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5-300鏡頭適合拍什么
從鏡頭的變焦比分析,55-250和70-300更好一些,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鏡頭中鏡片的組成也會影響到成像質量,比如18-200和28-300相比,后者的變焦比與前者不相上下(都是10倍多),但因內部鏡片結構和組成的綜合因素,后者的成像仍比前者好。
單從這三只鏡頭來說,成像最好的是70-300(不管是70-300 F4-5.6還是70-300 DO還是70-300 L),其次是55-250,18-200排最后。
這三只都是長焦遠攝類鏡頭,作用基本一致,只是長焦端的長短不同而已。
其它的主要區(qū)別就是最大光圈不同、做工及用料、內部鏡片結構,色差、色散和畸變控制等。供參考。
2. 55-300鏡頭能拍多遠
尼康AF-S DX 55-300mm 尼康AF-S VR 70-300mm 分別裝在DX相機機身上,實際在300MM端的成像顯示是一樣的?! ∧峥礑X鏡頭是專門為APS畫幅的感光元件研發(fā)的鏡頭,并為其做了專門的優(yōu)化設計,在實際使用中,鏡頭的焦距要乘以1.5的鏡頭轉換系數(shù)。且只能用于APS畫幅的相機機身。因此 AF-S DX 55-300mm和AF-S VR 70-300mm兩只鏡頭裝在DX相機機身上時,在長焦的300mm端,它們的實際焦距將相當于450mm鏡頭的成像效果;焦距相同,因此,成像、顯示是一樣的。
3. 55-200的鏡頭適合拍什么
第一 18-55 18-135 18-200 是說焦距也就是光學變焦的大小 (簡單的說焦距越大拍的越遠)第二 就鏡頭而言 這三個鏡頭 都是套機鏡頭 沒有盒裝的只能買拆機頭 第三 鏡頭之間的比較來看 18-55 最差(焦距太小高不成低不就 鏡頭內部的組合有弱點) 18-200 適中 (也就是一個比較全面的鏡頭 一般用于旅游比較好 從廣角可以延伸到長焦端了 不過有一個明顯的弱點 焦距太大鏡頭組合不能但到最佳效果) 18-135 最好(第一焦距合適 第二他是內對焦鏡頭 第三放到長焦端鏡頭不用鎖定 比較方便 第四這款鏡頭是新產品 用于7D作為套頭 也就是全幅相機可以是有的鏡頭)以上三款鏡頭是比較便宜的鏡頭 非高端產品 18-135 18-200可以進入中段行列 如果你是購買500D 或 450D 建議購買如果購買 40D或 50D 或 5D 建議購買 24-105鏡頭
4. 55-250mm鏡頭適合拍什么
佳能EF-S 55-250mm的鏡頭可以拍到畫面高度上大約1/3到1/2大小的月亮。 長焦鏡頭拍月亮時能拍多大,與兩個方面的情況有關系: 鏡頭的焦距:焦距決定拍攝角度的大小,焦距越長,則選取的角度越小,拍到的月亮越大;而EF-S的鏡頭,在APS-C畫幅的相機上,其等效焦距還要乘以1.6因此,55~250的鏡頭在相機上的與全畫幅相機上使用的等效焦距的鏡頭是250X1.6=400mm,所以拍出的月亮不小。 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月亮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軌道,當其運行到近地點,剛好是農歷15,天氣又好時,則可以拍到最大的月亮,否則就要小一些。 所以實際某只鏡頭能拍到多大的月亮不是很確定的。問題中畫面上的月亮不是滿月,還有這么大,不是250mm鏡頭可以拍到的,還要更長的焦距,且與月亮運行的位置有關系,并等侍好的天氣。
5. 75-300鏡頭適合拍什么
鏡頭的重量不一
1代的鏡頭重量是約1310克;2代的鏡頭重量約1490克;3代的鏡頭重量約1480克
手抖動補償效果不一
1代沒有手抖動補償效果
2代的手抖動補償效果:約4級(基于佳能測試標準)
3代的手抖動補償效果:約3.5級(基于CIPA測試標準,200mm焦距端,使用EOS-1D X Mark II時)
鏡頭結構不一
1代的鏡頭結構是15組18片;2代的鏡頭結構是19組23片;3代的鏡頭結構是19組23片
最大放大倍率 *3不一
1代的最大放大倍率 *3是約0.16倍;2代和3代是約0.21倍
6. 45-150鏡頭適合拍什么
40-155焦段的好于45焦段的,多的焦點可以拍攝近景
7. 55300鏡頭適合拍什么
通常來說這種長焦頭買新不買舊……所以DAL55-300會是更好的選擇,除非你想用來上膠片機。
55-300一般都是買dal版本的(da版的有點貴),由于有數(shù)碼優(yōu)化,全程成像都對得起價格……300端雖然肉一點不過收收光圈還是能用的,再說這個價位任何一家也沒有長焦端不收光圈能用的鏡……55-200這段成像基本上可以評優(yōu)良水平……目前也不是太費還是可以接受的。
FA80-320是老一點的廉價長焦吧,80-200端成像不錯,不過考慮到你上數(shù)碼半幅機,從80起跳恐怕視角是個問題,而且最近對焦距離也遠一點……這段實際上不會比da55300更好,而200-320還是非常肉的……當然如果要上膠片機或者你說你就喜歡fa頭的清淡色調那這個還是可以選的。
FA100-300焦段就更加窄了,體積倒是不是太大……不過這個頭通常比較冷門……300端的成像也就那樣。
8. 55~200鏡頭適合拍什么
適合題材呢,其實是與鏡頭焦段有關的,因此50-200在賓得數(shù)碼機身上相當于75-300mm的視角,就是一只中焦到長焦的鏡頭。 50-200這個焦段適合拍人像、小物品(不過50-200有近1.5米的最近對焦距離拍小物品恐怕要加個近攝鏡才好玩)、以及遠攝類(例如拍蓮花、望遠偷拍等)。另外還有必須用上遠攝的掃街也是可以的,例如拍2~3樓、拍貓狗等。其實對于初學者來說,大部分的常用焦段都集中在18-55這個焦段,而50-200長焦則是某些特定目的才裝上的。 關于18-55的景深問題。景深越淺背景越虛。而景深深淺是由下面幾點控制的: 1、光圈值。光圈值越大(F值越?。?,景深越淺。 2、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淺。 3、物距。也就是被攝物與相機的距離(精確來講是與傳感器的距離)。物距越小,景深越淺。 另外關于背景虛化,除了追求淺景深外,在構圖方法也有所講究,畫面主體與背景越遠,背景越虛,反之越清晰。值得一提,如果是拍平面上小物品的話,從上方或斜上方網下拍,平面就是背景,因此背景清晰;如果你用低角度拍攝,那么背景就會在遠處的墻上或者其他東西,往往背景會虛化。 如果你對所拍出來的畫面在焦距虛化程度不合你意,可以嘗試從上面這幾個方面控制景深與構圖。也就是說,如果你用小光圈、遠距離、小焦距,被攝物與背景也離不遠,那么景深會較深,背景也比較清晰。反之,用大光圈,近距離,大焦距,被攝物遠離背景,那么景深就會很淺,背景就會虛化。 如有不懂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