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人用多少焦段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這個我們可以從理論層面和實際層面去分析。
理論層面:
任何一部沒有問題的單反相機都可以拍攝無窮遠的物體或者人物。
當然確定我們是否可以通過照片看清人物的面部輪廓,那相機機身和鏡頭就是決定性因素,通常來講通過鏡頭和感光元件的相互協(xié)同能力越強就越清晰。在相同解像能力的情況下,相機鏡頭的焦距越長,被拍攝的對象放大的倍率就會越大,所以看的越清晰。同理,我們焦距一定的情況下,鏡頭和感光元件的解像能力越強,被拍攝的對象呈現(xiàn)出來的影像也就會越清晰越細膩。
實際層面:
至于能拍多遠的距離,目前官方和攝影工作者都還沒有給出過相關的數(shù)據(jù)?,F(xiàn)在有很多狗仔們所用的相機有超1000mm的超長焦段的鏡頭可以很輕松在一兩公里以外拍攝到明星的隱私,那肯定也是可以能夠很輕松的分辨明星們的面部特征的。
不過我們國家現(xiàn)在射天望遠鏡做的是世界領先,在幾萬光年之外的衛(wèi)星上面都可以拍到人物的輪廓,所以我想這個距離也足夠在地面上把物體拍清晰了吧。這個只是代表個人觀點喲!
之前看到有很多打鳥愛好者或者野生動物拍攝者,拿著1200mm的鏡頭或者更長的焦段的鏡頭可以把產不多500米以外的鳥類拍的很清晰,要想拍攝更大只的人物應該距離可以更遠了。
2. 拍人用什么焦段
照相機拍人還是應該用標準焦段鏡頭,比如50毫米、85毫米等中焦鏡頭,不建議用微距和廣角鏡頭。微距鏡頭適合拍一些花草魚蟲等微小動植物的局部微觀特寫,而廣角鏡頭更適合于拍天空、山水、建筑物等大場景風光。當然,凡事無絕對,鏡頭的選擇也是同樣的道理,看具體的拍攝需要而定。
3. 拍人像用多少焦段
拍人像 85mm定焦鏡頭號稱‘’人像王‘’,拍人像特寫和半身照優(yōu)勢明顯;70mm-200mm變焦鏡頭的200mm焦段號稱空氣‘’壓縮機‘’,在拍全身人像,尤其外景人像是非常優(yōu)秀的;35mm定焦拍室內全身人像時候,輕微的畸變,讓照片更有特點;而16mm-35mm拍大題材的外景照片時候,可以把場景拍得宏大,尤其婚紗中,拍長拖尾的婚紗用到的最多,而50mm定焦鏡頭是學人像攝影的初學者幾乎都用過的鏡頭,隨沒有太突出特點,但是適用范圍寬泛,可以拍全身也可以拍特寫。不同的鏡頭有不同的特點,最終要看你自己要在哪方面發(fā)展。
4. 拍人用多少焦距
步驟/方式1
首先要弄明白焦距跟實際拍攝成像之間的關系,根據(jù)成像原理,鏡頭的焦距和水平視角成反比,也就是說,看得“遠”跟視角“寬”相當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個時候就需要根據(jù)你具體的監(jiān)控環(huán)境選擇最適合的鏡頭焦距了。
步驟/方式2
舉例來說,一般的民用級別監(jiān)控攝像頭,同樣的產品下,會提供3.6mm、4mm、6mm、8mm、12mm等等不同規(guī)格的鏡頭指標。3.6mm焦距的鏡頭屬于廣角鏡頭,視角很寬,但因為焦距短所以視角拍不遠,稍微遠一點就會看不清了。因此這種視角寬廣但是拍不遠的攝像頭就很適合狹小的、距離近的空間,比如電梯間。而像12mm的鏡頭屬于長焦鏡頭,焦距大拍的遠,即使距離較遠也能拍出清晰人像,但是相應的,能夠拍到的圖像角度范圍就要小一些了,因此比較適合長長的過道和走廊。
步驟/方式3
所以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選擇多大焦距的鏡頭取決于你想要監(jiān)控的空間特點和拍攝距離。每個焦距的鏡頭都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達到最佳的監(jiān)看效果。
步驟/方式4
另外一點,如果想要監(jiān)看的距離遠而且范圍也很大,最好的辦法是增加攝像機的數(shù)量,或者采用“電動變焦鏡頭”配合云臺安裝,這對于一般民用而言價格會比較昂貴。
5. 拍人像焦段選哪個
推薦24-70mm/2.8鏡頭。這是一枚標準變焦鏡頭,既有24毫米的廣角焦段可以拍風光,又有50-70毫米的標準焦段拍人像,非常適合旅游人像拍攝。
6. 拍人像最佳焦距
最佳距離2至3米左右。使用50mm焦距的鏡頭,適合拍攝半身人像,效果比較好。50mm焦段是標準鏡頭,符合人的自然視角,拍攝景物不變形,真實度高,適合拍攝人像。因這一焦段的空間壓縮感有限,為了將人物與背景分離,拍攝距離不宜太遠,以免背景虛化不夠。
7. 拍人像用多少焦距的鏡頭
1、50mm 左右的標準鏡頭焦距是最適合于拍攝人像的。近可拍攝人物的半身像和頭像特寫,離遠些也可以拍攝人景交融的作品。而且它最大的好處在于:鏡頭不會產生透視變形,可以展現(xiàn)人物的自然真實之美。
2、80mm 到100mm 是拍攝人物頭像特寫的最佳焦段。作品大都以半身像和頭肩像為主,重點在于人物眼睛和神態(tài)的醞釀。
3、焦距在100mm以上的鏡頭,適合人像抓拍。可以在遠處、在被攝人物不注意的情況下,捕捉到更為自然的人物表情和動作。長焦距鏡頭成像的特點是具有空間的壓縮感,即把縱深空間壓扁、壓平,產生人物與空間景物重疊的效果。
4、35mm 左右焦距的小廣角鏡頭非常適合于拍攝“人像+ 環(huán)境”的寫真作品。相比標準鏡頭,這類作品中景物所占的比例更大,環(huán)境和背景更為突出。擴展資料:在人像拍攝中,虛化效果一定要把握準確。在不同的焦距段、不同的拍攝距離,虛實變化效果都不同。不同鏡頭的最大光圈不同,我們常用的變焦鏡頭,廣角的最大光圈通常在f/2.8 或f/4 上,而中長焦距的最大光圈是f/4 和f/5.6。這樣的鏡頭和最大光圈拍攝人像可以說是最佳的選擇了,能夠產生人物清晰、背景虛化的效果。
8. 拍人用多少焦段的鏡頭
用50mm-135mm焦段拍人物是最自然的,這也是50mm、85mm這類定焦鏡頭被廣泛用于人像拍攝,被稱為人像鏡頭的原因。特別是85mm這支鏡頭,被業(yè)內公認為人像專用鏡頭。這枚鏡頭的光線性能很好,焦外好、銳度高,變形小,用來拍人像是最適合不過了。
9. 多少焦段拍人顯瘦
分享我的經驗-
1、無論被拍攝者皮膚、體型多么的不好,在照片中都可以以最好效果表現(xiàn)出來
最重要的抓住光線與站位,如果非要在光線與站位上排個先后,光線第一,不同光線位置能掩飾瑕疵也能放大瑕疵,胖人顯瘦側面站,優(yōu)先窄光拍,瘦人顯胖,2/3側面站,優(yōu)先寬光拍,對于矮個子的胖子還是瘦子,想拍成高個子一律低角度仰拍。
2、皮膚好,要用陰天光或者適當白加補償
如果皮膚不好,除了機身選擇對應的美膚或者類似柔光濾鏡功能外,其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對于天氣的選擇,陰天可能在感受上陰郁和沉悶,但對于美膚是最直接最天然的柔化 ,相比艷陽高照的晴天來說,光線不強,方向不明,沒有太多的陰影,但是正常情況下,畫面灰色多,再加上東方人膚色偏黃,印象不好,這時 加些曝光補償是必要的,連同一些受光不多的眼瞼下方都有明顯改善,尤其是年齡大的女性,如果再增加曝光補償,白皙的皮膚就自然呈現(xiàn)出來。
3、塑型需要角度,光線來輔助
每個人都有美麗的一面,這一面就是特定角度,正面、側面、1/3面、2/3面,高角度、平角度和低角度,以及鏡頭焦距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形式美感,對于瘦臉的人,選擇的面會多一些,正面端莊,其他的側面再配合身段更加動感有故事性,圓臉以及較胖不適合正面特寫,對于下巴大、大小眼宜用側面以及高角度。
人像拍攝中為了避免變形,通常在拍攝半身、特寫時選擇標準到長焦焦段,避免人物因使用焦距短的鏡頭造成的鼻子大的問題,當然在拍攝環(huán)境人像時也可以使用焦距短的廣角鏡頭拍攝環(huán)境人像。
說到錦上添花,不得不說光線,正面蝴蝶光、倫勃朗光以及輪廓側逆光,在平時拍攝人像時善于使用定會使人像照片更有意境。
10. 拍人用多少毫米鏡頭
RF16f2.8可以拍人像,但并非很適合。16毫米鏡頭是廣角鏡頭,很適合拍風景,但也不是不能拍人像,只是用于拍人像時構圖須嚴謹,盡量避免將人物放在靠邊位置,以免拍出變形的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