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拍攝,要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及攝影人的主觀意圖和創(chuàng)作想法來決定是否使用三角架。如果你有外拍燈,機頂閃光燈等照明工具,三角架即處于可用可不用的待選狀態(tài)。但如果你要拍動態(tài)人像,突出動感與魔幻,而且要拍岀背景的星軌、光軌或星芒,就必須使用三角架。很多街拍愛好者,在夜間拍攝時,為突出環(huán)境光影與色彩的紛圍,機動靈活的抓取轉瞬即逝的瞬間,也不會使用三角架。他們更多的是利用人的肢體語言去強化畫面,而不必重視人像的質感。
現(xiàn)在的相機和鏡頭,在防抖和高感方面,做得越來越出色,1/10秒在大多數(shù)攝影師來說都能拿穩(wěn)打實。所以三角架的使用,在人像拍攝過程中,應靈活機動的使用它。
夜景,優(yōu)秀的照片基本都用三腳架。但也要具體拍什么題材和形式的照片。
單反相機怎樣拍心形夜景光斑效果?
拍光斑效果,還是有技巧的。
1、我們得了解光斑是如何產(chǎn)生的,光斑其實就是焦外的發(fā)光點產(chǎn)生的,光斑離前景越近光斑就越小,越遠相應的光斑就會越大;
2、你需要選擇較大的光圈,這樣你的光斑就越大,如果光圈較小,光斑就容易事碎的一樣,當然光圈過大也會造成主體的部分虛化,所以要多嘗試哦;
3、不同的鏡頭其對應的光斑也是不同的,是因為其內部的葉片數(shù)量不同,所以合起來時的形狀也不同,造成光斑的形狀也不同。
如果你是想認為的改變光斑的形狀,其實也很簡單,你只要哪一張黑卡紙剪出不同的形狀,擋在鏡頭前,就能產(chǎn)生相應形狀的光斑哦;你想要心形的光斑,就剪出心形的洞就好了。但是切記,剪形狀的大小要看你的鏡頭來,形狀過大就會導致光斑散了,不然就是聚焦聚不了,所以記得多帶幾張黑卡紙。
(趕快拿起你的相機去試試吧!下雨后的地面有水的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哦?。?/p>
光斑的形成大多數(shù)是虛化的亮點,有反射的也有直射的。所以,首先要形成虛化,虛化的程度與鏡頭的焦距(正比)、光圈(正比)、像距(反比)、感光器尺寸(正比)等有關。虛化的形狀,正常情況都是些原型或者多邊形(與光圈的葉片數(shù)有關),如果要形成一下特殊的形狀,也比較簡單,用黑紙剪成相應的形狀,覆蓋在鏡頭中心即可。注意的是形狀一定不能大于對應鏡頭的光圈的直徑尺寸。比如,鏡頭焦距50mm,最大光圈是2.0,那么有關形狀不能大于25mm。你可以制作幾個小于25mm的形狀,試一試效果。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用單反拍夜景的方法??
一般需要快門線和腳架,樓上說的M檔意思是手動擋,快門和光圈都自己設置。不過其實夜景也看你拍什么了。
假如是拍夜景人像,那一般要開閃光燈,自帶的閃光燈效果不太好,一般需要外閃,然后最好用RAW格式,否則后期不太好調。
假如是拍星空,那么建議ISO不超過800,光圈開小,A檔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快門應該會在15-30秒之間。
假如是拍星軌,那ISO一般是100,光圈開小,M檔,快門十幾分鐘到一兩個小時都有可能,這個需要經(jīng)驗才可以了。
假如是拍月亮,那很簡單,手持都可以的,滿月時的亮度值為EV15,相機ISO設定在100時,采用1/125秒的快門速度,采用光圈F11拍攝可獲得正常的視覺效果。半月時需要增加4倍曝光量,曝光組合可設定為ISO100、快門1/60秒、光圈F5.6。而在拍攝月芽時甚至需近1秒長的曝光。細分析起來并不是因為它們大小的變化引起亮度的下降,而是月亮在盈虧變化時所受到陽光照射的角度起著變化。拍攝月亮忌曝光過度,多曝光會成為一個白圈,毫無月亮的感覺??梢钥吹皆虑蚩拥?。
假如是拍夜景建筑,那就是開A檔,ISO100-400,小光圈,按下快門線,OK。等幾秒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