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不允許寶子們不懂相機鏡頭!寶子請看我
相機鏡頭上按鍵標志的意思
一鏡頭正面
舉例:EF-S18-55mm1:4-5.6IS STM
EF-S:鏡頭卡口(半畫幅單反)
18-55mm:變焦鏡頭可變焦范圍
1:4-5.6:非恒定光圈鏡頭,最大光圈值范圍
(在18mm最大光圈f4,在長55mm最大光圈f5.6)
IS:防抖鏡頭
STM:步進馬達
Ф58mm:鏡頭外徑,選配uv鏡等需要這個尺寸
二 鏡頭側面
AF MF撥桿
AF:自動對焦(相機自動進行對焦)
MF:手動對焦(需要自己手旋轉對焦環(huán)來進行對焦)
STABILIZER撥桿
ON:開啟鏡頭防抖
OFF:關閉鏡頭防抖
0.25m/0.8ft-00
鏡頭最近對焦距離
為0.25m
三 鏡頭標識拓展講解
這里大家可以拿著自己鏡頭對應查看,幫助大家對自
己的鏡頭有個詳細的了解。
鏡頭卡口
EF:佳能全畫幅單反卡口
EF-S:佳能半畫幅單反卡口
RF:佳能全畫幅微單卡口
EF-M:佳能EOSM系列微單卡口
F:尼康單反相機卡口
Z:尼康微單相機卡口
A:索尼單反相機卡口
E:索尼微單相機卡口
X:富士aps-c畫幅的卡口
G:富士中畫幅的卡口
一般來說,機身鏡頭需要相同的卡口才可以安裝在一
起使用,但為了擴展鏡頭群,讓不同卡口的鏡頭能夠
裝上使用,這時候可以借助轉接環(huán),使鏡頭可以通過
轉接的方式在不同的相機上使用。
另外,大部分單反鏡頭都可以轉接到微單機身上,全
畫幅系統(tǒng)的鏡頭可以轉接到半畫幅相機上,半畫幅鏡
頭無法用在全畫幅相機機身上。
變焦頭定焦頭區(qū)別:
什么是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是指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變換焦距、從而得到
不同寬窄的視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圍。
使用變焦時,想要放大拍攝對象無需調整位置,只需
轉動鏡頭上的變焦環(huán),拍攝對象就會占據(jù)更多畫面。
常見變焦鏡頭有24-70mm16-35mm70-200mm
數(shù)字越小視角越寬廣,數(shù)字越大視角越窄。
canon
什么是定焦鏡頭?
定焦鏡頭是指只有一個固定焦距的鏡頭,沒有焦段的
說法,或者說只有一個視野。
定焦鏡頭相對于變焦機器的最大好處就是對焦速度快
成像質量穩(wěn)定。并且定焦頭一般都有著更大的光圈,
可以達到更好的淺景深虛化效果,適合拍人像。另外
體積小,也很便于攜帶。
常見定焦鏡頭50mm、35mm、85mm
光圈
光圈是用來控制光線進入相機內多少裝置(進光量),由一
組葉片組成,通過控制葉片的開合程度,控制鏡頭通光孔
的大小,進而影響進光量。
F1.4
F2.0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光圈f數(shù)值越大,進光量越少,光圈越小,背景虛化越少
光圈f數(shù)值越小,進光量越多,光圈越大,背系虛化越好
常用光圈數(shù)值設置
靜態(tài)人物:F1.2-4風景:F8-16
花朵:F1.2-4
星空拍攝:F1.4-5.6抓拍:F5.6-11美食:F5.6-11
二、佳能鏡頭防抖和不防抖的區(qū)別
很多人都搞不清防抖的意義所在,以為有了防抖就不會糊片,不是這樣的。
首先要明白照片為神馬會抖動而糊片,這與鏡頭焦距和快門速度有關,焦距越長,越容易糊片,畝源快門越慢,也越容易糊片。就是快門慢了,焦距長了,你的手就端不穩(wěn)機器了。
那么,到底怎樣才不糊呢?你只要記住這點,快門速度只要高于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基本不會糊片。比如鏡頭焦距是20mm,快門速虛孫度只要1/20秒就能不糊,當鏡頭焦距到了200mm,快門速度就要1/200秒才能不糊,這就是為什么長焦鏡頭容易糊片的關鍵所在。
再回到正題,防抖就是可以降低快門速度以保證不糊片。還是以上面的200mm鏡頭為例差耐鏈,當環(huán)境比較暗,用1/200秒還是得不到準確的曝光,就算用了最大光圈,還是曝光不足,這時,開啟防抖就有用了,一般防抖可以降低2-3擋快門而保證不糊片,那么,這時就可以用大約1/30秒左右的速度拍攝,可以不糊片。如果快門再慢,也還是要糊片的。
用三腳架時,要把防抖關掉。
明白了么?就是防抖可以降低3擋左右快門速度而不會糊片。
防抖有作用,但是能力有限,不迷信,正確使用。
在快門速度落下來之后, 防抖的重要性就很突出了
比如在山賀1/15秒這么個速度下
使用不防抖鏡頭拍攝的照片糊掉的概率是很大的
但是逗余派使用防抖鏡頭, 照片糊掉毀侍的概率就小得多的多了
人在照相時手都會多少抖一點,有防抖功能照相會清楚一點。現(xiàn)在相機都有防抖功能
三、請問佳能鏡頭帶防抖和不帶防抖成像品質一樣么?
帶防抖和不帶防抖成像櫻祥區(qū)別不大
當然大頌握只要有個適當?shù)募軡L慶子,最好開自動拍或者快門線
一樣可以起防抖效果。
帶防抖比不帶防抖的價格要貴很多,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防抖的確會影響成像,但頌中微野數(shù)山乎其微,而且畢嫌要看你的鏡頭的焦段,長焦沒防抖效果很差,上架子也會因為沒用快門線按快門時的抖動而影響成像,獨角架也是,何況很不方便~
所謂的防抖都是以抖治抖,用鏡頭的抖動來中和掉人為的抖動,而不帶防抖的鏡頭能夠在合理的運用下保證絕對不羨扮抖,成像可以更加銳利,我手里的大白(100-400)和IS小白都是防抖鏡頭,但我經(jīng)常是關閉IS的,這樣出片效果更好
防抖鏡頭對成像沒有提升反而有些許的影響,所以明滾增加防激派余抖組件的鏡頭就必須相應補充輔助鏡片來解決光散失問題。但是防抖功能對于手持太有利了,更加靈活機動,腳架太累,獨腳架太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