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對焦和測光的問題
1. M擋下測光也是有用的, 具體可以看到在相機的取景窗和LCD都有顯示的EV刻度欄的上方有條豎線, 在M模式下可以看到隨著相機的鏡頭移動動來動去的, 那個就是測光條, 不同測光對照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主要是明暗細節(jié)的變化和整體亮度的變化
2. 對焦點和測光點不同的話需要使用AE Lock功能, 一般在相機的機身上有個AEL的按鍵, 可以先在對準測光的位置按下AEL按鍵, 然后再移動到你想要對焦的位置對焦, 這樣對焦點和測光點就不一樣了.
3. 影響很大的. 比如拍攝一個人, 構(gòu)圖不變的情況下, 如果測光點在藍天這類比較亮的地方, 那么人臉就非常黑, 如果測光點在人臉上, 那么人臉就比較亮一些.
1、在M檔下,測光有兩個作用,一是根據(jù)現(xiàn)場光線提示攝影師當前設(shè)置和自動測光設(shè)置有多大差距,二是如果閃光燈還處于自動檔,那么可以控制閃光。
2、如果對焦點和測光點不同,那么在點測光下,相機依然按照測光點讀取數(shù)值,如果不是點測光,那么不受影響。
3、對著不同的位置測光是否會影響畫面亮度,,這要看是否使用點測光,如果使用,那么會有影響,如果不是點測光,那么不受影響。
點測光是對對焦點測光還是對相機中間測光
點測光是以對焦點為準的,一般也是目標在對焦點上,不然的話,還要搞一個測光點?佳能是只有中心一個對焦點可以點測光,尼康可以實現(xiàn)和對焦點聯(lián)動。
對于尼康相機,點測光就是對焦點測光,并且可以隨著對焦點移動而測光點也移動,此所謂尼康的“測光聯(lián)動”獨門絕招,一直讓佳能用戶眼饞的。
點測光
中央平均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雖然可以充分的表現(xiàn)整個畫面的光線反應,但是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需要精準的小范圍物體曝光準確時,中央平均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測光(局部測光)有時范圍也有些大。為了克服這些不足之處,一些廠商研發(fā)出此種點(SPOT)測光模式來避免光線復雜條件下或逆光狀態(tài)下環(huán)境光源對主體測光的影響;點測光的范圍是以觀景窗中央的一極小范圍區(qū)域作為曝光基準點,大多數(shù)點測相機的測光區(qū)域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機根據(jù)這個較窄區(qū)域測得的光線,作為曝光依據(jù)。這是一種相當準確的測光方式,但對于新手來說,卻不那么好掌握,怎樣去區(qū)別一個測光點,變成了一個需要學習的技巧,錯誤的測光點所拍出來的畫面不是過曝就是欠曝,造成嚴重的曝光誤差。由于點測光的技巧,還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數(shù)字相機微距拍攝時大放光彩上,這樣可以讓微距部分曝光更加準確。因此喜愛微距拍攝者必須盡力學好這種測光方式,初步可以選則畫面中的中間小區(qū)域來作為測光基準點。點測光在人像拍攝時也是一個好武器,可以準確的對人物局部(例如臉部、甚至是眼睛)進行準確的曝光。
點測光只對很小的區(qū)域準確測光,區(qū)域外景物的明暗對測光無影響,所以測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對遠處特定的小區(qū)域測光。掌握這種測光方式一是要求攝影者對所使用相機的點測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選定反射率為18%左右的測光點,或能對高于或低于18%反射率的測光點憑經(jīng)驗作出曝光補償。點測方式主要供專業(yè)攝影師或?qū)z影技術(shù)很了解的人使用。點測方式使用不當會添亂。
適用拍攝用途:舞臺攝影,個人藝術(shù)照,新聞特寫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