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新手必學自動對焦模式詳解
什么是自動對焦?
所謂對焦,是指調較相機鏡頭,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過程。從前人們要拍照只能進行手動對焦,慢慢調較鏡頭令影像清晰,但現(xiàn)在的相機都有自動對焦(AF, Auto Focus)功能,輕輕一按快門,映象就會自動變得清晰。
鏡頭上選擇自動對焦的按鈕
使用手動對焦時,需要轉動對焦環(huán)來虛察找清晰的對焦點
對比檢測對焦 VS 相位檢測對焦現(xiàn)時主流的自動對焦模式,都是對比檢測 (contrast detection) 或相位檢測測 (phase detection),前者主要用于小 DC 或無反相機上,后者則主要用于單鏡反光相機,亦會有兩者的混合式。原理方面,可參考以下連結︰
數(shù)碼相機是怎樣進行自動對焦的?
對焦前
對焦后
為什么有時候好難對焦?由于被動式對焦是靠物件的光線來進行對焦,當被攝物的光源很弱、反差很低時,自動對焦的速度就會變得很慢,甚至無法對焦。因此我們在拍攝時,瞄準鋒利的邊緣或突顯的紋理來對焦相當有用。如拍攝全藍色的天空會很難自動對焦,但如將焦點指向白云和天空的交界,就會容易多了。
低光環(huán)境不易對焦,這個時間可以將鏡頭瞄準光源來對焦
自動對焦感應點(AF點)不少廠商會強調相機相位檢測 AF 點的多寡、類型及排列方式,消費者應根據(jù)個人需要而選擇,高端的單反可以有多達45個甚至更多的AF點,然而不少相機只能擁有少至一個的中央AF點。以下檔譽衡是兩款不同的自動對焦感應器。
Nikon相機Viewfinder上的對焦點
相位檢測的 AF 點有分十字型(紅色和綠色)和一字型(藍色,可見下圖)。以一字型為例,相機會使用這條垂直線,來測試直線范圍的對比度。因此,兩條一字型線組成的十字型AF點,比一字型AF點更為精準,這也是其中一個高檔單鏡相機比入門級單鏡機貴的原因之一。
現(xiàn)時大多數(shù)的最新的數(shù)碼單鏡相機種,都已采用這類十字型自動對焦感應器。就單反機而言,AF點的數(shù)目及準確性,會隨光圈的大小而轉變。一般而言,光行做圈越大,能使用的AF點便會越多,準確性亦會越高
自動對焦模式:單次對焦和追焦拍攝靜物時,使用單次自動對焦(One-Shot)無疑是最佳選擇。單次對焦即是你按半下快門按鈕,相機就自動鎖定了對焦距離。
但這方法的缺點是完成對焦后,如主體突然偏離原本位置時(例如是走來走去的小朋友),相機便不懂更新該主體的位置,結果當你一按下快門,對焦就不準確,拍攝對象變成不清晰了。
而追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即AI Servo Continuous / AF-C)就是為彌補這不足而誕生的。追焦系統(tǒng)會不斷連續(xù)對焦,而不會鎖定。
在對動態(tài)物進行追焦時,以下的幾項會影響自動對焦的表現(xiàn):
1. 該被攝物的移動方式(直線/迂回)
2. 被攝物的對比度
3. 光線的充足度
4. 鏡頭的類別
5. AF點的多寡
追焦對拍攝動態(tài)相片非常有用
自動對焦鎖在單次對焦下,「自動對焦鎖」是一個不得不認識的相機功能。只需幾個步驟就可以完成「對焦鎖定」:
1. 對準「主角」(任何東西)
2. 把「主角」放在對焦點,如果「主角」是人物,可以瞄準他的臉
3. 半按快門進行對焦
4. 把「主角」成功對焦后,維持半按快門的狀態(tài),移動你的相機進行取景構圖
5. 取景構圖完畢,全按快門進行拍攝,而「主角」依然清晰。
當然,這小技巧不單單局限于人像拍攝,其實只要你不打算將「主角」(可以是任何東西,包括花草樹木、園林實境等)放在正中間時,便有機會用上這小技巧。 雖然這是很多人都曉得的相機功能,但并不代表它應該被忽視。只要把基礎打好,掌握好拍攝的工具,就能隨心所欲地拍出理想的作品。
*緊記有關方法只在單次對焦情況下才會用得上!
???攝影入門攝影對焦
整體表現(xiàn)不錯 佳能35mm F1.4L USM評測
【IT168?評測】編者按:佳能EF 35mm F1.4L USM鏡頭作早期的L鏡頭之一,一是受到眾多攝影愛好者的關注,雖然俗話說定焦無弱旅,但是在一些副廠鏡頭質量逐漸上升的今天,佳能EF 35mm F1.4L USM也在面臨這個很大的沖擊。而今天為大家?guī)淼恼茾影像魔方 三款EF卡口的三款35mm自動對焦鏡頭(適馬35mm F1.4 DG HSM、佳能EF 35mm F1.4L USM以及佳能EF 35mm F2 IS USM)對比慎圓評測中佳能EF 35mm F1.4L USM鏡頭的評測內容。
『型號說明』
Canon EF 35mm F1.4L USM
EF:適用于35mm全畫幅像場。
35mm:在全畫幅上焦距35mm,APS-C畫幅上等效56mm。
F1.4:最大光圈F1.4。
L:佳能高端鏡頭系列,鏡頭前端有紅色裝飾線,亦稱“紅圈鏡頭”。
USM:佳能的超聲波對焦馬達,此處為環(huán)形對焦馬達。
『產品簡介』
佳能EF 35mm F1.4L USM發(fā)布于1998年12月,與EOS-3膠片單反相機同期登場。它是現(xiàn)役L型鏡頭中,發(fā)布時間最早的幾款之一,與EF 135mm F2L USM(1996年)、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1998年)都是更新呼聲較高的L型鏡頭。
最新一輪價格調整后,EF 35mm F1.4L USM的行貨價格已降至9000元左右。二手市場受到適馬35mm F1.4 DG HSM的沖擊,比前幾年也有了較大程度的降幅。
『配置描述』
鏡組結構:反望遠式的9組11片結構,倒數(shù)第三片為非球面鏡片。鏡片數(shù)量和特殊鏡片數(shù)量相比“堆料型”的適馬35mm F1.4 DG HSM顯得非常普通。
▲佳能EF 35mm F1.4L USM的鏡組結構
對焦設計:采用浮動式后對焦(RF)設計,對焦過程中鏡頭前部不轉動。配備USM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支持全時手動對焦。
特寫能力:最近對焦距離約30cm,最大放大倍率約0.18倍。
光圈葉片:8葉片,非圓形葉片。
鍍膜:優(yōu)化的超級光譜鍍膜。
濾鏡口徑:72mm,比尼康、適馬同規(guī)格鏡頭大一級。
操控功能:AF/MF切換。
鏡頭做工:金屬與復合材料制成。
尺寸重量:79mm×86mm。580g。
附件:標配花瓣型遮光罩(EW-78C)和軟包,遮光罩內部有植絨。
▲三款35mm定焦鏡頭尺寸對比
▲三款35mm定焦鏡頭口徑對比
『畫質表現(xiàn)』
畸變:-1.45%(非常輕微)
色散:輕微
暗角:到F8時基本消失
分辨率:
分辨率測試使用索尼A7R、EOS-E電子轉接環(huán)。拍攝時以RAW格式存儲,然后采用Adobe Camera Raw 8.5轉換為JPG,轉換時銳度置零。以ISO12233 4000線測試卡作為分辨率測試標版,并通過Imatest 3.10軟件進行讀取分析。測試時在畫面上取4個點,距離畫面中心的距離分別為17%(相場半徑)、30%、60%和80%。對于APS-C畫幅用戶,可以將60%點當做APS-C畫幅上的邊緣區(qū)域。
佳能EF 35mm F1.4L USM的最小光圈到F22,但在A7R上,從F8到F11就會因為衍射現(xiàn)象而出現(xiàn)畫質明顯下降,所以我們的測試選擇F16作為最小光圈。
▲MTF50測試成績
▲MTF50測試成績
▲MTF30測試成績
▲MTF30測試成績
『如何解讀MTF曲線』
佳能EF 35mm F1.4L USM的測試結果令我們非常意外,它的30%點成績高于17%點,80%點成績高于60%點,與距離畫面中心越遠畫質越差的常識相違背。由于三款鏡頭是同期同時測試的,因信老此排除了標版、燈光等方面的干擾。我們重復了若干次測試,結果仍舊是邊緣成績高于中心成績。最終,我們從佳能官方的MTF曲線圖上找到了證據(jù),證明我們的測試確實是準確的。
在MTF曲線圖中,10線/毫滑孝升米反映了鏡頭的對比度,30線/毫米則反映了鏡頭的分辨率。我們的測試數(shù)據(jù)偏重于分辨率,因此主要關注30線/毫米的表現(xiàn),也就是佳能官方MTF圖中的細線。MTF曲線圖中橫坐標上的5、10、15、20表示距離畫面中心的距離。35mm全畫幅的對角線約為43mm,所以半徑最長到21.5mm。在我們的測試中,17%、30%、60%和80%表示相對于半徑的長度,換算下來約為3.7mm、6.5mm、13mm和17mm。
有了上述鋪墊之后,讓我們重新來看佳能EF 35mm F1.4L USM的官方MTF曲線。圖中的兩條細實線都不是平穩(wěn)下降的。它們先在5mm左右有一個波峰,然后在17mm左右,代表F8光圈表現(xiàn)的藍色細線還有一個更明顯波峰——波峰最高點甚至高于整條細實線的起點,也就是畫面最中心區(qū)域的表現(xiàn)。這與我們的測試數(shù)據(jù)基本吻合。
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很多。稍后,我們會請@影像魔方 的另一位核心成員@偽攝影師小Q 為大家說明下都有哪些原因可能導致畫面邊緣分辨率高于中心分辨率。
▲佳能EF 35mm F1.4L USM的官方MTF曲線。
『對焦表現(xiàn)』
佳能EF 35mm F1.4L USM具備USM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能夠寧靜平穩(wěn)地驅動對焦鏡組,實際對焦速度、對焦穩(wěn)定性表現(xiàn)都很理想。
『測試手札』
從測試數(shù)據(jù)看,佳能EF 35mm F1.4L USM需要收縮光圈到F4.0-5.6時才能達到最高畫質。從F2.8開始,80%處畫質開始高于60%處畫質,也就是邊緣表現(xiàn)優(yōu)于次邊緣表現(xiàn)。接裝在APS-C機型上時,60%處變成了畫面邊緣,此時成像符合大多數(shù)鏡頭的特征。
通過對佳能EF 35mm F1.4L USM進行測試,讓我重新審視官方MTF曲線的價值和意義。盡管這對于實際使用來說并沒有特別的幫助,但對于器材愛好者來說,可以增進你對鏡頭脾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