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詞語。
俫讀音:lái(聲母l,韻母ai,二聲)或lài(聲母l,韻母ai,四聲)
基本字義:
古來字。形聲。從彳(chì),表示與行走有關(guān),來聲。本義:到來,與“往”相對
繁體字:徠,部首:彳,拼音:lài,lái
筆畫:10,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五行:火
首尾分解:彳來,部件分解:彳來1、寧(拼音:níng,nìng,zhù)是漢語一級通用規(guī)范漢字(常用字)?!皩帯焙退姆斌w“寧”原是兩個不同的字,簡體“寧”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一說像上下及兩旁有立柱,中空可貯物的容器,本義為貯積,讀zhù。由貯藏引申出盛放、久遠(yuǎn)等義,再由久遠(yuǎn)引申出久立,這個意思后來寫作“佇”。再由“佇立”引申指人佇立的地方,古代宮殿的門和屏之間,以及正門內(nèi)兩側(cè)屋之間都稱“寧(zhù)”。“寧”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室內(nèi)的桌上安放著器皿,“皿”可盛放食物,表示豐衣足食,生活安定。由安寧引申為問安,作動詞用。讀níng。“寧(寧)”也有寧愿的意思,表示主觀上有所選擇?!皩帲▽帲币沧鞲痹~,指比較后做出選擇,相當(dāng)于豈、難道,以上義讀n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