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中央重點測光標志
尼康相機測光方法為:首先選擇相機上的測光模式鍵,然后旋轉(zhuǎn)按鈕調(diào)整到所需要的測光模式即可。測光模式有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矩陣測光是以焦點為中心,考慮整個畫面的亮度。一般用于整體光比不大的場合。中央重點測光是以畫面為中心,一定范圍內(nèi)的光線作為參考。點測光是以畫面中央點為測光參考點。
2. 尼康相機的測光模式的標識
尼康相機測光方法為:首先選擇相機上的測光模式鍵,然后旋轉(zhuǎn)按鈕調(diào)整到所需要的測光模式即可。測光模式有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矩陣測光是以焦點為中心,考慮整個畫面的亮度。一般用于整體光比不大的場合。中央重點測光是以畫面為中心,一定范圍內(nèi)的光線作為參考。點測光是以畫面中央點為測光參考點。
3. 尼康 亮部重點測光
影像傳感器 CMOS
影像傳感器尺寸 23.5×15.7mm
總像素 2151萬
有效像素 2088萬
影像處理器 EXPEED 5
靜態(tài)圖像格式 JPEG, NEF(RAW), NEF(RAW)+JPEG
靜態(tài)圖像尺寸 5568×3712, 4176×2784, 2784×1856
短片格式 MOV, MP4
短片尺寸 3840×2160(4K超高清);30p(逐行),25p,24p
1920×1080;60p,50p,30p,25p,24p
1280×720;60p,50p
音頻格式 線性PCM,AAC
除塵系統(tǒng) 清潔影像傳感器
鏡頭和對焦伸縮調(diào)板
鏡頭卡口 Nikon F
兼容鏡頭 兼容AF尼克爾鏡頭,包括G型、E型和D型鏡頭(PC鏡頭受到某些限制)、AI-P 尼克爾鏡頭以及非CPU AI鏡頭(僅限M模式);不能使用IX尼克爾鏡頭、用于F3AF 的鏡頭以及非AI 鏡頭。
對焦系統(tǒng)類型 Multi-CAM 3500 II
對焦點 51個(包括15個十字型感應器和1個支持f/8的感應器)
焦點鎖定 半按快門釋放按鈕(單次伺服AF)或按下AE-L/AF-L按鈕可鎖定對焦
AF輔助燈/光 有
手動對焦 支持
曝光控制伸縮調(diào)板
測光系統(tǒng) 使用約180000像素RGB 感應器的TTL曝光測光
測光模式 中央重點測光, 點測光, 矩陣測光, 亮部重點測光
曝光模式 自動模式(自動;自動(閃光燈關閉));場景模式;特殊效果模式;帶有柔性程序的程序自動(P);快門優(yōu)先自動(S);光圈優(yōu)先自動(A);手動(M);U1(用戶設定1);U2(用戶設定2)
場景模式 人像;風景;兒童照;運動;微距;夜間人像;夜景;宴會/室內(nèi);海灘/雪景;日落;黃昏/黎明;寵物像;燭光;花;秋色;食物
創(chuàng)意濾鏡 夜視;特別鮮艷;流行;照片說明;玩具照相機效果;模型效果;特別鮮艷;流行;照片說明;玩具照相機效果;模型效果;可選顏色;剪影;高色調(diào);低色調(diào)
快門類型 電子控制,縱走式,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1/8000-30秒(以1/3或1/2EV為步長進行微調(diào))、B門、遙控B門、X250
閃光同步速度 X=1/250秒;在1/320秒或以下速度時,與快門保持同步(速度為1/250秒至1/320秒之間時閃光范圍縮?。?/p>
曝光補償 ±5EV以1/3或1/2EV級調(diào)整
ISO感光度 以1/3或1/2EV為步長在ISO 100-51200 之間進行微調(diào);可在ISO 100的基礎上約減少0.3、0.5、0.7 或1EV(相當于ISO 50),或者在ISO 51200的基礎上約增加0.3、0.5、0.7、1、2、3、4或5EV(相當于ISO 1640000);自動ISO 感光度控制可用
白平衡 自動(2種類型)、白熾燈、熒光燈(7 種類型)、晴天、閃光燈、陰天、背陰、手動預設(最多可保存6個值,點白平衡測量在即時取景過程中可用)、選擇色溫(2500K-10000K),全部都可進行微調(diào)
自拍 2秒、5秒、10秒、20秒;以0.5、1、2 或3秒為間隔曝光1-9次
連拍 約8幅/秒
閃光燈伸縮調(diào)板
內(nèi)置閃光燈 彈出式
閃光模式 自動、自動帶防紅眼、自動慢同步、自動慢同步帶防紅眼、補充閃光、防紅眼、慢同步、慢同步帶防紅眼、后簾慢同步、后簾同步、關閉;支持自動FP高速同步
閃光指數(shù) 約12
閃光補償 -3 至 +1EV以1/3或1/2EV級調(diào)整
取景器/顯示屏伸縮調(diào)板
取景器 眼平五棱取景器
取景范圍 100%
取景放大倍率 約0.94倍
屈光度調(diào)節(jié)范圍 -2至+1m{-1}
對焦屏 B 型光亮磨砂對焦屏Mark II,帶有AF區(qū)域框(可顯示取景網(wǎng)格)
反光鏡 即時返回型
LCD尺寸 3.2英寸
LCD像素 約92.2萬
視野率 約100%
LCD特性 觸摸屏, 翻轉(zhuǎn)屏
文件輸入/輸出伸縮調(diào)板
記錄媒介 SD/SDHC, SDXC
數(shù)據(jù)接口 高速USB
視頻/音頻接口 C型HDMI接口
無線功能 Wi-Fi, 藍牙
電源伸縮調(diào)板
電池 一塊EN-EL15a 鋰離子電池組
機身規(guī)格伸縮調(diào)板
顏色 黑色
尺寸 135.5×104×72.5mm
重量 僅機身約640g / 含電池和存儲卡約720g
4. 尼康中央重點測光標志怎么看
1、打開相機,調(diào)到自己喜歡的拍攝模式上,比如“M”檔。
2、首先將測光方法調(diào)整為“中央重點測光”或者是“點測光”,“點測光”可以達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3、然后對準需要拍攝的主體,半按快門進行測光,當測光標尺顯示曝光準確之后,按住相機液晶屏右上角的“AE-L/AF-L”按鈕,在取景框左下角看到綠色的“AE-L”標示,就表示曝光鎖定完成。
4、曝光鎖定完成后,你就可以按住曝光鎖定按鈕,對需要拍攝的主體進行再次對焦,對角準確之后拍攝即可。
5、拍攝過程中需要一直按住“AE-L/AF-L”按鈕,一旦松開曝光鎖定就會失效。
5. 尼康評價測光標志
多點測光
多點測光在不同生產(chǎn)商那里有不同的叫法,佳能相機叫做評價測光,尼康相機叫做矩陣測光,其實工作方式大致相同。
整個畫面被分成較小的幾個區(qū)域,相機會對每個區(qū)域的亮度進行比較,然后平衡出一個合適的曝光參數(shù)。
相機會默認焦點的位置為拍攝主體,根據(jù)主體的亮度對曝光進行相應調(diào)整。
這是最基礎的測光模式,適用于拍攝大場景風光照片,光線均勻的時候效果最好。
中央重點測光
這種測光模式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會優(yōu)先考慮中央位置的測光值。 約80%的測光值取決于畫面中心的亮度?! ∠鄼C測光時不會將距離和焦點作為考慮因素,因此使用這種模式可能會需要調(diào)整曝光補償?! ∵m用于拍攝主體較大、位置在畫面中間的照片,例如花卉等。
6. 尼康相機中央重點測光
無需設置,尼康全系列數(shù)碼單反都是電測聯(lián)動的。對焦點即測光點,使用點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模式時邊緣對焦點對焦可能稍差,但測光很精準。
7. 尼康測光標尺
尼康d800的測光叫矩陣測光。只要掌握好就不會出現(xiàn)測光不準的問題。可以在矩陣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中切換的。用矩陣就行,NEF出片。當你要拍攝的東西相對背景亮度相差比較大的話就點測光。中央重點沒太多用,它和對焦點無關的。前2個都和對焦點聯(lián)動的,矩陣是加權,點測是單點。另外測光和拍攝檔位無關。你要是不懂,晚上開燈,對著電燈。畫面中心對著電燈。你會發(fā)現(xiàn)重點測光下,不管對焦點在那里都一樣的,它只是去畫面的中心部分位置測光。而你切換成點測的話,會出現(xiàn)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矩陣的話,它就是以你當前對焦點的亮度為重點考慮對象,結(jié)合邊緣的亮度來均衡考慮。
8. 尼康點測光圖標
一、測光的操作1、啟動測光系統(tǒng)的操作和啟動取景器指示是一樣的,輕按快門,這時取景器里面的快門、光圈、可拍照片數(shù)等指示出現(xiàn),與此同時測光系統(tǒng)也已啟動,默認6秒測光關閉,取景器指示也同時關閉。同理,我們可從取景器指示開啟與否判斷測光系統(tǒng)開啟與否。
2、在測光系統(tǒng)開啟期間,你隨時可以通過ae鎖定曝光;也可以在測光系統(tǒng)開啟期間直接做其它操作,鎖曝的標志是在取景器指示中出現(xiàn)“*”標志。但要注意當模式轉(zhuǎn)盤在檔位、除B檔、X檔是不能鎖定曝光的,其他檔都可以。
3、點測光是保證主要部位曝光正確的好方法,比如人像臉部曝光。點測時不必靠近人臉,沒有點測模式的機器才需要這么做,只要把中心點對準人像臉部鎖曝光即可,這就是點測的好處,當然測光目標過小時可考慮靠近些鎖曝以取得正確曝光值。
4、鎖曝后(M檔),即可對焦——構(gòu)圖——拍攝了。通常我更喜歡用人物的眼睛來對焦(對焦時不斷半按快門,以保證清晰度)——構(gòu)圖(一直半按快門)——拍攝,因為我常只用單點中央對焦模式,多點對焦模式你不能清楚它到底是給對在那里。
5、細心的朋友可以看出了,在拍攝人像時你好像用的用是M檔,對了,拍攝人像測光點一定是你想要那個點,我上面介紹的僅是利用數(shù)碼相機測光,測完后怎樣快速轉(zhuǎn)到M的方法。
6、若不這樣做,直接用點測光拍攝,對焦點(中央)測光點(中央)。對眼睛(漢人)是黑色,曝光就要過啦!現(xiàn)在我們這里先測光(臉部)轉(zhuǎn)M檔,測光在M檔已被鎖住,再對焦再構(gòu)圖時和測光無關。所我們是用的臉部的測光,眼睛的對焦,各取所取,容易拍好照片。
9. 尼康三種測光標志
單反相機中三種測光模式如何使用,下面是簡單介紹。
矩陣測光1矩陣測光,一般尼康相機如此稱呼,佳能相機中一般稱為評價測光。這種測光模式是將畫面縱橫等分為多個區(qū)域,一般為64或128個區(qū)域,按平均為18%的灰度認為是正確的曝光,然后相機自動給出光圈和快門速度。
2在這種測光模式下,相機會將取景畫面分割為若干個測光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經(jīng)過各自獨立測光后,所得的曝光值在相機內(nèi)進行平均處理,得出一個總的平均值,這樣既可達到整個畫面正確曝光的目的
3可見矩陣測光是對畫面整體光影效果的一種測量,對各種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用這種方式在一般環(huán)境中均能夠得到曝光比較準確的照片。
4矩陣測光適用場景:多用于風光拍攝。
END
中央重點測光1中央重點測光是以中央?yún)^(qū)域為主要測光依據(jù),然后平均到其余區(qū)域中去。
2一般來說,當使用這種模式測光時,相機會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但將最大比重分配給畫面的中央?yún)^(qū)域,準確地說,即負責測光的感光元器件會將相機的整體測光值有機的分開,中央部分的測光數(shù)據(jù)占據(jù)絕大部分比例,而畫面中央以外的測光數(shù)據(jù)作為小部分比例起到測光的輔助作用。
3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模式的好處:當畫面出現(xiàn)高反差或色彩迥異的情況時,相機會對多個區(qū)域進行測光,并根據(jù)拍攝者的需要對某個區(qū)域進行重點測光,然后進行加權平均,這樣,所獲得的圖像會很少有某個區(qū)域欠曝或過曝的問題出現(xiàn),但對于一些重點主體部位,圖像卻能很清晰地進行反映
4中央重點測光適用場景:適合拍攝主體位于畫面中間的照片,所以在拍攝人像照片時使用最多,另外在風光、微距等題材中也較為常用。
END
點測光1點測光是指針對拍攝畫面中心極小甚至為點的區(qū)域進行測光,區(qū)域面積約占畫面幅面的2.5%,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的測光和曝光數(shù)值是非常準確的。
2點測光是指針對拍攝畫面中心極小甚至為點的區(qū)域進行測光,區(qū)域面積約占畫面幅面的2.5%,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的測光和曝光數(shù)值是非常準確的。
3一條比較簡單的規(guī)律就是對畫面中要表達的重點或是主體進行測光,例如在光線均勻的室內(nèi)拍攝人物,許多攝影師就會使用點測光模式對人物的重點部位如眼睛、面部或具有特點的衣服、肢體進行測光,以達到形成欣賞者的視覺中心并突出主題的效果。
4點測光適用場景:點測光方式在新聞、人像、微距以及風景等題材中都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10. 尼康中央重點測光標志是什么
數(shù)碼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一般是通過測定被攝物反射回來的光線強弱來進行測光的,這樣的測光方法稱之為反射式測光。其原理非常簡單,相機自動假設所測光區(qū)域的反光率為18%的灰色(這個數(shù)值是通過大量研究得到的),當所拍攝的畫面反光率高于18%灰度時,相機就認為畫面過曝了,需要調(diào)低曝光量(調(diào)小光圈,或調(diào)快快門),反之就是欠曝,需要增加曝光量。下面我們以尼康D3100為例,來看看該機的測光模式
·點測光
點測光,顧名思義就是只對一個點進行測光,該點和對焦點在同一個位置(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區(qū)域而已,不是完全的點),這種測光方法的好處是可以根據(jù)攝影師的喜好,對某一個攝影師認為正確的點,或者是被拍攝主體進行正確測光,而不會被附近的其他光線干擾,換句話說相機只保證該點的曝光正確,別的地方曝光是否準確它不管。
適用拍攝用途:舞臺攝影,個人藝術照,新聞特寫等。
·中央重點測光
原理和點測光相同,只是它測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比較小的區(qū)域(一般是畫面中心10%左右的區(qū)域)。它的優(yōu)點是在自動拍攝時,更容易獲得較為真實的、更接近現(xiàn)實的測光,不會因為測光點對準了錯誤的地方而造成的曝光錯誤。缺點是無法對一個非常小的參考點進行正確測光。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測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攝的主體不再畫面中央的話,中央重點測光就不適用了。
適用拍攝用途:人像照片,特寫照片等。
·矩陣測光
矩陣測光和評價測光是一樣的概念,它是將畫面分成幾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單獨測光,然后相機處理器匯總各區(qū)域測出的數(shù)值并通過權重計算得出一個最終值,從而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這個測光模式的好處在于可以輕易獲得明暗均衡的畫面,不會出現(xiàn)局部的高光過曝或欠曝,整個畫面明暗均衡。其缺點是無法滿足多種情況,比如,陰影、逆光等等。
適用拍攝用途:集體照片,家庭合影,一般風景照片。
有的時候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也并不是完全準確,比如在拍攝雪景的時候往往所拍畫面總是灰蒙蒙的,雪也顯得不是那么白。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曝光另一利器—曝光補償了。
精確的測光,對于得到一張曝光準確的照片相當重要。在實際的拍攝中,拍攝的環(huán)境和對象通常是千變?nèi)f化的,針對不同的拍攝對象,數(shù)碼單反通常都提供了多種曝光模式可供選擇。根據(jù)實際拍攝的對象和環(huán)境,選擇最適合的測光模式,才能得到最精確的曝光。數(shù)碼單反相機一般有如下幾種常用的測光方式:中央平均測光、中央部分測光、點測光以及評價測光。
一、中央平均測光(或稱:中央重點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
這是采用最多的一種測光模式,是矩陣測光的一種變形,中央平均測光主要是考慮到一般攝影者習慣將拍攝主體放在取景器的中間,所以,畫面中央?yún)^(qū)域的測光數(shù)據(jù)可以“重點對待”,而邊角區(qū)域的測光數(shù)據(jù)只是參考一下就可以了。因此負責測光的感官元件會將相機的整體測光值有機的分開,中央部分的測光數(shù)據(jù)占據(jù)絕大部分比例,而畫面中央以外的測光數(shù)據(jù)作為小部分比例起到測光的輔助作用。經(jīng)過相機的處理器對這兩格數(shù)值加權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攝的相機測光數(shù)據(jù)。在大多數(shù)拍攝情況下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非常實用、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測光模式,但是如果需要拍攝的主體不在畫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條件下拍攝,中央重點測光就不適用了。
適用拍攝用途:個人旅游照片,特殊風景照片等。
二、中央部分測光(或稱:局部測光)
中央部分測光和中央平均測光是兩種不同的測光方式,中央平均測光是以中央?yún)^(qū)域為主其他區(qū)域為輔助的測光方式,而中央部分測光則是只對畫面中央的一塊區(qū)域進行測光,測光范圍大約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進行測光。中央部分測光模式是適合一些光線比較復雜的場景,此時需要得到更準確的曝光,采用中央部分測光可以得到拍攝主體準確曝光的照片。中央部分測光可針對一些特殊的惡劣的拍攝環(huán)境應用,能更加確保相機處理器計算出畫面中央主要表現(xiàn)對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局部測光方式是對畫面的某一局部進行測光,當被攝主體與背景有著強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攝主體所占畫面的比例不大時,運用這種測光方式最合適。
適用拍攝用途:特定條件下需要準確的測光,測光范圍比點測光更大時,如在舞臺、演出、逆光等場景中這種模式最為合適。。
三、點測光(SPOT)
此測光模式雖然可以充分的表現(xiàn)整個畫面的光線反應,但是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需要精準的小范圍物體曝光準確時,中央平均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測光(局部測光)有時范圍也有些大。為了克服這些不足之處,一些廠商研發(fā)出此種點(SPOT)測光模式來避免光線復雜條件下或逆光狀態(tài)下環(huán)境光源對主體測光的影響;這是一種相當準確的測光方式,但對于新手來說,卻不那么好掌握,怎樣去區(qū)別一個測光點,變成了一個需要學習的技巧,錯誤的測光點所拍出來的畫面不是過曝就是欠曝,造成嚴重的曝光誤差。點測光用在數(shù)碼相機微距拍攝上可以讓微距部分曝光更加準確。點測光在人像拍攝時也是一個好武器,可以準確的對人物局部(例如臉部、甚至是眼睛)進行準確的曝光。點測方式主要供專業(yè)攝影師或?qū)z影技術很了解的人使用。點測方式使用不當會添亂。
適用拍攝用途:舞臺攝影,個人藝術照,新聞特寫照片等。
四、評價測光(或稱:分割測光、矩陣測光、多區(qū)測光)
這種測光方式是一種比較新的測光技術,多區(qū)評價測光是目前最先進的智能化測光方式,在這種測光模式下,相機會將整個畫面分成多個區(qū)域,然后對每一個區(qū)域都進行測光,然后綜合所有區(qū)域的測光數(shù)據(jù),再綜合給出一個曝光值。這種測光模式適合風景拍攝,因為它能照顧到畫面的每個區(qū)域。
即使對測光不熟悉的人,用這種方式一般也能夠得到曝光比較準確的片子。在拍攝光源比較正、光照比較均勻的場景時效果最好,目前已經(jīng)成為許多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最常用的測光方式。
適用拍攝用途:家庭合影,團體照片,一般的風景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