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拍攝的一處明長城夯土墻為保障商路暢通和地區(qū)治安,漢、明等王朝在河西走廊構筑了烽燧相連、墩臺和關城相互守望的長城體系。據(jù)甘肅省文物局介紹,目前河西走廊現(xiàn)存漢長城1400多公里、明長城1200多公里。
這是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大方盤城遺址
這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一處漢長城遺存
這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漢長城遺址當谷燧
這是在甘肅省敦煌市拍攝的一處漢長城遺存,歷經(jīng)歲月滄桑,墻體露出“蘆葦夾沙”的夯層
這是甘肅省白銀市境內的明長城景泰段索橋堡遺址烽火臺
這是嘉峪關關城附近的討賴河墩。討賴河墩又稱“明長城第一墩”,也是明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臺
這是嘉峪關關城南側的夯土城墻
這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漢長城玉門關遺址
這是嘉峪關關城
這是甘肅省嘉峪關市境內的嘉峪關關城
這是在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拍攝的漢代壕塹和明代長城并行的景象。山丹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境內漢、明長城綿延近200公里
這是在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拍攝的一處明長城烽燧
這是在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拍攝的明長城新河驛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