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機的鏡頭 多少mm 是鏡頭的長度還是鏡頭的直徑?意思是什么?
這個問銀敏題問的復雜了,mm本身是長度單位,在相機上,可以作為焦距,也可以作為鏡頭口徑,因為有些好的相機的鏡頭上是可以加裝濾鏡的,濾鏡的口徑也是不容忽視的。當然,最不會用來表示的就是鏡頭的長度,這個對于相機來說沒有意義。
關于焦距,樓上的已經(jīng)說明得很清楚了,焦距是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關于焦距,你可以理解為焦距越長,能拍鋒消枝攝的物體越遠,或者能拍攝的微笑物體可以越大,這就是所謂的長焦,那么反過來,焦距越橋鄭短,能拍攝的范圍就越寬,視角越大,這就是所謂的廣角。
是焦距,就是指從透鏡中心到焦點的距離。慎野禪樓上的說錯了,不是到成像元件寬塵的距離脊罩。是到透鏡和成像元件中間的焦點,也就是光線交叉點的距離。50MM為標準。廣角是指小于等于28MM。長焦是指70MM以上。另外還有24MM
18MM
17MM等超廣角和300MM以上的超長焦。又叫超望遠鏡。
鏡頭的MM指的是鏡頭的焦距。在鏡頭上有一個直徑的標志,后面跟的數(shù)字是鏡頭直徑
不是鏡笑滲扮頭的長度和直徑~是鏡頭的焦距~~~例如f=5.8-17.4mm~表示鏡頭的喊侍焦距在5.8~1.4mm之間,因為碰灶鏡頭是伸縮的,所以焦距是一個范圍!
二、關于鏡頭直徑和通光直徑的問題!
適馬的頭一向做的肥大。
別人77口徑的,他要做82口徑;別人72口徑的,他77口徑……
最離譜的就是這根50/1.4,別人都是52~62口徑的,他竟然做了77。
所有的50/1.4鏡頭的光圈直徑都是一樣大的,因為光圈埋枝的定義就是這樣來的:F值=光圈的直徑/焦距。
所以只要F值和焦距相同,孔徑就是一樣大的。
注:F值是1.4的倒數(shù),即1:1.4。
樓上那位朋友混淆了一個概念,就是APS-C畫幅上這個鏡頭的焦距不是50而是75啊,這個1.5倍的換算系數(shù)彎櫻敏被抵消了,所以算下來光圈還是一樣大的。同理1/2.33畫幅上的頌豎焦距50是換算焦距,實際上的焦距只有幾厘米。
1樓別胡說啊,賓得FA50和適馬50都是全畫幅鏡頭,其中賓得FA50是在膠片時代就存在的135鏡頭了,那時的135膠片就是現(xiàn)在的全橋橘掘畫幅。
而至于兩枚鏡頭的體積不同,首先這是伍敏由鏡片組結(jié)構不同而造成的。我們可以理解為賓得以把鏡頭尺寸做小為目的,使用了省體積的結(jié)構,然后在零件、外殼的結(jié)構進行緊湊的設計。了解賓得歷史的人都知道賓得的美學就是“敏核以小為美”,同樣規(guī)格的鏡頭尺寸要比其他品牌的更小。
兩只鏡頭在F1.4下,對于全畫幅膠片/傳感器,都是能夠滿足它們的像場的。在同樣拍攝參數(shù)下,兩只鏡頭用在同一個機身(不限全幅和半幅)是可以獲得相同的曝光量,知道這個就夠了。
謝謝幾位朋友,認知錯誤,刪了!
三、關于鏡頭直徑和通光直徑的問題!
通光孔越大,光圈越大,當然鏡頭的直徑也就越大,這激談個是想當然的事情.
只管的比較鏡頭,佳能尼康等的18-55 3.5 5.6掛機頭的外形就比17-50 2.8的小很多,尤其是直徑小,長寬鉛肢慎世短差別倒是不到,就說明了鏡頭外形直徑和通光孔直徑的直接關系.
四、單反數(shù)碼相機的鏡頭直徑是不是越大越好,越貴呢,直徑72 的是不是就是比67的好呢
應該說這是嘩悶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因為影響鏡頭光學素質(zhì)的因素很多,并不僅限亂信彎于口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坦鬧前提下,鏡頭內(nèi)徑越大越好、越貴。
這個是不一定的,光圈越大鏡頭口徑也相對變大,但是有些廠家故意的將口徑做大,所以這個還是要具體看的
理論上說,是這樣的,,口徑越大的鏡頭越難做,,當然成本也慶碧更高,饑握,現(xiàn)在主流的單反都是APS-C畫幅的,所以很多鏡頭也沒必要爛差慶把口徑做那么大。。一般67毫米就夠了。。。
明顯不是啊。。不同的鏡頭會有不同的用處,跡備所以口徑肯定也會不同。。。并不是口徑越大越好 這姿數(shù)毀只畢尺是相對而言
不是一個概旦拿局念。
就像是汽車。小車也不便宜,性能有好有壞。越野車也有便宜模讓的。
按拍攝需要選擇鏡頭。比如體育記者都用長焦,價格從幾千都敏輪幾萬的都有。
五、認識鏡頭
認識鏡頭
相機基礎知識--鏡頭
1、鏡頭上的標識
遮光罩:防止炫光,提升畫質(zhì),防止鏡頭碰撞受損。
對焦環(huán):調(diào)節(jié)鏡頭對焦位置,常說的調(diào)節(jié)清晰和模糊。
AF/MF對焦切換:自動/手動對焦切換開關。
變焦環(huán):調(diào)節(jié)焦距,常說的調(diào)節(jié)遠近,包含場景大小。
當前焦距:對應的數(shù)字為當前焦距。
鏡頭后蓋:保護鏡頭、防塵。
焦距范圍(焦段);鏡頭卡口類型;品牌;最大光圈;適用鏡頭直徑。
ZOOM LENS EF24-105mm 1:4L IS USM
ZOOM LENS:變焦鏡頭;
EF:鏡頭卡口類型;
24-105mm:可變焦距范圍;
1:4:恒定最大光圈值為4;
L:高端鏡頭;
IS:防抖功能;
USM:超聲波馬達。
LENS RF35mm F1.8 MACRO IS STM
LENS:鏡頭;
RF:鏡頭卡口類型;
35mm:定焦鏡頭焦距;
F1.8:最大光圈值1.8;
MACRO:微距;
IS:防抖功能;
STM:步進馬達。
LENS EF50mm 1:1.811ф52mm
LENS:鏡頭;
EF:鏡頭卡口類型;
50mm:焦距為50mm定焦鏡頭;
1:1.8:恒定最大光圈值為1.8;
Ⅱ:第二代鏡頭;
ф52mm:鏡頭口徑52mm;
52mm:遮光罩適配52mm口徑鏡頭;
AF/MF:自動/手動對焦切換開關;
50mm:焦距為50mm定焦鏡頭;
0.45m/1.5ft:最近對焦距離為0.45米/1.5英尺。
鏡頭分類
鏡頭基礎分類: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
定焦鏡頭:只有一個固定焦距的鏡頭,只有一個焦段,只有一個視野。
變焦鏡頭:一定范圍內(nèi)可以改變焦距的鏡頭,擁有多個視野。
按焦段分類:
一般分為超廣角、廣角、標準、中焦、中長焦、長焦、超長焦這些焦段。
焦段:鏡頭焦距的分段
超廣角鏡頭:焦距在20mm以下的鏡頭;
廣角鏡頭:21mm-40mm焦段的鏡頭;
標準鏡頭:41mm-60mm焦距的鏡頭;
中焦鏡頭:61mm-100mm焦距的鏡頭;
中長焦鏡頭:101mm-180mm焦距的鏡頭;
長焦鏡頭:180mm-300mm焦距的鏡頭;
超長焦鏡頭:301mm以上焦距的鏡頭;
[以35毫米相機(135相機)為例]。
鏡頭焦距視野對比:
焦距數(shù)值越大,視野越窄;焦距數(shù)值越小,視野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