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詩句典故?
民間傳說
天池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每逢舊歷七月十五這一天,長白山必有天火噴吐,濃煙滾滾,光照天際。
待燒到七七四十九天時,煙消去散,萬物焚盡。山下百姓只好舉家外走,流離失所。
天火由火魔吞火而生。為了根治火魔,一位有氏無姓的姑娘,主動召集族眾,請求借助神力,除掉魔怪。
她終于上路了,臨行之前,族人送上一匹寶馬和一簇野山花,以示答謝救命之恩。于是起名“日吉納”格格。
日吉納艱難的登上了長白山頂。先禱告于風(fēng)神,請求助威熄火;再禱告于雪神,乞求助威熄火,未幾,因風(fēng)、雪二神力弱,無濟于事。
最后她又禱告天鵝女神,求它飛上天宮,去天帝那里借用治魔法寶。天鵝女神被她的行舉所感動,很快地飛入天庭,天神賜她許多冰塊,返后交給了日吉納格格。
次年舊歷七月十五這一天,天火又復(fù)生了。
她帶著刺骨的冰塊,登上了天池火山口,一頭鉆進了火口中。此時,風(fēng)、雨、雪神各展神術(shù),很快將火口填平,燒紅了的山峰冷卻了,由于冷熱不均,一聲巨響過后,山峰坍塌下來,炸成個巨大的坑,這就是天池的形成起因。
火魔降服后,她又借助天鵝兩只翅膀,飛入天宮,去答謝天神。不料被王母娘娘收下當(dāng)作義女,之后天上六仙女變成七仙女了。
她高居天庭,時刻緬懷父老鄉(xiāng)親。為作信物,撒下許多日吉納花籽和其它名貴藥材種籽,以求除災(zāi)治病。
久而久之,她被長白山下的滿族祖先奉為女善神。如今杜鵑花開遍長白山麓,各種名貴藥材盛長于長白山大地。
白云格格的神話
天地初開,洪水世界。阿布卡天神的小女兒白云格格,為拯救世間萬物,從天庭聚寶宮中盜出兩個萬寶匣,匣內(nèi)儲放砂土,用來吞沒洪水。
由于她作事心慌,將砂土撒后,土多之處變成山丘,土少之處變成平川。因此觸犯了天條,阿布卡派雪神降雪,凍死她和萬物生靈。
白云格格寧愿與人間萬物一塊死去,也不愿放棄治水的愿望。
最后她終于凍死了,化作身穿白紗的一顆白樺樹,終日斗風(fēng)傲雪,盛長的長白林海中。
天池怪獸之謎
長白山天池怪獸之謎,最具神秘色彩,曾有許多目擊者撰予介紹。1995年7月間,又有多人連續(xù)幾次看到怪獸出現(xiàn),使之不亞于百慕大三角、不明飛行物及尼斯湖怪獸之謎的影響,成為世人所矚目的研究的課題。
天池湖面海拔2189米,水深373米,水面面積9.82平方公里,積水20億立方米,年平均氣溫為-7.3℃,年積雪日數(shù)達到258天,積雪最深達到3米,是中國最高最大最冷的高山湖泊。
天池地處高山之巔,自然壞境惡劣,四周群峰圍拱,草木不生,水中有機物質(zhì)及浮生物極少,沒有可供大型動物生存的食物。 但是近百年來,“天池怪獸”一直是天池的奇怪現(xiàn)象,被傳說的沸沸揚揚、神乎其神,留下了許多懸念,令人費解。
長白山最具權(quán)威性的《奉天通志》、《長白山志》、《長白山江崗志略》、《長白匯征錄》等,對天池怪獸都有記載和描述。早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奉吉勘界委員劉建封在《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長白縣設(shè)治委員張鳳臺編著的《長白匯征錄》,對怪獸做了詳細記載:“有獵者四人,至天池釣鰲臺,見芝盤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項多須,低頭搖動如吸水狀。
眾懼,登坡至半,忽聞轟隆一聲,回顧不見。均以為龍,故名龍?zhí)??!薄堕L白山志》的《大事紀(jì)要》中記述: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4月,行路人徐永順云,其弟復(fù)順隨至讓、俞福等人,到長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適來一物,大如水牛,吼聲震耳,狀欲撲人,眾皆懼,相對失色,束手無策。
俞急取槍擊放,機?;饻纭N锬宽耥?,勢將噬俞,復(fù)順腰攜六輪小槍,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長嗚,伏于池中。半鐘余。。。。。。池內(nèi)重霧如前,毫無所見”。這是對怪物最早的文字記載。
長白山昆侖山有什么秘密?
長白山有怪獸,昆侖山有西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