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一幅好的作品一入眼簾,將使人震撼。其意境、構(gòu)圖和色彩使人為之耳目一新。并深深地留在腦海里,讓人回味無窮。
用《美國紐約攝影學(xué)院攝影教材》的三項基本原則來判斷照片好壞也許大部分人都一樣吧,看到一張照片,不知道它好不好,有些獲獎作品,我們覺得一般,但它卻能獲獎,有些自認為不錯的作品,卻評價不高,而且,就算是知道一張照片好,但也說不出好在哪里。我平常都會上各種好的圖片網(wǎng)站看看好圖,但一直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看了《美國紐約攝影學(xué)院攝影教材》的三項基本原則,才開始學(xué)會判斷一張圖片的好壞。所以跟題主分享一下那三項基本原則吧。
一、好照片要有主題首先一張好的照片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能讓讀者一眼看過去能知道它想要表達什么,一個人,一個什么樣的人,一件事物,一件什么樣的事物,甚至是一個故事。所以好照片的第一個判斷標(biāo)準(zhǔn)是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再進一步,一幅杰出的作品還要有一個普遍性的主題,能表達某一類型的人,某一類型的事物,這種普遍性更能引起共鳴。所以這本書建議我們在看到一張照片時首先要學(xué)會思考:這張照片表達了什么主題?有什么普遍性寓意?是什么表現(xiàn)出這個寓意?
這是攝影師Jagdeep Rajput拍的兩頭大象,大象和小象的嬉戲明確地表達出之間的大象母子間的其樂融融。它所包含的普遍性的寓意——親情,母愛,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二、好照片要有能吸引注意力的主體所謂的主體呢也就是常說的趣味中心,就是畫面中能第一眼吸引你的注意力的東西,如果沒有,那么這個照片可以說是失敗的。其實所謂的構(gòu)圖也就是通過合理的畫面布局把讀者的視線引到被攝主體上去。所以其次要觀察的是:剛剛我被這張照片的什么點吸引住了嗎?
這幅希望工程大眼睛《我要讀書》,這雙眼睛當(dāng)年打動了無數(shù)人啊,第一眼就被這雙眼睛深深吸引住了有沒有!
三、好照片畫面要簡潔大家常說攝影要做減法,其實做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畫面簡潔,去掉那些多余的與主題沒多大關(guān)系的東西,畫面中事物太多容易分散注意力,畫面簡潔,才能突出主體,進而突出主題。所以最后要考慮的是:這張照片有沒有多余的東西干擾了我的注意力?
這是愛爾蘭科克Brendan O Se用手機拍的一雙碼頭工人的手,就算不看文字說明,你也能第一時間明白這是一雙勞動人民的手,飽含了生活的辛酸。這張照片把手以外的所有事物都剔除掉了,視線完全被這雙手吸引住。
做完這三步曲,基本上就能判斷一張照片的好壞了,慢慢地自己拍攝的時候也可以先考慮這三個問題,這樣自己的攝影水平也會有很大提升的。當(dāng)然了,就像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照片也是這樣的,根據(jù)每個人當(dāng)時的心境、閱歷、背景等的不同,相同的照片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這三個基本原則是教我們普遍性的判斷方法,有些照片沒有達到這三個要求,卻在某一瞬間打動了我們的心,會引起了共鳴,那對于個人來說那也是好照片。
最后提供一些作品,大家來練習(xí)一下這三個原則吧
好的作品能夠觸動人心,你平時怎么判斷一個好作品呢?歡迎在評論里留言互動哦。
我是頭條號:攝影的秘密 點擊頭像關(guān)注我,私信“攝影”,贈送高級攝影教程和全套PS軟件。私信我攝影方面的困擾,我會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