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轉接徠卡m鏡頭最好的無反機身
28+50
21+35
這兩個都是非常合理的焦段搭配
至于具體鏡頭買什么,也要看財力
如果你有五六萬,買個徠卡21 1.4加上351.4也不錯
如果你有幾十萬,甚至可以考慮28/1.4限量版和50/1.2雙非
如果錢不夠的話,就考慮summicron或者summarit吧
但是每只鏡頭一萬以內的預算,說實在的我更推薦確善能代工的
蔡司zm系列和福倫達vm系列。我現在m8上的主力就是用了好幾年的福倫達vm
另外關于老鏡頭,第一支鏡頭我不推薦去購買21世紀以前的。雖然八枚玉七枚玉,28mm焦段上的九妹玉和pre-a,21mm的pre-a super angulon都是很不錯的鏡頭。但是解像力是比不上現代的asph鏡頭的。
有唯一一點,就是summicron50/2如果你打算買這只鏡頭的話
可以考慮八九十年代的第五代后期德產。帶虎爪
這鏡頭結構不怎么改,所以新舊成像都差不多。但是帶虎爪的版本對焦手感好很多
2. 徠卡M機身佳能鏡頭
可以,用轉接環(huán),但是即便用轉接環(huán)也只能用徠卡R卡口和M39卡口的鏡頭,不能用M卡口和L39卡口的,后兩者的法蘭距太短,,無法對焦,你不可能能把單反的反光板拆了,然后把鏡頭嵌進機身的。
3. 徠卡M頭轉佳能R
七工匠75mm使用了徠卡M口,可以通過轉接環(huán)轉接到佳能、尼康、索尼和富士等常見的微單機身上
4. 徠卡m鏡頭轉接佳能微單
法蘭距短的機身可以無障礙轉接法蘭距長的鏡頭,比如佳能機身很容易轉接尼康鏡頭。但反過來,尼康機身轉接佳能鏡頭的結果會是不能在無窮遠處合焦,有的轉接環(huán)通過附加一片校正鏡片達到無窮遠處合焦,但是鏡頭的光學素質會大幅下降。(佳能轉接老佳能,尼康轉接徠卡R等都屬于后面這種情況) 單電的法蘭距遠遠短于單反機身,所以可以轉接所有單反鏡頭。
5. 徠卡m鏡頭轉接索尼
徠卡的比較好~ 索尼的卡爾蔡司僅僅認證鏡頭~ 并不是原廠的~ 松下每一款經典機型徠卡都要推出一款相同的~ 只不過色彩是由德國的工程師調的~ 其他都一樣~首要,每支鏡頭都有申請專利,所以說市面上出售的每支鏡頭的結構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不是徠卡鏡頭,就得看專利是歸于松下仍是徠卡,而不是叫做徠卡。 這就如同索尼旗下的幾只蔡司鏡頭,專利都是柯尼卡美能達或許索尼,與蔡司無關,也就是純粹的日本鏡頭貼蔡司牌。 松下沒有標徠卡的鏡頭肯定是自行設計,標徠卡的鏡頭比方45mmF2.8有可能是跟徠卡有設計方面的協(xié)作,但制作仍是松下自己制作,也就是說不是真實的德國徠卡鏡頭,頂多是有點徠卡味兒的松下鏡頭。 檢查原帖>>
6. 徠卡r鏡頭轉接m機身
法蘭距短的鏡頭通過轉接環(huán)接法蘭距長的相機卡口,會造成無限遠無法合焦,只好在接環(huán)上加校正鏡片。
發(fā)燒友一般都用法蘭距短的單電/微單機身玩轉接鏡頭。佳能機身可以玩法蘭距較長的徠卡R鏡頭。
7. 徠卡M口鏡頭轉尼康F口
個人認為,徠卡的定位是奢侈品,尼康的定位是消費電子產品。所以,徠卡比尼康好。
徠卡除了中畫幅其他機器的像素都不超過3000萬像素,d850像素4600萬。
直出畫面徠卡有玄學加成,尼康中規(guī)中矩。
因為徠卡是旁軸系統(tǒng),無反光板,所以機身比d850小,不過尼康也有z6 z7無反相機。
不過,徠卡還是膠片好玩一些。
8. 徠卡m型鏡頭
不可以哦,法蘭距和像場都不同。中畫幅法蘭距老長了,例如哈蘇一些機型是61,康泰時645是64,而徠卡M鏡頭法蘭距只有28,,以哈蘇為例,要滿足M鏡頭成像,則61-28=33,你需要把鏡頭插進機身33MM,如果是徠卡M50/2鏡頭則差不多要插入機身接近一半,才能讓M鏡頭的成像落到焦平面上,這已經不是轉接的問題的,完全就是魔改的范疇,你得拆卸掉機身內部的反光板,還有一些內部機構才能把鏡頭插進去一半,但根據M50/2的長度和對焦環(huán)位置目測,對焦環(huán)必然進入到機身內部了,你完全無法調整對焦,那么又得對鏡頭進行改裝,就算真的被你弄好了,兩者的像場還是不一樣的,徠卡M是135全畫幅鏡頭,成像面積相當于120中畫幅的1/4而已,也就是最后真弄好了,拍攝的照片只能是一張中畫幅照片,中間有一個大約1/3的圓圈,這個圓圈里就是畫面,周邊全是黑的,所以徠卡M鏡頭轉接中畫幅,要么是手癢錢多,否則完全是買櫝還珠的做法。
9. 徠卡m廣角鏡頭
M8是APS-H畫幅,視角等于焦距乘1.3倍。最常用的50毫米變成了65,因此配一35做標頭,Summicron即可,如果有錢上Summilux當然更好。
比較經濟的選擇是福倫達NOKTON classic 35/1.4或者蔡司C Biogon 2.8/35 ZM。
如果不怕光圈小,同時上徠卡的兩支Tri-Elmar也是很不錯的選擇,16-18-21在M8上剛好相當于最常用的21-24-28,28-35-50又涵蓋了小廣角到中焦的范圍,而且成像質量完全可以達到徠卡定焦的水平,除了光圈小和價格貴,幾乎沒有可挑剔之處。
10. 徠卡m系列變焦鏡頭
徠卡原廠的M口廣角有21MM、28MM,35MM也算小廣角了。副廠的M口廣角鏡頭就太多了,福倫達有15MM的,蔡司、柯尼卡、佳能、福倫達、美能達等都出過很多。
11. 徠卡m相機是無反相機嗎
徠卡MP和SL都是全畫幅相機,MP是旁軸結構,SL是無反結構(微單)。SL的電子性能比MP好(是電子性能,不是電子質量),SL的鏡頭是自動對焦,MP全系列手動對焦,所以電子性能上SL很多(SL號稱全球最快對焦)。比成像的話MP當之無愧是徠卡在產全畫幅里的NO.1(M9P停產了),因為MP是徠卡100年經典M系列旁軸的數碼化版本,SL在徠卡看來則是順應市場的產物,所以兩者在成像上的調教是不同的,MP是經典延續(xù),SL是高端新經典。因為MP是旁軸結構,可以使用徠卡百年來絕大部分的鏡頭,包括上個世紀30年代的老鏡頭,因為旁軸鏡頭的結構特性,后鏡組比較接近焦平面,容易導致CMOS的邊角成像不好,所以MP機身內部的CMOS上有徠卡特有的透鏡技術,無數帶角度的小透鏡覆蓋在CMOS上,來解決上述問題。而SL則是全新設計的微單鏡頭,并沒有這種問題,但很顯然徠卡的微單鏡頭雖然是全新設計,但在光緒上目前仍然無法挑戰(zhàn)M系列鏡頭的地位,所以如果MP+徠卡M系鏡頭去PK徠卡SL+徠卡微單鏡頭,操作上SL完勝,畫質上更多人會傾向MP系統(tǒng)。雖然SL也可以轉接徠卡M系類鏡頭,因為SL沒有那一層透鏡系統(tǒng),SL轉接徠卡M鏡頭的成像質量,是比不上MP+M系鏡頭的,所以SL最大的競爭力,還是使用為SL設計的微單鏡頭,畢竟SL號稱目前全球最快對焦,這一點才是它的強項。
所以如果你要最好的徠卡光學體現,毫無疑問是徠卡MP+M系鏡頭,如果只是個人攝影對自動對焦、快速對焦要求高,又想體驗徠卡獨特的成像風格則可以選SL,至于購買SL來轉接徠卡M鏡頭則性價比不高,不過如果放棄M系鏡頭,專注SL本身的鏡頭,以及徠卡R系鏡頭的話,在徠卡體系內SL的性價比則是無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