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底一:選擇合適的攝影器材:
選擇一架合適的相機十分重要,根據(jù)經驗介紹如下,供參考: 首先是要輕巧實用,普通攝影者選擇全自動傻瓜相機為好,此類相機體積小、分量輕、操作方便,自動曝光、自動對焦、自動卷片、內置閃光燈等功能,可使照片成功率大大提高。變焦傻瓜機就是其中一項,它不僅能將遠處小景物放大拍攝,也能使名山大川的全景一覽無遺,大大方便了攝影者的取景。 有一定攝影經驗的人,用一套單鏡頭反頭相機,此類相機鏡頭成像質量較高,取景誤差很小,操作上比傻瓜相機稍微復雜些,能讓攝影者充分享受攝影的樂趣。碰到下雨天,電子相機容易遇水短路,鏡頭容易發(fā)霉,這就需要配置一個能防水的攝影包。
功底二:注意拍攝場景
旅途中注意拍攝場景不走馬觀花初學者在風景區(qū),常被綠水青山、紅墻綠瓦陶醉,過早地按動快門,結果事與愿違,畫面中的景像并非像實地見到的那樣美。有的拍了一兩卷膠卷,也挑不出滿意的照片,只看到了景物的表現(xiàn),沒有經過觀賞、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其內在特征(景物的線條結構、色調和透視關系等),判斷出景觀本質。
功底二:注重個體特色突出主題
景點選擇切勿輕重不分,不喧賓奪主風光照片賓主不分、喧賓奪主,是初學者的另一個毛病,什么都想要拍,什么都不突出。要知道,主體是照片中最有特征,最富有吸引力的物體,應該主體鮮明、突出。要突出主體,就要講究色調處理(用光),利用不同的受光面形成對比性色調,使背景與主體對比強烈,借以烘托主體。
功底三:化繁為簡
旅途中的有些場景特色較多,這時候我們該選擇比較有代筆的特色,不貪多求;照片是一個有限的兩維空間,不可能像別的藝術那樣刻畫眾多形象,下一點功夫,拍公園一角或某一小景,往往起到以少勝多、以簡代繁的作用。拍風景就要選擇恰當?shù)慕嵌群途哂屑竟?jié)性的花草、樹木配之于最有代表性的樓、堂、館、所、亭等建筑物,相互襯托、配合,從而勾畫出游的時間和地點,顯示出栩栩如生的動人景畫,且不可包羅萬象、雜亂無章。在出游中如遇天晴時,側光是最理想的光線,風景、建筑物、人像等采用側光拍攝是非常適宜的。它能清晰地勾畫出物體的線條,從而也顯示了空間感。如陽光充足,使用21度膠卷,1/125秒可用11光圈。晨光或晚霞(即上午9時前,下午4時后)富有藝術效果,但光線較弱,光圈可增加1至2級乃至更多一些,速度也要相應減慢,必要時用閃光燈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