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70d配適馬18—35
既然70D機身,想必近期內不會上全幅。故推薦:
其一,掛機推薦17-55鏡頭。17-55是佳能半幅機鏡皇,具有恒定2.8光圈,畫質一流,可以主攻人像兼顧風景,比套頭好很多,但價格小貴,5000左右;如果需要較長的焦段,則15-85,分辨率很高,光圈有些小,拍人像差些。但24廣角給力,拍風景實用。價格4000多。
其二,人像、靜物拍攝大光圈定焦鏡頭是標配。
經濟拮據(jù)一些建議501.8,幾百元,成像較好,但乘系數(shù)后焦段有些長,室外好用,室內有點耍不開;經濟較好的推薦適馬351,4,成像質量媲美紅圈,好評如潮,價格5000左右,但要注意挑選,防止跑焦。
如果不會挑也無人指導購買,則推薦佳能352.0IS,雖然光圈不如1.4,,但全開銳度很好,防抖很管用,1/10秒手持不糊,價格3000多。
土豪則推薦35L或24L,(L意為奢侈)畫質一流。
土豪不砍價。
其三,不推薦18-55、18-135、18-200,時間久了會后悔。鏡頭寧缺毋濫是原則。
其四,不推薦24-105。用在半幅上廣角全無,長焦又不夠長,焦段尷尬,得不償失。
2. 佳能90d配適馬18-35.1.8鏡頭怎么樣?
長焦可以隨便搭配,用全畫幅鏡頭都行,便宜的騰龍70-300,貴一點的適馬騰龍的150-600,都可以。佳能殘幅的55-250也可以,一分錢一分貨。稍微提一嘴,最近測評了佳能85 1.2這顆牛頭,全開光圈下成像是真的肉,對焦也更不準了,遠不如同樣是全開光圈的適馬150-600(當然拿長焦和定焦比銳度不公平)。長焦搭配90d的連拍速度,美汁汁兒。
標變的話18-135就行,幾乎沒有理由換成15-85、紅圈24-105這些,沒有理由。實在想追求紅圈情節(jié)可以考慮24-70,或者自己拿貼紙貼一個紅圈在18-135上面,也挺好看的。
大光圈鏡頭,買來好耍但我自己用的不多。小痰盂可以,我剛開始玩攝影,第一次用小痰盂的體驗真的很驚艷。進階可以入適馬50 1.4,不過我自己感覺的話,我貼錢換適馬的時候,它帶給我的驚艷遠沒有第一次我用小痰盂的心情那么震撼。另外,適馬18-35 1.8也不錯,外觀霸氣,就無腦銳。
3. 適馬17-70和佳能18-135
個人認為,佳能好用不貴4k搞定的鏡頭主要有這些,表示佳能雖然機身渣渣的,鏡頭絕對業(yè)界良心1.永諾的50 1.8 200多,跟原廠比不輸2.佳能50 1.8 新痰盂,個人認為貴上200塊買新的還是可以的,最少做工對得起佳能的牌子3.永諾35 f2 700塊左右的售價,肯定比不上原廠,不過,這價格,你還要說什么?
4.佳能 10-18 2000不到體驗超廣角的魅力5.40mm餅干,不是很推薦,唯一的原因,輕6.50 1.4廉價獲得大光圈人像頭的最佳選擇,等效80視角7.24 -105 如果你需要枚焦段長一點的鏡頭,選它更好,雖然等效以后不是很長,不過全幅頭哦,換機身也能用哦,紅圈,嗯,這沒跑,要啥有啥,佳能的紅圈技術在這枚鏡頭上都可以體驗,拆機價3000可以了8.適馬35 ART,絕對值4000的票價,ART會告訴你什么才叫鏡頭,1.4的全開可用光圈,等效的標頭視角
4. 佳能70d配適馬35 1.4
對于拍風光而言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我們拍攝大場景,廣角鏡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比如16-35;如果拍攝雪山峰嶺廣角鏡會降低山峰的高度,削弱其雄偉的姿態(tài),這是就需要用標準變焦鏡頭,比如24-70或者24-105;如果拍攝大場景中間的局部風光,這就需要中長焦鏡頭, 比如70-200。
至于拍攝靜物我認為最好的鏡頭是50定焦鏡頭,因為它的變形最小,最接近真實。
5. 佳能80d配適馬18-35怎么樣
佳能80D一般推薦你買原廠的18-135鏡頭,或者副廠的騰龍17-50或適馬的17-50鏡頭,恒定2.8光圈,價格又實惠。
6. 適馬18-35和佳能17-55
我用的騰龍17-50防抖,片子很銳。
聽說不防抖的出的效果更銳,應為鏡片少。但是不防抖的顏色偏黃更厲害些。
7. 適馬18-35和佳能16-35
35mm一般指的是全畫幅下的35mm,裝在你的600D上就是50mm視距了,不好用的。
我個人認為,掃街還是廣角用的多。用來拍人和掃街,我首推適馬的18-35 F1.8那顆,大光圈變焦,人像風景都兼顧了,相當于三個定焦頭。其次是騰龍的B005,17-50 F2.8,這顆光圈小一級,但是焦段更實用。定焦的35mm,能用的好的人不多,很難出彩。
8. 佳能17-40和適馬18-35
我認為選擇佳能17-40mmf/4,認為目前我認為商業(yè)婚紗更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