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騰龍10-24和佳能10-22
如果預算夠那就24-70L
自己在用24-70L
其實F2.8全開中心就非常銳了,只是全開的時候廣角端邊緣有點肉,但是絕對可用
收到F4之后銳不可擋,全開光圈會有種壓縮感,色彩濃郁,很有味道。
24-70成像其實比24-105好多了,但是因為在數(shù)碼上,24-105經(jīng)過數(shù)碼優(yōu)化,所以看上去差別不大,在膠片機上24-105完敗24-70
兩者主要的差別還是在邊緣銳度和最大光圈上
24-105的F4光圈不管是在弱光下還是運動物體都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唯一的好處就是比24-70L輕,24-70L實在有點重
入了24-105肯定會想大光圈,還是需要買個35F2或者501.4的大光圈定焦
可是501.4和35F2除了光圈大一點,銳度并沒有超過2470L啊,色彩還不及這支變焦鏡皇
買24-70L實際基本上就約等于買了35F2501.4了。。
2. 騰龍10-24和佳能10-22對比
騰龍鏡頭沒有12-24 你應(yīng)該想了解10-24這款鏡頭
騰龍10-24mm F/3.5-4.5 Di II VC HLD 超廣鏡頭售價人民幣3400元。鏡頭采用11組16片光學結(jié)構(gòu),適用于APS-C畫幅相機,最近對焦距離0.24米,最大放大倍率1:5.3,濾鏡接口77mm,尺寸:83.6 x 84.6mm,重量440g,將推出尼康和佳能卡口。
3. 騰龍和佳能24-70
索尼的24-70mm f/2.8和騰龍的24-70mm f/2.8是兩款常見的標準變焦鏡頭,它們的區(qū)別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品牌:索尼的24-70mm f/2.8是索尼自家的鏡頭,而騰龍的24-70mm f/2.8是由第三方廠商騰龍生產(chǎn)的鏡頭。
2. 適用機型:索尼的24-70mm f/2.8是專門為索尼E卡口設(shè)計的,只能用于索尼的E卡口相機,而騰龍的24-70mm f/2.8則有多種卡口可選,包括佳能、尼康、索尼等。
3. 價格:騰龍的24-70mm f/2.8相對來說價格更為親民,而索尼的24-70mm f/2.8則價格較高。
4. 光學性能:兩款鏡頭的光學性能都很出色,但是索尼的24-70mm f/2.8在色散、畸變等方面表現(xiàn)更好,同時也具有更好的防水防塵性能。
總的來說,索尼的24-70mm f/2.8和騰龍的24-70mm f/2.8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標準變焦鏡頭,選擇哪一款主要取決于你的相機卡口和預算。
4. 騰龍與佳能
!這兩支鏡頭都沒玩過!玩過尼康70-300 成像一般吧!相對來說尼康840 2代好很多一代光線好的話也很不錯!前者對標頭是 都是nc兩家的70-300(佳能的話不是紅圈那支)。后者對標是佳能大白和尼康840。后者是新出的鏡頭 而且規(guī)格比前者高 前者還是上一代鏡頭 騰龍新一代鏡頭都沒了那個難看外觀加黃色圈圈。選擇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預算夠還是選擇后者--騰龍100-400。后者對標規(guī)格(佳能大白 和尼康840)。原廠的話貴一倍多 。70-300這個規(guī)格價錢不多(注意佳能的話不是紅圈那支).二手的話價格和副廠全新差不多。不知道你玩哪家!!尼康原廠的話 840成色不錯4000左右 (新的9000左右)。佳能 大白二手價格不知道 肥白也是三四千。如果非得說哪個更好當然是后者 高一規(guī)格。 成像后者會好很多 弱光環(huán)境更是 。焦段來說的話后者打鳥會給力一點 前者拍人像更佳,注意我說的事焦段。 很趕寫的有點亂~~
5. 18-200騰龍和佳能
佳能200d配騰龍18-200不錯,它的光學結(jié)構(gòu)為15片13組,騰龍18-200mm搭載了兩枚LD鏡片,來消除可能的色散,讓成像質(zhì)量進一步提高。整體外觀更加簡潔。騰龍18-200mm鏡頭的優(yōu)點就是比較輕巧
6. 騰龍1024和佳能1022
451002開頭的身份證是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右江區(qū)的,45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10代表百色市,02代表右江區(qū),所有451002開頭的身份證出生所在地都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右江區(qū)。
4510開頭的身份證號碼代表出生戶口在城市是廣西省百色市;百色市的行政代碼為451000,身份證開頭45100開頭是代表百色市轄區(qū),45102開頭的是代表百色市轄縣,都是百色市身份證號碼;
4510開頭身份證歸屬地:
451002 右江區(qū) 451021 田陽縣
451022 田東縣 451023 平果縣
451024 德??h 451025 靖西縣
451026 那坡縣 451027 凌云縣
451028 樂業(yè)縣 451029 田林縣
451030 西林縣 451031 隆林縣
7. 佳能1022和騰龍1024二代對比
柳永(987年-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改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籍貫山西永濟,出生于山東費縣,排行第七,時人或稱柳七而不直稱其名,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又稱柳屯田。北宋著名詞人,作品流傳甚廣,盛行一時,相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科考多次落榜。柳永青年時期讀書破萬卷,滿腹學問,二十出頭,準備進軍科場。但那些掌管著士子前途和命運的人,說柳永的詞浮艷虛薄,不堪入目。柳永去拜訪宰相晏殊,晏殊問:“你作曲子么?”柳永說:“也如您一樣愛好?!标淌庹f:“我雖作曲子,卻不作什么‘針線慵拈伴伊坐’?!标淌夂统λ膽B(tài)度可見一斑,所以,幾場科考,他名落孫山。
柳永科考不順,憤怒中寫了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且恁偎紅依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彼稳首谧x了這首詞,不高興,后來的一次科考,柳永名列前茅,發(fā)榜之際,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御筆一批:“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從此,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考上進士。宋仁宗是個還處寬容的皇帝。1034年,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柳永考上了進士,這一年,他快五十歲了。的終于夢想成真,高中進士。之后,他在睦州、定海任過小官,所經(jīng)之地,政聲不錯。有良好的政聲,并沒帶來官運,他一直在散官閑職上徘徊。張舜民《畫墁錄》說:“柳三變既以詞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彼裕貌簧w,可能與當年宋仁宗對他的評價有關(guān)。
窮困中去世。柳永喜歡流連于煙花柳巷,當時有名的歌妓陳師師、謝玉英、趙香香等,都是他的紅顏知己。當時,流傳一首歌妓為柳永寫的詞:“不愿穿綾羅,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笨梢娝齻儗α赖南蛲?。柳永不但詞寫得好,人也大方,在歌妓身上大把花錢,晚年頗為窮困。
1053年,柳永病逝于江蘇鎮(zhèn)江,時年約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