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700相機在拍攝飛鳥時,對焦區(qū)域應如何設置?
單點區(qū)域當你使用十字對焦點的時候是很好用的,這樣方便預構圖,在你可以預判斷主體對象在某處出現(xiàn)時使用很好。在打鳥的時候要是使用拍人像那樣的af鎖然后重構圖估計會累死的(除非是不動余攔的鳥,但是這樣的也沒啥好討論的誒……)
自動區(qū)域在背景很干凈的情況下(比如巧廳純天空)且只有一個主體時,效果不錯,傻瓜模式嘛,當然適合傻瓜構圖,這個在拍攝穿越畫面的單一主體時比較有優(yōu)勢。
動態(tài)區(qū)域則是介于兩者之間,你先選個點然后相機會根據(jù)那個點的主體跟蹤選點,在對象雜亂時可以選這個然后手選個主體然后拍~
置于這豎寬胡些選項哪個更好還是要看個人習慣,個人覺得如果拍攝前能想得比較多,動態(tài)區(qū)域比較靠譜;有很順暢的云臺且追蹤對象功夫好的用點區(qū)域;看見好的就按的選自動區(qū)域最方便。
動態(tài)區(qū)域或者 3D跟蹤, afc 模式就可以
afc 模式
如何拍鳥
在拍攝鳥類的飛行時,我們通常推薦使用“伺服對焦”模式。當你半按下快門,在這種模式之下相機不停地根據(jù)對焦點所對準的物體修正鏡頭的焦距。這樣一來,在空中飛翔的鳥類──無論它是離你更近了還是更遠了,只要你用焦點始終死死鎖住它的身體,就可以完成精確的對焦。
很多鏡頭上面提供了對焦范圍的選擇。比如佳能的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就提供了兩檔選擇:1.8m~無窮遠;6.5~無窮遠。前一種是在鏡頭許可的整個范圍之內(nèi)對焦,而后一種則是放棄1.8~6.5米這個范圍,僅僅在6.5到無窮遠這個范圍中運穗之賣卜內(nèi)對焦。
因為鏡頭在后一種的工作范圍更小,所以對焦會更為迅速。這樣在拍攝飛鳥的時候可以提高成功率。
另外,不同的鳥類又不同的飛行特點。
比如紅嘴藍鵲喜歡飛直線,而鹡鸰喜歡呈波浪形飛行,翁類喜歡在空中翻飛后回到同一個枝頭。
通過觀察不同鳥類的飛行特點,我們可以預測它們在空中前進的方向,提高我們的拍攝成功率。
有些鏡頭對焦速度很快,而且相對而言不算非常沉重,非常適合拍攝飛行的悄并鳥類。比如佳能的EF 300mm f/4L IS USM 定焦鏡頭,就是拍攝飛行鳥類非常好用的工具。
這涉及愛好的程度,還有費用。
鏡頭500mm或以上的焦距較好,寬知比如尼康的800mmF4.但不是每位都愿意花那么多錢,還有時間。
所以,適馬150-500或騰龍150-600這類小光圈頭,也還能用。
當然,逗纖也有愛鳥人仕用便攜的佳能SX50,只要2000多。
設備是必須的,精力慎指消+偽裝也重要。
建議使用像素高的相機,拍鳥時應離鳥1~2米,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比較好
1、大鳥可以用200毫米,小鳥則滑鋒400毫米鏡頭起步。
2、動態(tài)鳥使用智能跟蹤對焦+連拍。確??扉T速信念晌度在1/250以上,不足時可以提升ISO,并且學會追焦(就是移動鏡頭對鳥連續(xù)對焦)。
3、拍天上鳥曝光補償用加,拍水面鳥曝光補償高物用減。
4、如果是白鏡頭,最好使用偽裝色的布包裹,以免反光驚鳥。
多花錢買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