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尼28-70和24-70鏡頭區(qū)別
索尼2470f4和2470f28兩款鏡頭在焦段和焦距上完全相同,但2470f28的最大光圈為f/2.8,比2470f4的f/4更大,意味著更高的光線通過率和更好的低光表現(xiàn)。然而,相對于2470f4的更小光圈,2470f28的價格更高,并且相對更重更大。因此,如果您需要更好的低光表現(xiàn)和更高的畫質,且可以承受更高的價格和重量,那么2470f28是更好的選擇。反之,如果您更注重輕便和經濟實惠,那么2470f4可能更適合您。
2. 索尼28-70mm鏡頭怎么樣
a6000是索尼微單的型號,目前是APS-C畫幅中性能最好的微單;28-70mm代表變焦鏡頭,28mm為廣角端,70mm為長焦端。
3. 索尼28-70和24-70f4
FE 28-70mm F3.5-5.6 OSS
FE 24-240mm F3.5-6.3 OSS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FE 24-105mm F4 G OSS
FE PZ 28-135mm F4 G OSS
FE 70-200mm F4 G OSS
FE 70-300mm F4.5-5.6 G OSS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FE 70-200mm F2.8 GM OSS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FE 400mm F2.8 GM OSS
FE 600mm F4 GM OSS
FE 16-35mm F4 ZA OSS
FE 24-70mm F4 ZA OSS
4. 索尼28-70mm和24-70mm鏡頭哪個適合拍視頻
索尼全幅微單鏡頭28-70與24-70的區(qū)別如下:
一、廣角不同
1、微單鏡頭28-70:微單鏡頭28-70的廣角更小一些,“28”代表廣角,比“24”的廣角小很多。
2、微單鏡頭24-70:微單鏡頭24-70的廣角更大一些,視野更寬廣一些,“24”數(shù)字越小,廣角越大。
5. sony 28-70和24-70
區(qū)別還是挺大的,我挑四個個人認為比較關鍵的說,其他就不詳細說了
一、焦段,一代和二代都是等效28-100,三代為24-70,三代的焦段明顯更實用
二、屏幕,一代不是翻轉屏,二代的可以上翻84°下翻45°,三代是上翻180°下翻45°,明顯三代的更實用
三、EVF,一代沒有也不能外接,二代有熱靴可以外接,三代為內置,明顯三代最好
四、視頻,一代和二代為28Mbps的AVCHD,三代可以拍最新的50Mbps的XAVC S,強了不是一點兒
最后說價格,每代之間有1000左右的差價,一臺3代可以買兩臺1代,選哪個看你的實際情況
6. 索尼28-70是什么鏡頭
是屬于全畫幅鏡頭的。索尼28-70是擁有著出色性能的緊湊型全畫幅變焦性能,變焦過程中的整個鏡頭長度變化很小,變焦范圍能夠輕松覆蓋大多數(shù)常用視角,非常適合當作日常掛機頭使用。
7. 索尼28-70和24-240
優(yōu)點:
1、首款高倍率變焦
2、防滴防塵功能非常實用
3、ED以及非球面鏡片
的加入
4、對焦效率提高
缺點:
1、體積偏大
2、兩端最大光圈下偏小,畫質一般
3、價錢偏高
索尼從今年開始就在鏡頭群上發(fā)生了“井噴”,連續(xù)發(fā)布了E卡口好幾款針對全畫幅
微單設計鏡頭,每款鏡頭都有不少的驚喜,作為索尼第一款全畫幅微單使用的超大變焦倍率鏡頭,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提供了整整10倍的光學變焦
能力,和以往的大倍率鏡頭不同的是在廣角端更達到了24mm的超廣角,明顯拓展了可拍攝視角。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是一個適合多種題材拍攝的鏡頭,24mm廣角端適合拍攝寬廣的風景畫面以及建筑攝影等題材,10倍的光學變焦又非常適合用來掃街捕捉很多稍縱即逝的精彩畫面。
到了240mm焦段
,其0.8米的最近對焦距離可以創(chuàng)造迷人的背景虛化能力,特別適合人像的拍攝,可以說24mm到240mm兼顧了不少拍攝題材所需的焦段。另一方面,鏡頭設計也看出了索尼對其下足了血本,5個非球面鏡片、1個ED低色散
玻璃鏡片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畫面的及畸變和各種相差對畫質帶來的影響。
雖然說驚喜連連,不過鏡頭不少地方的設計真的是值得斟酌的:首先是重,實際上780克的重量幾乎等于兩臺a7的重量了,搭配a7外出這重量就相當于同時背負三臺a7,這與便攜二字絕對是背道而馳,即便是金屬鏡身為使用提供了不少的保障。其次就是鏡頭孔徑的鏡頭無法端平,但腳架環(huán)也沒有為此設置。另外由于索尼全幅
微單超短的法蘭距,所以后組鏡片去掉了非成像部分的鏡片,而后組會隨著變焦至遠攝端而收進鏡腔內部,因此鏡頭的進灰問題成為了鏡頭的隱患。最后不得不提的是240mm端的最大光圈只有F6.3,總的來說這款鏡頭的不足其實并非致命性的,也有理由相信后續(xù)的升級產品會解決以上問題,變得更加完美。
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可以說為全幅微單系統(tǒng)增加了一顆實用高性價比的超大變焦鏡頭選擇,大部分攝影用戶對于鏡頭的需求是建立在方便快捷的基礎上,外出旅行時選擇鏡頭不會成為一種負擔,它的出現(xiàn)的確是驢頭愛好者的福音。但由于無反相機
系統(tǒng)發(fā)展仍然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更甚的是全畫幅微單相機
對鏡頭的要求更加高,所以整體來說鏡頭的發(fā)展程度遠追不上機身的發(fā)展。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的出現(xiàn)只是填補了FE鏡頭沒有天涯
頭的歷史,然而現(xiàn)實的天涯頭卻不是追求畫質的用戶的最終選擇。
另外值得商榷的就是其上市后銷售價格了,單單鏡頭售價已經高達5300多元,同樣都是類似焦段、參數(shù)的單反相機鏡頭,這樣的價格讓用戶購入這支鏡頭的確需要一些勇氣,但作為唯一一支具有高倍率變焦功能的鏡頭已經足矣,更重要的是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是索尼FE鏡頭中兼容全畫幅微單的唯一選擇,總的來說,這枚鏡頭的畫質就比起時下的旅游鏡會稍微優(yōu)勝,畫質絕對不是考量的核心,光學變焦的倍率才是它的核心賣點,話雖如此縮光圈畫質就會有提升是這枚鏡頭為數(shù)不多的亮點之一,不過邊緣畫質的改善并不會太明顯
8. 索尼鏡頭24-70和24-70f2.8對比
兩個鏡頭在最大光圈和畫質上都是有區(qū)別的。f2.8與f4進光量有較大區(qū)別也是兩支鏡頭的最大不同。畫質的區(qū)別對于一般攝影愛好者或僅限于社交平臺交流觀賞是很難有明顯區(qū)別,但作為專業(yè)傳媒、商業(yè)用片要求較高,用專業(yè)的顯示器放大查看,無論是色彩、雜色及寬容度上都會明顯
9. 索尼28 70和24 70
同為e50 1.8使用者,并且目前只有這一個鏡頭。看不下去大家都支持適馬30 1.4,所以還是支持一下e50 1.8吧。
從參數(shù)對比,30 1.4和50 1.8的背景,虛化效果沒有太大差別。50 1.8帶有防抖。親測晚上可以在十分之一秒手持使用(題主應該也能感覺到)。
在暗光環(huán)境下,e50 1.8明顯強過適馬。作為原廠鏡頭,在視頻,對焦都能獲得完美的表現(xiàn)。
我常常用它拍攝運動,活動,舞臺。
成像質量方面,適馬黑科技無可挑剔,但是50 1.8在同級屬于很高的水平。唯一的缺點是,紫邊略有點嚴重。畢竟價格貴而且只支持半幅,那必然其他方面要超過對手。
標頭屬于一個兼顧各種環(huán)境的鏡頭。但由于現(xiàn)在人們的口味更重,喜歡相對廣,比如超廣,24 28等等焦段,或者較長焦段,如85,135等等。
標頭和35mm鏡頭不容易拍出出彩的照片。
很多人認為他們很有人文的味道,什么‘講故事的焦段’,我不太認同,沖擊力的視覺效果才是關鍵。
如果要泛用性,變焦才是王道。相比75mm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更容易拍出出彩的照片。ps:我是適馬的粉絲,非常喜歡這個良心,黑科技的,小眾的公司。索尼鏡頭的貴,鏡頭群的不給力,我非常了解 。但是,e50算是唯一一個良心了,建議不要出掉。
其他的索尼鏡頭都不怎么樣。
不建議買e16,e20,e35 1.8,e24za,e1670za這些鏡頭。
相比這些,適馬30 和三劍客遠遠要更好。
10. 索尼24-70和28-70的區(qū)別
一分錢一分貨,兩毛錢二分貨,三塊錢三分貨經濟學的邊際效應,看你的預算量力而行吧2870對得起價格,2470廣角邊緣畫質不夠好,但有藍標,有24廣角,還有70F4的虛化,有更好的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