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幾個星期的課程,我們對藝術作品欣賞課的學習,確實得到了很多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學不到的東西:比如如何去對一些作品進行評價與鑒賞,如何了解一些優(yōu)秀作品的精髓,還學到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設計風格等等.
原本以為藝術作品課會是一門枯燥無味沉悶的課程,但是通過老師這幾個星期來的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那樣的,只要你認真的去聽,認真的去想,認真的去思考,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門課程有他獨特的韻味,那就是你可以在鑒賞那些優(yōu)秀作品的時候得到一種美的享受一種超出自然的驚嘆,那是一種精神與視覺上的享受,老師不僅把我們裝潢藝術專業(yè)的有些知識給我們做一些簡單的介紹,還把一些流派的風格與好的一面給我們做仔細的分析,還讓我們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作品給予一些簡單的評價,充分把我們的課堂氣氛以及思維帶動起來,讓這門課程不那么的乏味.盧老師把一些建筑風格如巴洛克風格給了我們詳細的介紹:它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建筑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tài),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這個建筑風格最典型的實例就是典型實例有羅馬的圣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guī)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tài),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墻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盡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9字感。17世紀中葉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chuàng)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筑。當然在建筑風格上,盧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許多的風格:哥特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