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耳其海峽輪廓
中部最窄處僅747米。
海峽自西而東由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3部分組成。東連黑海,西通愛琴海,全長361千米。
達達尼爾海峽長64千米,寬1.7~7.5千米,水深57~70米。
馬爾馬拉海是個內(nèi)海,南北寬約70千米,東西長約266千米,面積1.1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7米,最深處1355米。
博斯普魯斯海峽長31.5千米,東北部最寬處3.7千米,中部最窄處僅747米,水深27.5~124米。
2. 土耳其海峽兩側(cè)區(qū)域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由: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組成。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峽原是沿斷層線侵蝕的古河道,后地殼下陷、海水浸沒而成。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nèi)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quán)均屬于土耳其。冷戰(zhàn)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zhàn)后,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zhàn)略要點之一。
3. 土耳其海峽輪廓簡圖
土耳其海霞由三部分組成,土耳其海峽又稱五湖四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東歐出海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亞洲聚寶,歐洲中東國家的去往,歐洲的必經(jīng)之路土耳其海峽的三部分分別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黑海只有一個出口,就是土耳其海峽,首先,京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馬爾馬拉海,然后是達尼爾海峽進入地中海
4. 土耳其海峽的位置和意義
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nèi)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quán)均屬于土耳其。
5. 土耳其海峽輪廓圖
土耳其海峽在歐洲的巴爾干半島和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之間,是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
6. 土耳其海峽地圖高清可放大
|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nèi)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quán)均屬于土耳其。
土耳其海峽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唯一的出???。峽區(qū)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yōu)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
7. 土耳其海峽輪廓圖片
土耳其海峽最寬處馬爾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南北寬約70千米,
土耳其海峽位于土耳其亞歐國土之間,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有著天下咽喉的稱號。由于戰(zhàn)略地位極其重要,土耳其海峽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圍繞著土耳其海峽的爭奪,爆發(fā)了不計其數(shù)的戰(zhàn)爭,直到一戰(zhàn)結(jié)束后,希臘還試圖奪取海峽,剝奪土耳其的歐洲領(lǐng)土。但土耳其人在凱末爾的帶領(lǐng)下,最終打敗了希臘,保住了海峽。
由于土耳其海峽戰(zhàn)略地位重要,冷戰(zhàn)時期,美蘇都將海峽視為亞歐大陸的戰(zhàn)略要點,在雙方的激烈競爭中,土耳其也從中收獲了很多利益。蘇聯(lián)之所以看重土耳其海峽,原因就是,蘇聯(lián)在黑海沿岸擁有大片領(lǐng)土,蘇聯(lián)船舶往來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間,必須通過土耳其海峽。
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船舶往來于黑海和地中海,也要通過土耳其海峽。因此土耳其對黑海國家存在著很大影響力。不過土耳其海峽屬于國際航運要道,如果是在平時,包括俄羅斯在內(nèi),世界各國的商船都可以自由通過土耳其海峽,那么如果在戰(zhàn)爭情況下,俄羅斯還能使用土耳其海峽嗎?
土耳其海峽由三部分組成,全長361千米,從東北到西南分別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在土耳其海峽的三部分之中,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為狹窄,東北部最寬處3.7千米,中部最窄處僅747米。其次是達達尼爾海峽,最寬處為7.5千米,最窄處為1.7千米。馬爾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南北寬約70千米,東西長約266千米,完全是土耳其內(nèi)海。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沿岸國對自己的內(nèi)海擁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權(quán),未經(jīng)沿岸國家允許,外國船舶不得進入。如果按照這項規(guī)定,土耳其則有權(quán)禁止他國船舶進入馬爾馬拉海,但馬爾馬拉海位于土耳其海峽,地處國際航運要道,世界大國們對于土耳其海峽的通航,還有一個正式的公約。
這份公約名叫《蒙特勒公約》,于1936年在瑞士的蒙特勒簽訂。當時圍繞著土耳其海峽的通航權(quán),相關(guān)國家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土耳其代表主張,土耳其海峽不對任何國家的商船進行限制,但要對任何國家的軍艦封閉,無論平時還是戰(zhàn)時,任何國家的商船都可自由通行,任何國家的軍艦都不能通行,要想通行需要得到土耳其的特別許可。
土耳其代表認為自己的主張合情合理,但遭到了土耳其之外與會各國的一致反對。最終土耳其代表惱羞成怒,不再發(fā)表主張,任憑各大國自由討論。最后與會各國未經(jīng)土耳其代表同意便達成了一致意見,簽訂了《蒙特勒公約》,土耳其代表也不得不簽字同意。
《蒙特勒公約》規(guī)定,如果在平時,
8. 土耳其海峽簡圖
土耳其海峽在中東的北方,偏西北部。
9. 土耳其海峽形狀
土耳其海峽是歐亞大陸的分界線。
10. 土耳其海峽輪廓圖高清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屬于土耳其。
11. 土耳其海峽在世界地形圖的哪個位置
土耳其海峽被稱為“天下咽喉”。
土耳其東北端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nèi)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quán)均屬于土耳其。
冷戰(zhàn)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zhàn)后,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zhàn)略要點之一。
土耳其海峽原是沿斷層線侵蝕的古河道,后地殼下陷、海水侵沒而成。