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能微單卡口
佳能現(xiàn)有的相機產(chǎn)品其實有四個不同的卡口:全畫幅單反的EF卡口、APS-C單反的EF-S卡口、全畫幅微單的RF卡口、APS-C微單的EF-M卡口。由于單反相機注定沒落、單反市場正逐漸萎縮,所以我們這次重點討論兩個微單卡口。
區(qū)分這兩個卡口:
如果你的佳能相機型號以M開頭,如M200、M50、M6 Mark II等,則使用EF-M卡口鏡頭;如果你的佳能相機型號以R開頭,如RP、R6、R5等,則使用RF卡口鏡頭。
新手想要理解鏡頭卡口的概念其實蠻簡單~想象遙控器裝電池的場景就好啦!五號電池的位置就只能裝五號電池,裝不了七號電池。同樣,七號電池的位置也能裝七號電池,不能硬塞五號電池。RF卡口和EF-M卡口的關(guān)系也基本如此——不相同也不互通。
這兩個卡口都相對“年輕”,EF-M卡口始于2012年,RF卡口始于2018年。
截止2022年1月,市面上共有40款EF-M鏡頭,33款RF鏡頭。
EF-M鏡頭中,自動對焦鏡頭主要以佳能原廠鏡頭為主,同時還有適馬(Sigma)和唯卓仕的各三款產(chǎn)品;手動對焦鏡頭則來自森養(yǎng)(Samyang)、老蛙、七工匠等品牌。
RF鏡頭中,自動對焦鏡頭除了兩款森養(yǎng)、一款永諾,其余全部為佳能自家的產(chǎn)品。手動對焦鏡頭則主要來自森養(yǎng)和老蛙兩個品牌。
由于佳能M微單主要面向業(yè)余玩家和家庭用戶,所以EF-M鏡頭基本是走“低價+小巧”的路線,對于預(yù)算有限的愛好者而言有著極高的可玩性。一兩千元價位段的選擇很多,一些相對較貴的鏡頭不過也才三千多塊。
而R微單是佳能布局未來的當(dāng)家系列,所以佳能在RF鏡頭群的規(guī)劃設(shè)計便有些“秀肌肉”的感覺——既推出了一些具有單反時代從未有過的超高規(guī)格產(chǎn)品,又將一些常規(guī)規(guī)格的產(chǎn)品提升了畫質(zhì)。這使得RF鏡頭的整體價格偏高,五千元以下的產(chǎn)品屈指可數(shù),萬元以上的產(chǎn)品不占少數(shù)。所以如果你正計劃購買佳能R系微單,一定要記得考慮鏡頭預(yù)算。
要想?yún)^(qū)分佳能鏡頭的檔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鏡頭前端是否有一道紅圈。有這道紅圈的鏡頭都是佳能眼中的高端鏡頭,鏡頭型號名中也會帶上一個“L”字母,意思為Luxury(奢華的)。佳能供全畫幅單反的EF鏡頭和全畫幅微單的RF鏡頭中都有紅圈產(chǎn)品,而供APS-C相機用的鏡頭均沒有紅圈(包括EF-S和EF-M)。
二、EF-M鏡頭推薦
1、日常鏡頭的選擇
佳能 EF-M 15-45mm F3.5-6.3 IS STM是最常見、最基礎(chǔ)的EF-M變焦鏡頭,等效24-72mm,適合拍攝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場景,一般作與機身搭配出售,目前市面上所有M微單型號都有包含這支鏡頭的套機選項。這支鏡頭尤其適合對鏡頭體積比較敏感或購機預(yù)算相對緊張的新手用戶。
2、旅行鏡頭的選擇
佳能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是一支大變焦鏡頭,等效29-240mm,從廣角一直覆蓋到了長焦,適用面極廣,非常適合旅行等拍攝題材較雜的情形。相比于上一款鏡頭,18-150有著更大的變焦比、更強的遠攝能力,但同時也有更長的體積、更貴的價格。此外,這款鏡頭很少單獨售賣,更常見于中高端機身的套機組合當(dāng)中,所以熱愛旅行的攝影愛好者可以在購買機身時直接考慮這款鏡頭。
3、人像鏡頭的選擇
拍攝人像通常選用大光圈定焦鏡頭。定焦鏡頭往往有著優(yōu)秀的畫質(zhì)表現(xiàn),同時大光圈也便于虛化背景,突出主體。
“適馬三劍客”是知名度極高的三款F1.4大光圈定焦鏡頭,分別有16、30、56mm三款,等效后十分接近24、50、85三個經(jīng)典的定焦焦段,分別對應(yīng)了廣角、標(biāo)準(zhǔn)和中長焦。這里面我最推薦的是適馬 30mm F1.4 DC DN,因為它具備的標(biāo)準(zhǔn)焦距最接近人眼視角,相對來說用途最廣,實用性最強,不僅可以拍攝人像,也能兼顧美食、人文等多類題材。但如果你確定自己更愛用廣角或中長焦,那16 1.4及56 1.4也能很好完成人像攝影。
4、其他選擇
超廣角:佳能 EF-M 11-22mm F4-5.6 IS STM
Vlog自拍:佳能 EF-M 11-22mm F4-5.6 IS STM(不顯臉大、背景豐富)
長焦:佳能 EF-M 55-200mm f/4.5-6.3 IS STM
微距:佳能 EF-M 28mm f/3.5 IS STM 微距
三、RF鏡頭推薦
1、日常鏡頭的選擇
佳能 RF 24-105mm F4-7.1 IS STM 是佳能最便宜的RF變焦鏡頭,標(biāo)價不超過三千,既有單獨售賣,也有在部分套機中搭配。這枚鏡頭的優(yōu)點在于焦段實用、售價低、體積小、重量輕,還帶防抖,但缺點也很明顯,畫質(zhì)勉強夠用,光圈較小,在夜景和需要虛化的場景下會比較吃力。對于預(yù)算有限的業(yè)余用戶,這枚鏡頭有著很高的性價比;對于要求器材輕量便攜的休閑用戶,這枚鏡頭也值得考慮。但如果你還有充足的資金或走向?qū)I(yè)的學(xué)習(xí)發(fā)展規(guī)劃,那更建議考慮后面的型號。
(1)佳能 RF 24-105mm F4 L IS USM 是另一枚25-105mm的鏡頭,價格和重量都快接近上面這款的兩倍,但有著恒定光圈以及出色的畫質(zhì),因此加入了紅圈鏡頭的高端陣營。為區(qū)分兩款24-105mm的鏡頭,我們一般稱上面那支為“24-105 STM”,稱現(xiàn)在這支為“24-105 USM”,大家在購買時一定注意區(qū)分。(STM和USM是指不同類型的對焦馬達,但這并不是兩支鏡頭最大的不同,新手可以暫不了解兩種馬達的區(qū)別)這支24-105 USM鏡頭適合喜歡使用變焦鏡頭且預(yù)算較為充足的用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該鏡頭通常與機身一起銷售,官方單獨銷售的情況相對少見,因此最好在選購機身時就考慮清楚。
(2)佳能 RF 24-70mm F2.8 L IS USM有著器材界最傳統(tǒng)最標(biāo)準(zhǔn)的“大三元”規(guī)格,是佳能RF鏡頭中的明星產(chǎn)品。它畫質(zhì)好、做工精、光圈大、帶防抖、焦段經(jīng)典實用,大概只能抱怨重量和價格了。這樣一支出色的鏡頭非常適合從事攝影專業(yè)工作的人士,也值得預(yù)算充足且有意向?qū)I(yè)方向發(fā)展的愛好者考慮。
(3)佳能 RF 28-70mm F2 L USM同樣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因為它的規(guī)格驚人——目前市面上很難見到最大光圈能做到F2的全畫幅變焦鏡頭。不過對于絕大多數(shù)攝影愛好者而言,我卻認為它“華而不實”,這并不是因為它在光學(xué)上有什么缺陷,而是因為它實在是太大太沉太貴了,至少我上手后就完全冒不起要買的念頭。
2、旅行鏡頭的選擇
(1)佳能 RF 24-240mm F4-6.3 IS USM是一枚擁有十倍變焦比的大變焦鏡頭,從廣角一直覆蓋到長焦,適用面極廣,同時畫質(zhì)較好,最大光圈對于這樣的焦段也算合理。這枚鏡頭非常適合什么都想拍卻又不愛換鏡頭的業(yè)余玩家,更適合經(jīng)常能有旅游機會的用戶——因為旅途中遇到的題材很雜,正好是這種大變焦鏡頭的用武之地。這枚鏡頭不常被官方單獨售賣,一般搭在套機里,所以也是建議在購機時就想好。
3、人像鏡頭的選擇
(1)佳能 RF 50mm F1.8 STM是一款非常親民和實用的大光圈鏡頭。親民表現(xiàn)在一千出頭的售價,一管牙膏的重量、拳頭大小的體積。實用則是在于它50mm的焦距和人眼視角相近,透視自然,不寬不窄,不僅適合人像拍攝,同時也能用于美食、街景、商品、寵物等多類型的題材。盡管它的畫質(zhì)只能說“對得起價格”,不能要求太高,但對于新手和預(yù)算有限的用戶來說,我愿稱之為寶藏。
(2)佳能 RF 85mm F2 MACRO IS STM在我個人看來,是目前萬元內(nèi)最好佳能RF人像鏡頭。首先85mm是人像攝影的經(jīng)典焦段,相比剛才講的50mm視角更窄,容納景物更少,人物背景也會因此顯得更干凈。其次再配上F2的最大光圈,這支鏡頭能獲得的景深也會比50mm在F1.8下的景深更淺,更能滿足很多用戶對背景虛化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