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能卡口鏡頭怎么轉接尼康機身?
到京東買一個轉接口,有賣的。注頃孫雀意,是佳能轉尼康,別買錯了。例如佳能全畫雀早凱配幅的EF轉尼康Z的,就買EF轉Z的。最好買貴點的,能自動對焦的。
佳能單反鏡頭昌擾一般不能轉接尼康單反機身。因為佳能鏡頭卡口的法蘭距較短,尼康鏡頭卡口的法蘭距較長。短法蘭距鏡頭轉到長法蘭距機身時無限遠不能合焦。尼康鏡頭轉佳能倒是比較容易。只有徠卡的R系列鏡頭法蘭距略長于尼康,經改口后可以轉接在尼康單反機身。某些法蘭距稍短耐搏旦的M42螺口鏡頭使用帶矯正鏡片的轉接環(huán)后可以轉接到尼康單反機身。
尼康Z卡口微單的法蘭距極短,理論上可以轉接佳能單反鏡頭。然而佳能單反銀銀鏡頭全部采用電磁光圈,調節(jié)光圈大小不太容易。
需要佳能口搭租轉尼康口的轉接口。一知型兆般質量不佳的轉租者接口,可能鏡頭的一些自動功能就會丟失。所以轉接以后一般手動功能使用較多。
網上搜索相應的轉接環(huán)即可,好的能實現(xiàn)大部分功能,差一點的,只能手動
二、Contax的G系列用的鏡頭,比如90 2.8之類的是什么接口?如何轉佳能EOS?
卡口就是Contax G系列專用的Contax G卡口,與其他卡口都不通用。
理論上來說禪旅,Contax G鏡頭是不可以轉接EOS的,因為Contax G是旁軸鏡頭,法蘭距遠遠小于EOS等單反,因此就算硬轉接上去也是無法無窮遠合焦的。用轉接環(huán)只能把Contax G鏡伍襲虛頭轉接到NEX等單電上,因為單電的法蘭距比Contax G還短。
雖腔燃然理論上來說,Contax G鏡頭是不可以在單反上用的,但有一個例外(僅此一個): Sonnar 90mm f/2.8。因為G90的最后一枚鏡片離卡口比較遠,所以可以把后面一截鏡筒切掉,在單反上做到無窮遠合焦,改到佳能、尼康等的單反上都可以。很多改口師傅都能做這個。
其他G頭都不用考慮在單反上用,除非是只拍微距或者是把機身改造。
contax G系列鏡頭當然就是contax 的G接口。轉接EOS或其他相機卡口時,改口是一個選擇,但碰姿譽太復雜,而且容易損害鏡頭。冊散比較簡單的方式是購買專用的轉接環(huán),很多廠商在做這個,比如kipon什么的。這個在淘寶之類的網站上有賣的笑段很多。
不過因為contax g系列7只鏡頭,其鏡頭后組長短不一,是否所有的都能接在eos機身上,也需要看具體情況。
以前需要改口,并漏配改且把G頭變成手動頭來用。
現(xiàn)在不需要了,梁環(huán)EOS版本可以解決,這是近期上市的一個轉接環(huán)返判,能將G頭轉接到EOS機身來用,更屌炸天的是這個環(huán)自帶微型電機和芯片賣讓,無需改口,支持G頭的AF功能,轉接到EOS上之后能實現(xiàn)自動對焦。
這沒啥可說跡皮的,只能是改口來用。
另外注賀神意一下,改口一定要找一個技術過硬的師傅,不然鏡禪州虧片會有損傷。
三、相機鏡頭改口與轉接環(huán)
什么是轉接環(huán)?轉接環(huán)不是增距鏡、微距管,也不是近攝倒接環(huán)、濾鏡轉換環(huán)。簡單說,轉接環(huán)的作用是把A接口的鏡頭用于B接口的機身。與騰龍的百搭接環(huán)不是一回事。轉接環(huán)的厚度由不同攝影系統(tǒng)之間的法蘭焦距差決定,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機身接口至焦平面的距離差。135單反相機里,阿爾帕和柯尼卡機身最薄,最適合做轉接平臺,佳能FD、EOS機身也較薄。而135旁軸相機又薄于單反相機。轉接環(huán)有很多種,以成像結果來劃分,可分為:1、微距轉接環(huán):把薄機身上的鏡頭接到厚機身來用。效果是無限遠不合焦,只能用于微距攝影。比如佳能生產的一種FD鏡頭轉EOS機身之轉接環(huán)。2、正常轉接環(huán):把厚機身上的鏡頭接到薄機身來用,效果是無限遠合焦,在各拍攝距離都可正常結像。款式很多。3、帶鏡片的正常轉接環(huán):是在第一類接環(huán)上加入光學鏡片,使無限遠合焦。比如佳能生產的另一種FD鏡頭轉EOS機身之轉接環(huán),比如德國生產的帶非球面鏡片的轉接環(huán)。以生產廠家來劃分,轉接環(huán)可分為:1、“原廠”轉接環(huán):佳能、賓得、美能達、奧林帕斯、徠卡、阿爾帕、柯尼卡等都生產過轉接環(huán),比如佳能制的M42鏡頭轉FD機身之轉接環(huán)、FD鏡頭轉EOS機身之轉接環(huán)、賓得制的M42鏡頭轉PK機身之轉接環(huán)、美能達制的Exakta鏡頭轉MD機身之轉接環(huán)、奧林帕斯制的OM等鏡頭轉數碼單反E系列機身之轉接環(huán)、徠卡制的M39羅口鏡頭轉M機身之轉接環(huán)、阿爾帕制的其他卡口鏡頭轉本廠機身之轉接環(huán)、柯尼卡制的其他卡口鏡頭轉本廠機身之轉接環(huán)……等等。這種接環(huán)的特點是:精度最高,工藝最好,價格最貴。我有前三種。2、“副廠”轉接環(huán):德國制的最好,日本制的其次,香港制的第三,國產的最差。我都有。以所跨領域來劃分,可分為:1、大畫幅鏡頭轉中、小畫幅機身之轉接環(huán)。2、中畫幅鏡頭轉中畫幅機身之轉接環(huán),如哈蘇鏡頭轉瑪米亞645機身之轉接環(huán)。3、中畫幅鏡頭轉小畫幅機身之轉接環(huán),如賓得、康泰時都生產這種原廠轉接環(huán)。4、小畫幅的單反與旁軸之間、單反之間、旁軸之間互換轉接環(huán)……總之,幾乎有多少種鏡頭、機身接口,就有多少種轉接環(huán)。對此感興趣的人可以專門去研究,樂趣無窮呵。不過很容易上癮,或曰“中毒”。我前后共有十幾種各類轉接環(huán),用來把耐旅悉徠卡、蔡司、福倫達、施奈德、羅敦司德、祿萊、Meyer、ISCO、Schacht、Kilfitt、尼康、奧林帕斯、賓得等R、C/Y、DKL、E/T、QBM、M42、AI、OM接口的鏡頭,轉接到佳能FD、佳能EOS、尼康F、賓得PK等機身來用。其中最為得意的,一是把世界上最好的鏡頭徠卡R180mm/2.8 APO通過罕見的R->FD轉接環(huán),接到世界上最好的單反相機佳能NF-1上來用;二是把最罕見的羅敦司德30mm/2.8老鏡頭通過昂貴的DKL->AI轉接環(huán),用在尼康最專業(yè)的F3上面,而且無限遠合焦。此種玩法實現(xiàn)了發(fā)燒友們夢寐以求的“雙贏”。想想那時候真是瘋狂--曾經誓言收齊全世界各種原廠轉接環(huán)。還有更瘋狂的:在玩夠轉接環(huán)以后,我開始玩鏡頭、機身改口,請人把幾支徠卡R、康泰時C/Y單反鏡頭改成尼康口;把安琴古典135mm/3.5鏡頭由尼康口改成M42口;把富士卡的極品鏡頭80-200/3.8DM改為PK口;把佳能NF-1機身改成Contarex口,后者必須在機身接口處加裝光圈環(huán),僅加工費就超過千元。這就是為什么那時我有三部NF-1。在國內相機發(fā)燒友中大規(guī)模興起玩轉接環(huán)之風,是源于我在網絡攝影論壇的一個帖子:《邪派高手》。因為當時就明白是“邪派”—無論轉接或改口,昌乎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最終成像質量,所以現(xiàn)在“鎮(zhèn)臘改邪歸正”后,不建議玩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