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動鏡頭用什么檔
尼康50mm f/1.4 Nikkor-SC鏡頭,成像質(zhì)量不如今天的AF或G鏡頭,尤其在f/1.4全開時,比不上現(xiàn)代版。
但這顆鏡頭的古典造型、超一流的工藝品質(zhì)、厚實的金屬結構、順滑的操作手感,是現(xiàn)代鏡頭望塵莫及的,也是許多人追求的。
2. 手動鏡頭用什么檔位
手動擋汽車各擋速度要求是:1、2擋對應的速度是每小時5到20千米;2、3擋對應的速度是每小時為20到40千米;
3、4擋對應的速度是每小時40到60千米;4、5擋對應的速度是每小時60到100千米。
手動擋汽車的擋位及作用分別是:1、一擋是起步擋,車輛起步使用;
2、二擋是通過擋,用于通過復雜路面和處理復雜情況;3、三擋是過渡擋,用于城市道路中的低速行駛;
4、四擋是行車擋,用于較長時間的高速行駛;5、五擋是高速擋,用于高速公路長途行駛。
3. 手動鏡頭好玩嗎
手動鏡頭的優(yōu)點是相對便宜,體積小。而弊端是不能自動對焦,容易糊片。
手動鏡頭畫質(zhì)還行,但是這種老相機,最大的缺點就是屏幕的分辨率太低。 手動對焦鏡頭,不適合新手玩,尤其大光圈手動對焦。
4. 純手動鏡頭相機用什么檔位
看來你在攝影方面還沒有多少實踐經(jīng)驗。 快門速度的選用沒有定規(guī),要視當時拍攝情況而定。 如果用手動模式(M),常用的快門有1/60、1/125、1/250。
如果用程序檔(P)、速度優(yōu)先(S)或光圈優(yōu)先(A)檔拍攝時,要注意機子自動給定的快門值,如低于1/60,則建議通過調(diào)整感光度等辦法使快門值提高。
因為一般沒經(jīng)驗的人選用1/60以下的快門速度,會因持機不穩(wěn)而造成畫面發(fā)虛。
根據(jù)通光量定
5. 手動鏡頭用什么檔位最好
轎車手動擋是沒有D、N、R、P檔的,這是自動檔汽車的檔位。其中P停車檔。汽車在停放時,選檔桿必需扳入P位。R倒車檔。倒車時可以掛入此檔。N空檔。N位相當于空檔,可在起動時或在拖車時使用。D前進檔。正常行駛時將選檔桿放在D位。
自動檔汽車在掛當時需要將剎車踩死,切入相應檔位,與手動檔汽車不同的是,自動檔汽車沒有離合器,所以在換擋時是不用踩離合的。
6. 手動鏡頭好處
手上弦的手表是屬于“按頓吃飯”的,而自動手表則屬于“老吃零食”的,吃零食能吃飽也罷,就怕連溫飽型都不保,那就“干活”沒勁了。自動手表上弦效率也是個指標,這個和自動機構的結構有關,像那種“棘輪棘爪”的自動結構,上弦最快,效率最高,此外,自動陀比較重和直徑大的(男表自動陀質(zhì)量在2-4.5克之間),靜壓力也就大,也能保證上弦效果。
手上弦和自動上弦會影響手表的走時精度。手上弦的手表每天都需要開足發(fā)條,滿弦狀態(tài)下,手表的各項指標都會好些。落弦時擺幅下降,走時精度一般也隨之變差。自動手表則不是個定數(shù),要是往好的情況設想,自動手表會隨著手臂擺動而隨時和不斷的給表上弦,只要運動量足夠,那么手表應該始終處于滿弦狀態(tài)下,這當然很好,對提高手表精度確有好處;但如果手臂擺動量不足,或者因為上班整天都做辦公室,大多手臂只做水平擺動,很少有做上下垂直的搖擺,那么自動陀基本不做功,因此也上不了發(fā)條,這樣的情況還不如手上弦的手表精度好。
加上回家就摘手表,可想自動上弦功能并沒有充分工作,這樣的手表恐怕連走時長度都不能保證(比如連續(xù)走時達30小時以上),長時間手表處于弱弦狀態(tài)下,手表精度怎么能高?自動手表給人一個概念誤區(qū),都認為它不用手給表上弦,如果佩帶者運動量不足的,就要像帶手上弦手表那樣,及時或定時的給表補補弦,這樣做那是必須的。
7. 手動鏡頭好用嗎
轉接手動鏡頭最好的就是現(xiàn)在大量存在的微單相機,包括富士、奧林巴斯、松下、三星、索尼。
因為這類相機的法蘭距都很短,很容易加上轉接環(huán)(法蘭距加轉接環(huán)的尺寸不能大于鏡頭的原始法蘭距)。不僅僅可以轉接單反相機的鏡頭,更能很方便的轉接旁軸相機的鏡頭。而單反相機轉接就只能轉接那些原始法蘭距大于現(xiàn)役相機法蘭距5毫米以上(轉接環(huán)很難做到5毫米以下)的,余地不是很大。比如尼康相機的法蘭距偏大,幾乎不可能轉接其他相機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