江、牡丹江。大的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蓮花湖等,整個黑龍江省大江縱橫,支流密布,與三江濕地和嫰江濕地一起,構(gòu)成密密麻麻的濕地水網(wǎng),水產(chǎn)極其豐富。淡水魚類是黑龍江世居民族的主要食物。黑龍江還盛產(chǎn)玉米、大豆和小麥,現(xiàn)在,又成了北方最大的稻米產(chǎn)地。所以,黑龍江是地地道道的魚米之鄉(xiāng)。黑龍江人因魚的種類太多,編了一句話,叫“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好懂易記。 其中又以“三花五羅一島子”為上品。
松花江魚種類?
松花江魚的種類有泥鰍、小白條、鯽魚、鯉魚、還有噶牙子等。
1、中國七大河之一,黑龍江在中國境內(nèi)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稱難河,唐代稱那水,遼金兩代稱鴨子河、混同江,清代稱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經(jīng)吉林、黑龍江兩省;流域面積55.72萬平方公里,涵蓋東北四省區(qū)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年徑流量762億立方米。 2018年5月31日,松花江被列入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名單。東晉至南北朝時期,上游稱速末水,下游稱難水。隋唐時期,上游稱粟末水,下游稱那河。遼朝時期,稱混同江,今扶余段稱鴨子河。
2、松花江有南北兩源,北源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的嫩江,南源即發(fā)源于長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水文上以正源為南源,北源嫩江一般作為支流。從正源(南源)算起,松花江長度為1927公里。從北源算起,松花江長度為2309公里。松花江干流,從長白山天池而下流向西北,至吉林省松原市嫩江注入,此段松花江,俗稱西流松花江。松花江干流,從吉林省松原市嫩江注入,至匯入黑龍江的河口,俗稱東流松花江。嫩江注入口海拔128.22米。
3、松花江南源即海拔2744米的東北屋脊長白山天池,這是松花江的正源。自天池流下的西流松花江全長958公里,流域面積7.34萬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總面積的14.33%。它供給松花江39%的水量。在它的上游又有兩源:南源頭道江、北源二道江,均發(fā)源于長白山。北源二道江的上游有五道自西向東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長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兩源在吉林省靖宇縣兩江口相匯以后始稱松花江。松花江上中游河谷狹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