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名字變遷史: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瑯縣,屬犍為郡。隋朝屬恭州地。
唐初,設(shè)唐興縣。南詔,置東川郡。大理國,設(shè)東川大都督。
元代,為東川路。
明朝時,為東川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云南省,開置會澤縣駐巧家,翌年遷到鐘屏。
民國二年(1913年),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又復(fù)會澤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曲靖專署。
新中國后,改屬昭通專署。
1958年10月,撤會澤縣并東川市。
1964年12月,恢復(fù)會澤縣,改隸曲靖地區(qū)。
1. 不會改名。
2. 因為會澤縣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有著獨特的文化和傳統(tǒng),改名可能會破壞這種歷史和文化的延續(xù)。
同時,改名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對于一個縣級行政區(qū)來說并不是一個優(yōu)先考慮的事項。
3. 目前來看,會澤縣并沒有改名的計劃,縣政府和居民對于保留原名的意愿也比較強烈。
因此,可以預(yù)計在可預(yù)見的未來,會澤縣的名字不會發(fā)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